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2021-04-25陆晓萍
陆晓萍
摘要:“诗中有画”最初是北宋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诗歌艺术的著名评价,经过后世的不断阐发,发展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经典命题。“诗中有画”在创作和欣赏中都注重诗画互通,要求读者借助文字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视觉画面,产生审美意境,这对古诗词鉴赏和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借鉴“诗中有画”理论,基于图文转换,发挥视觉思维对语言和审美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诗中有画 小学语文 古诗词 视觉素养
苏轼在评价王维时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遂成为王维艺术的定评,也成为传统诗画艺术的创作原则。“诗情画意”是古代诗画艺术的共同追求,时至今日,对当代美学和审美构建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结合理论和教学实践,对“诗中有画”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及其运用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改革。
一、制约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方面有突出的優势。近年来,语文教材中大幅度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诵都存在较多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生活经验导致的诗意误读
古代社会生活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状态有较多差别,古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当代小学生可能从来没有见过。学习古诗词时,如果无法进入诗词中的生活场景,一味“以今解古”,不仅会闹笑话,更影响了对诗意的正确理解。如,对于“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挑灯”,很多学生理解为“把灯笼挑高”。对于“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剪烛”,有学生以为是“把蜡烛剪断”,这样解读,显然无法感受彻夜难眠的苦闷和秉烛夜话的情境。再如“蛾儿雪柳黄金缕”(辛弃疾《青玉案》)一句,如果不了解传统的服饰文化,不知道“蛾儿”与“雪柳”“黄金缕”都是古代妇女的发饰,学生更是摸不着头脑,以为真是飞蛾上头,岂不是大煞风景?
(二)诗歌语言的特殊性造成的含义曲解
古诗词的语言并不等同于今天的白话文,有其特殊的字意和句法,如果按照现代汉语望文生义,难免生出歧义。如“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中的“落木”就不能理解为“掉落的木头”。“城阙辅三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也不是宫殿拱卫着三秦地区,而是长安城以三秦地区为拱卫。“鹦鹉啄余香稻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需要颠倒语序来理解才通。此外,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清平调》)、“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等,学生也很容易因为文字障碍而导致理解上的模糊乃至混乱,影响了对诗词内容的正确解读,更谈不上审美意境的感受。
(三)缺乏情感共鸣难以感悟诗歌意境
中国古代诗词以抒情为主,多表达一种心理情绪,情感抒发往往与写景结合,所谓“情景交融”。如果小学生无法切实感受景物环境,就难以理解所渗透的情感,更谈不上进入诗词作品营造的意境。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描绘出边塞景物的寥廓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多数小学生未曾亲历此境,就不太容易领会。又如王维《鹿寨》:“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通过对光线的微妙捕捉,对声响的细微谛听,呈现出超逸空静的禅趣,这种妙悟之境也是孩子们难以把握的。
要之,中国古代诗词注重抒情,讲究意境,追求神韵,具有重要的语文教学价值。但是,所描写的古代社会生活和自然场景毕竟与现代人生活距离较远。因此,虽然经典之作脍炙人口,历久弥新,小学生的理解还是存在不少障碍。加上缺乏情感共鸣造成的隔膜,影响了学习兴趣,不少学生视记诵古诗词为畏途,读错字、写错字屡见不鲜,更难以在写作和口语交际中灵活应用,这些极大制约了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二、“诗中有画”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促进
在古诗词教学中,基于古代诗词对“诗中有画”境界的追求,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和审美能力,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难点问题。
(一)直观呈现,弥补认知不足
视觉是儿童认识事物、增长见识的直接途径。教学中通过直观呈现诗词中的内容,有助于小学生获取经验,形成认识。如“城阙辅三秦”,学生如果不明白“阙”的意思(古代皇宫门前两边修筑的供瞭望的楼),就难以将“城阙”与都城长安建立起联系。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相关建筑的图片,就如同带领学生走进古人的生活,能够弥补生活经验不足带来的时代隔阂,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二)通过观察,引发丰富想象
视觉不仅是感觉,也是一种伴随思维活动的知觉行为。儿童主要通过视觉等基本感觉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经验,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记忆、想象、思维等,并对客观事物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图像呈现或者语言营造画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经验,运用视觉思维产生审美联想,进而理解诗意。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到愉悦,方能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视觉与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创设情境,带给学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参与到古诗词的诗意探究与情感理解之中,最终形成认知理解,并达到情感的共鸣。
三、“诗中有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诗中有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主要是对图文互动机制的充分利用,需要考虑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一)图文互动的导入设计
视觉化的导入主要通过影像图片资料,设计图文互动的教学活动来进行,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为接下来的新课做好准备。如“看画猜诗”,将学生带入到游戏情境中去,并形成诗画相通的意识,就会主动在诗中寻找画意。这是文字导入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基于画面感的诗意讲解
“诗中有画”主要来自诗人的视觉体验方式。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也是一个探讨视觉经验与美感呈现之间如何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沟通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联,指示诗人的观看方式、观看情境、观看视角,利用插图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想象画面,感悟文字背后的“味外之旨”。
(三)布置诗画结合的综合学习任务
要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在课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看诗配画、看图说诗、声画表演、以“寻找诗人的踪迹”为主题拍摄视频等,利用新媒介手段,融听说读写为一体,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对诗文内容的自主感悟和鉴赏。
“读图时代”的到来,给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新课标已经注意到了视觉素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在课程整合背景下,“诗中有画”对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均有积极作用,是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力深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韶华.中国古代“诗画一律”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12.
[3]王新勇,王飞霞.诗中有画——读图时代直观教学艺术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