APP下载

伴我成长“学体”路

2021-04-26韩庆敏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老狼点球体操

韩庆敏

我与《中国学校体育》结缘于2013年,职前职后和《中国学校体育》一路相伴,它为我提供了体育教育教学的知识窗口,我从中汲取营养,开阔了眼界,获取了一线经验,令我终生受益。

一、由學生到教师,她是我进入职场的“启明灯”

2013年6月毕业在即,考编制、成为一名教师是我们这些示范专业毕业生所追求和向往的事。在备考期间我每天蹲守学校图书馆,而那时只是机械重复地记忆往年真题、模拟试题、试讲攻略,且知识结构以原理知识为主。当我带着这些脱离教学一线的学科类知识应考时,最终的结果却是求职路上屡屡受挫。某天在图书馆杂志期刊处,我顺手拿起并翻开一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内对“新课标”热点焦点难点关键点的解读、奇思妙想新颖案例的呈现、方法经验小绝招小窍门应有尽有,我瞬间被杂志干货的内容及增量的知识震撼到了。自此以后,我通过翻阅近期的《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收获了课程教学的最新动态,更新了课程理念;通过记录笔记学习了作者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智慧成果,解决了问题困惑;通过好文摘抄研析了一线体育教师的课堂实录和教学心得,强化了教学实践的薄弱环节。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随后的备考中,我把在杂志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考试中,最后如愿以偿,踏入了我一直向往的教师职业。《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帮助我推开了教师职业的大门,它像一盏“启明灯”,照亮了我的教师职业道路。

二、由新教师到经验教师,她是我站稳操场的“桥梁书”

入职后最痛苦就是上课。记得我刚接触一年级教学时,对于课堂纪律把握不好,课堂上经常是闹哄哄的,管理课堂时就像“水里按葫芦”,而那时的我就进入了“警察抓肇事者”和“法官判对错”的角色中,并时常来回切换这两种角色。诸多的课堂问题影响了我的正常教学任务,混乱的课堂也促使我开始反思。经历了无数个不眠夜后,我又想起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这位老朋友,随后我在网上购买多期杂志进行翻阅。我在阅读杂志时,一是带着启发去学习。阅读杂志是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维拓展的启发过程。阅读时我除了对杂志中新颖的教案设计和实用的锦囊妙计进行分类整理与熟记外,还思考这些锦囊妙计是否可以应用在其他项目教学中,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如阅读2013年第9期《三年级<小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与反思》时,其中“钟点球”这个游戏设计巧妙且具有实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还能铺垫主教材的“支撑脚”站位,于是我摘抄记入在本,并思考“足球钟点球”可否替换成“篮球钟点球”,根据不同钟点数运用在篮球原地高低运球中;“足球钟点球”可否与体操技巧课中“体操垫”相结合……后来一次赛课中,上课内容为水平二《后滚翻》,我在热身阶段把“钟点球”游戏与“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结合,用“体操垫”替代“足球”做钟表盘,学生绕着体操垫慢跑,同时齐问教师:“老狼老狼几点了”,当教师说道“6点或者12点时”,学生做“低头团身下蹲双手抱腿”动作来躲避“老狼”(教师扮演),此热身小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主教材“团身紧”奠定了基础。二是带着追问去学习。在杂志中学习到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首先根据原文中提到的策略“原汁原味”照搬到自己的课堂,随后在带着课中出现的问题,继续反复研读文章并复盘自己的课堂,对文章中是怎样达成教学目标的进行再次追问。在追问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第9期《小体操垫在立定跳远教学中的妙用》一文,文中所述方法巧妙,易于常态课的开展,于是我决定在自己的体育课中实验一番。课堂上经过学生采用体操垫进行热身活动和“高人—矮人”动作学习之后,学生情绪高涨,紧接着又进行了“两块小体操垫重叠摆放”挑战练习,看着学生们“乐此不疲”的练习,我暗自称赞这个方法好,然而在这时我突然发现有个学生歪躺在地上,手扶着“脚踝”表情痛苦,经询问才知道,是落地时脚踩在体操垫前端“崴脚了”,课后我再次拿起杂志阅读该文,反思课堂上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当看到“2名学生1组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小体操垫的重合距离”时,我恍然大悟,我的课堂没有提及“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练习,而是“一刀切”地全部按着统一标准进行练习。自从“崴脚”事件后,我特别注重“策略”使用的情境,学情不同,课堂隐藏的问题也不同,“策略”应用不应完全照搬,而应适当根据学生的心理及能力调整练习的标准和要求。

三、由读者到作者,她是我写文章的“领路人”

随着学习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也梦想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能变成铅字见刊发表。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撰稿,开始写的时候“心潮澎湃”,随着一篇篇稿件发出,一封封退稿信到来,看着投稿系统并排罗列的“退稿”时,我“心灰意泠”。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短暂的情绪低落后,我心想“退稿意见”虽然是此份稿件的结束,但“退稿意见”不正是我写作的改进方向吗?于是我摆正心态并转变观念,再次打开投稿系统仔细研读“退稿意见”,根据“退稿意见”的建议,我在阅读杂志时有意识地对每篇文章题目提出、观点布局、逻辑推理、素材捕捉、语言衔接进等行文字摘抄记录。在此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了“特殊符号标记”(图1)与“颜色便签笔记”(图2)两种阅读法。“特殊符号标记”是根据杂志文章的内容,用圆圈标记此章节论述“题眼”,用星号标记此章节结论观点,用波浪线标记章节案例素材,用双重线标记论证、论词、衔接词语,后来考虑到用杂志空白做笔记看上去比较乱,于是我便采用了“颜色便签笔记”阅读法,其中用“红色便签纸”记载整个章节的整体布局,并用思维导图整理各个观点之间的联系;用“黄色便签纸”摘写文章中最有启发的知识点,对自己的教学有哪些灵感启发;用“蓝色便纸签纸”写此页段落的感悟,在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或有待研究。

在运用了这2种“边看边记录”的阅读方法后,我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于是我积极参与每期“草根争鸣”话题研讨,并积极撰写稿件。开始写作时,我只是对文章格式进行“模仿”,后来文章逐渐有了自己的“骨架”,稿件投出去之后逐渐从“退稿”到“初审”,再到稿件的“返修”,根据编辑的“修改意见”,一遍又一遍地打磨、修改、完善,当在月初期刊目录看到自己的名字时,激动心情难以言表。

把自己的“想法”形成文字、落实于纸张,是对思维再一次的思辨与思考,相信很多见刊发表文章的教师都是在杂志的引领下,由“模仿借鉴”再到“创造创生”,带着“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信念,针对一次备课、课堂中一句话、一次教研活动、一次讲座等,把有价值的经验记录下来,汇聚成章,从而促使自身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中国学校体育》作为提高体育专业素养的重量级期刊,在广大中小体育教师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是一线体育教师的首选。从走出校门的学生转变为教师,由读者转变为作者,它与我相识、相知、相伴,成为我职业生涯一位不可或缺的“朋友”,一路走来,我和杂志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祝愿《中国学校体育》的明天更辉煌!

(本文为“庆祝《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创刊40周年系列活动之征文评比活动”一等奖文章)

猜你喜欢

老狼点球体操
老狼叔叔想吃鸡
又是点球,又靠视频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头脑体操
叼烟斗的老狼
点球胆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