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着光,一路向前

2021-04-26陈昌福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杂志案例

陈昌福

值此《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在衷心地祝福杂志越办越好的同时,回眸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起走过的24个春华秋实(本人1998年参加工作),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从与杂志的相识相知,到与杂志的相伴相守,作为一线体育教师的我既是见证者更是受益者。

一、初相识:体育教师的平台

刚参加工作时,第一次阅读《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这本杂志涉及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构建、体育游戏的运用、学校运动会的组织编排、业余训练的方法探析、听评课的有效促进、运动损伤的预防等,与一线体育教师工作息息相关的内容都能在杂志里找到,真正体现了“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反映读者的声音,为读者排忧解难”的办刊宗旨,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工具书”。鄞州区每所学校都统一征订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阅读杂志是我们体育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那段时间,我就像饥饿的羔羊找到了丰沃的草原,贪婪地汲取着营养。看到好的案例就在教学中实践,通过实践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尝试创新。如在杂志上看到同行“障碍跑”的教学设计(组合动作包括钻、爬、跨、跳、跑等,使用的器材有垫子、栏架、跳箱、标志桶等),就在教学实践中,在借鉴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现有器材进行自设障碍,如用篮球组成各种障碍、用体操垫组成各种障碍等。我经常有意识地使用课堂中的器材尝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小组讨论设计障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由于理论水平的不足和写作能力的欠缺,那个时期还达不到与杂志“同频共振”的高度,只能在实践中践行杂志辐射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也正是结识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这个“良师益友”,加入了“学体”学习平台,才为我以后的专业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熟相知:专业成长的摇篮

2004年,工作6年的我在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不断“互动”下,已经积累了30多个自创案例,如“趣味耐久跑”“篮球华尔兹”“手语心愿”“球动哇哈哈”“垫球入框”“台式足球”“创意保龄球”“空中灌篮”“自设障碍跑”等。同年,我有幸代表学校体育组参加鄞州区教坛新秀评比。评比的内容包括论文写作、理论考试、说课评课、综合业绩和现场抽签课堂教学。凭着前期的积累和临场“急智”的发挥,我在评比中脱颖而出荣获区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由于在区内评比中获得好成绩,我被选拔参与宁波市教坛新秀评比。在准备代表鄞州区参加宁波市的评比集训中,区体育教研员给我派来了一位指导老师——励乾忠老师。之所以特别提起他,是因为我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看过他写的文章,他一直是我崇拜的区内偶像。有这样一位导师引领,我的业务能力自然突飞猛进。在宁波市教坛新秀评比课堂教学决赛中,我运用前期自创的“垫球入框”“自设障碍跑”“球动哇哈哈”等新颖的教学手段,一举拿下宁波市教坛新秀一等奖第一名(中学组)。次年获评“浙江省教坛新秀”“鄞州区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自2008年起,随着“学体”QQ群、博客圈、论坛、微信群等现代信息技术兴起,《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与广大一线教师的交流平台更加多元,讨论学习的范围更加广泛,互动的方式也更加便捷。我也是在那段时期认识了不少有识之士,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仁,也有了自己的新浪博客。我的博客除了學习转载业内优秀文章,偶尔也登发一些自己创编的游戏、教学案例、学习体会等文稿。在参与讨论、虚心请教的过程中,我慢慢地萌发了写作的念头。于是,在同行前辈的帮助下,在评审专家的意见指导下,在杂志编辑的反复修改下,实践类的小文章《坐位体前屈“坐位”练习法》《侧手翻教学易犯错误及对策》在2011年第1期、2012年第3期被录用刊发。从最初的游戏创编到案例分享,再到理论联系实践的大篇幅述评,甚至围绕某一研究主题的(如体育课堂观察)系列文章,读者加作者的双重身份,使我对《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更加亲近和热爱。

三、常相伴:指引方向的灯塔

2013年,由于我在写作方面的水平逐渐有所提高,参加“学体”的各类研讨也非常积极,特别是在与“诸子百家”争辩中观点鲜明,且精力旺盛、乐此不疲,我有幸受邀担任《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案例研析”栏目的负责人、论坛版主、社外编辑。受命之初,我们将栏目定位在“围绕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教学实践操作中的案例为载体,以问题引领参与者思考讨论的形式,将实践中的操作与理论上的认识相结合,共同探讨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广大一线体育教师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014年1月,团队在前6期的基础上,组织了第7期“如何有效听评课”的研讨,由此形成了一种“专业杂志、著名专家学者与读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网络文化格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激浊扬清的体育学术之路。依靠《中国学校体育》的品牌效应和团队对体育学术研究的执着,该栏目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稳定访问者和一部分高校专家的驻足,开辟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探索路径,为杂志社提升了效益和关注度。

“案例研析”网络平台有专家亲自引领,学术氛围浓厚,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推荐成果、探讨学术,每期讨论都涌现出大量的“自主观点”或“奇思妙想”。如贾齐的“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思想和方法论、孙喜和的“体育教学单元计划的合理性探寻”、王水泉的“中小学如何进行武术教学”、于素梅的“学法指导”、张凯的“自我效能”,以及余立峰的“‘组合练习’‘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思考”等前沿的学术思想,都得以在论坛中“再学习”。

贾齐曾说:“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非常可喜地看到部分教师敢于站出来,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所属的‘案例研析’栏目,组织了以《怎样使体育课程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题的论坛研讨,这一行为本身可以说是对当下这种状况的反思与反抗。”张凯感慨:“在《中国学校体育》举办的网络研讨栏目中,‘案例研析’栏目是参与人数最少的。原因之一是这个栏目是以理论和研究为导向的较深层次的学术探讨,而不仅仅是体育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而理论与研究恰恰是中小学教师所欠缺的。感谢‘案例研析’栏目版主的可贵坚持和参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尽管目前参与人数尚待提高,但它却是体育教师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网友留言:“遇到观点相同者,琴瑟和鸣,如沐春风,大家虽有不同的的经验,但却拥有相同的感受,表达出相同的观点,在欣慰之余更有工作的成就感;偶有观点相异者,大家恪守‘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原则,各抒己见,激烈交锋,看似观点迥异的背后却是对教育规律执着的探索。”这些专家学者、高层次人才都是为学术而来,他们全身心、无条件地付出和进行义务宣教。而我个人通过负责这个板块,有幸认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和热衷于教学研究的同仁们,在每期反复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四、共相守:逐梦路上的驿站

2021年7月,我跟随浙江师范大学王水泉教授来到北京,来到《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辑部,梳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40年文献综述,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学习经历。几天时间,我们几乎翻阅了杂志办刊以来的所有文章,约23700余篇,仅目录就超过660页。在畅游杂志文化园地、与先辈们时空对话的过程中,我不由得感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伟大。当时我在微信朋友圈写了这样一段话:“跟着师叔追寻《学校体育》(1991年更名为《中国学校体育》)40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一段文化苦旅,也是一场饕餮盛宴!回望过去不卑不媚,立足现在沉稳包容,展望未来不负光阴!”一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出现在眼前,如赖天德、曲水(曲宗湖先生的笔名)、王占春、袁敦礼、吴蕴瑞、贾齐、林笑峰等,浏览文字的同时仿佛可以触摸到前辈们的思想灵魂。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场以真名(毛振明的笔名)先生与卢元镇先生为主的关于“为什么要教滑步推铅球”的争论,鲜明地呈现了杂志开放的思想格局和对真问题的研究态度。当时一种观点认为“教滑步推铅球意义不大,将来或现实场景中也用不上”;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滑步推铅球作为人类竞技运动的智慧结晶,其重要的意义在于传授体育运动文化”。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我个人认为这场争论表面上是针对某一个项目的争论,其实是指导思想的对峙,也就是体育课程“为什么教?教什么?用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确认。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传承运动文化,提高运动性认识能力”的观点在杂志上早有提出,个人深表认同。只是我们将“竞技运动技术”引进课堂的时候,由于普通学生并不是专业运动员,因此需要一个“中间项”转化,也就是体育教师如何加工改造“教材”的问题。如铅球可以用实心球或垒球等代替、球类比赛可以改变规则、田径项目可以趣味化等,都是对“为什么教?教什么?用什么教?”的应答。《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对类似这样的热点话题的讨论与连载,起到了引领广大体育工作者系统深入地认识相关问题的作用,也吸引读者越过时空参与到话题讨论中,并思考当下体育教育教学如何在繼承与发展中更加完善。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40年的光辉历程,是一代代“学体人”前赴后继、辛勤耕耘的印记。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体育教师,是杂志不断壮大的见证者;从懵懵懂懂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不惑之年的名师骨干,从学习模仿发展到独立撰文,再到公开发表文章30余篇,我更是杂志的受益者。未来,我将迎着《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这束光,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杂志案例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样板案例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杂志收纳碗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