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阅读”走向“悦读”

2021-04-25韩胜飞戈慧娟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悦读阅读

韩胜飞 戈慧娟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低年级段孩子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段达到40万字,而在小学高年级段,课外阅读量则要达到100万字。面对日新月异的环境和庞大的阅读总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着力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多方面扩大阅读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变“阅读”为“悦读”,逐步成长为一个爱阅读、会阅读的人。

关键词:阅读 小学语文 悦读 语言积累

俗话说“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孩子们的阅读量在小学阶段最终需要达到100万字,而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每年则需要达到20万-30万字阅读量。大量阅读,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叶圣陶先生曾说“要让学生在诵读中得到享受,而不是感到有负担”。作为语文老师,如何让孩子们从“阅读”走向“悦读”,是我们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以身作则,让学生学习阅读

隨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处于日益繁忙而快速的生活之中,从微博的一个又一个热搜到微信公众号每日不断推送的短文,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到触手可及的5G时代,我们的阅读处于越来越尴尬的地位。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阅读并知晓时事提供了便利,但是扪心自问:我们有多久没有停下脚步,捧起图书,开始阅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工作中,偶尔捧起的一本好书,是一道风景,更是孩子们学习和效仿的对象。“腹有诗书气自华”课堂上的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侃侃而谈,更是激发孩子们爱上阅读的开始。所以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从老师爱上阅读开始。

二、营造气氛,让学生开始阅读

良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让孩子开始阅读的有效手段。尽可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优化阅读环境,调动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从心里真正开始阅读之旅。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提倡“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优化班级布置,创设文化环境,让班级和校园浸润书香的气息,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看到的都是图书,长此以往,大部分孩子们还是能够自主地开始阅读的。我们班级有一个图书角,专供孩子们捐赠图书和阅读,每次检查都会发现图书越来越少,原来大部分图书都成了孩子们学习之余的精神食粮。而校园大大小小的图书角,更是孩子们课下爱去的好地方,借书阅读还书,不断阅读,图书角总是排满了孩子们阅读的身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书香家庭的创设在孩子们阅读中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们开启阅读并合理地为孩子购置图书,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才能让孩子们在阅读中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三、教授方法,让孩子们多面阅读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阅读是一个长期并且漫长的过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孩子们有兴趣且愿意阅读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在小学阶段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多面阅读,扩大阅读量呢?

(一)图文结合,合理阅读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尤其是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识字量可能还不能完全达到完整地阅读一部作品的要求,然而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是充满好奇、充满求知欲的,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最好的时间。可能有的孩子这个时候发现作品里的很多字不认识,所以也就渐渐地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但是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作为老师或者家长,可以适当地让他们阅读一些图文并茂的作品,结合图片理解作品内容,同时也结合图片加强记忆,尽可能地增加孩子阅读书目,扩大孩子的阅读量。

(二)因势利导,经典阅读

“书籍浩如烟海,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全读不可能也无此必要,但是选读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于信息的选择还没有一定的明确性,或者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不知道现阶段该阅读怎样的书目,也不知道怎样去阅读,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推荐。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给孩子们制订一个每年必读图书的经典阅读计划,做到“心中有书”,有目的阅读。利用课堂,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神话故事单元时,引导孩子们课下阅读更多的神话故事;在学习历史人物时候,举办“小小故事会”,让孩子们上台讲述他所读过的历史人物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的兴趣有了,阅读量的增加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三)提纲挈领,细化阅读

阅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中高年级段孩子来说,长篇名著的阅读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孩子在阅读整本名著时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图书太厚,内容太多,阅读起来不怎么顺利。这就需要老师或者家长进行相应的引导,提纲挈领,细化阅读,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量。

在已有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可以把厚的整本的作品首先做一个提纲挈领的讲述,让孩子对于作品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对作品进行细化阅读,分章节或者分篇进行讲解,让孩子们在独立的小故事的基础上分节把握作品内容。例如在学习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时候,可以先对小说进行一个整体的讲述,然后对“八十一难”小故事进行细化分层阅读,每天读一两个故事,这样孩子就会愿意继续读下去。

四、培养习惯,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培养中高年级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除了让孩子愿意阅读,掌握方法以外,还需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从根本上爱上阅读。

(一)积极思考,做好批注

阅读之于思考,学习之于思考,对于孩子们来说意义重大,“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阅读而不去思考,很多内容只会停留在浅显的理解方面。只有对于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才能在阅读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否则再大量的阅读也终究会学无所获。

“不动笔墨不读书”,孩子们在阅读思考之后,还应该及时做好批注,把想到的、思考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批注,及时记录下阅读时的感受,那样阅读才会有所获。前有十年一部《红楼梦》,后有脂砚斋评《红楼梦》精华,可见,一部好的作品,一个好的批注意义重大,流传深远。

(二)阅读积累,学以致用

阅读作为作文积累的重要手段,要求孩子们在阅读时,做好摘抄和积累,做足阅读功课。每读一本好书,对于书本中写得好的优秀的语句,应该及时地记录下来。语文的学习也就是不断积累与创作的过程,要求孩子们每天或者每周写几篇读书笔记,积累好词佳句,写一写自己读后的感受,这才是阅读的良好习惯之一。

在教学中,部分孩子抱怨作文无从下笔,胸中无笔墨,其实从本质来说就是因为阅读少了积累。平时做好阅读和积累,并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之中,久而久之,阅读量增加了,写作能力增强了,语文学习成绩也必将越来越好,阅读之路越走越宽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阅读之路漫长,读书的厚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和帮助孩子们从“阅读”走向“悦读”,书香润泽心灵,读书伴随他们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韩小凤.从阅读到“悦读”——浅谈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9).

[2]陆惠萍.让学生“悦读”起来[J].作文成功之路,2014(12).

[3]任鹏.阅读在师生成长中的作用[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7(4).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悦读阅读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从阅读到“悦读”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