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养生理论源流探析*
2021-04-25龚海英陈涤平
龚海英,陈涤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南京 210023)
“五谷为养”的养生思想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此书将食物原料主要分为谷、果、菜、畜4个类别,但《黄帝内经》把以“谷”为养列在首位,强调谷物的重要性。我国是农业粮食大国,中医药的发展就是以农业为背景,故饮食与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谷物的基本用途是作主食,同时具有延年益寿、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作用,因此被诸多医家广泛用于治疗疾病与养生保健。如吴文炳在《药性全备食物本草》中云:“又况人之养生,固云谷食为本。[1]”《食鉴本草》亦认为:“谷:人之养生,全赖谷食为主。若或一日不食,则饥饿难度。因以谷食居首。[2]”谷物大多为甘味,补充脾胃能够养人的“精气神”,因精生于谷,食谷能生精。
1 谷物养生理论的萌芽时期
谷物养生理论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至春秋战国前。这一时期出现了神农教人食五谷的传说,谷物养生理论的原则初现,为后世谷物养生理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1 食“五谷”可养民
原始社会时期出现了神农教导人民播种五谷的传说。如《淮南子·修务训》云:“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3],又有《新语·道基》曰:“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4]”虽然只是传说也可见谷物,不仅为人们生存繁殖所需,也可养生以预防疾病。
1.2 谷物养生理论的初始原则
夏商时期,夏人主要生活在中原地区,以粟类谷物为主食,而一些生活在江淮地区的人们身处传统稻作业区,故以稻米为主食。商代的谷物种类主要有稷、麦、黍、禾。西周时期就已经确立了以饭作为主食的中国传统饮食结构,至今未变。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单一谷物制成的饭,另一类是用多种原料制作的饭。在配伍方面,开始以西周初年萌芽的原始五行说和原始阴阳说为依据,按照谷物与肉类的性味所属进行配伍,如牛肉配粳米,羊肉配黍米,猪肉配粟米,狗肉配粱米,雁肉配麦饭,鱼肉配菰米。张光直[5]在《中国青铜时代》提到谷类食物在周人的思想中是与土相联的,周人还认为“饮是阳而食是阴,但在食之内若干食物为阳,若干为阴。用火烹熟的肉多半是阳的,而谷类作物生产食物多半是阴的”。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管理宫廷饮食的“食医”,对疾病施以饮食疗法;《周礼·天官·疾医》更直接指出应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6]。郑玄[6]注:“夏时病者,则五味中食甘,五谷中食稷,以甘稷是土之谷味。”此乃最早的谷物养生原则。这些理论与实践奠定了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
2 谷物养生理论的诞生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最早明确提出谷物养生理论。随后人们不仅仅以谷物作为主食,还以五行学说指导谷物养生实践。秦汉时期由于加工技术的进步,谷物的烹饪、炮制方法也逐渐丰富起来。
2.1 谷物养生理论的实践应用先河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主食是饭,而饭又是由谷物蒸煮制成。《周礼·膳夫》曰:“食,饭也。[6]”《说文解字》也解释道: “食,米也。[7]”从《墨子·七患》中的“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8]以及《管子·揆度》里“五谷者,民之司命也”[9]可知五谷对人们生存保障的重要性。孔子在饮食方面提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10]的思想,强调肉虽然多,但食不能超过以谷物为主的主食,并且谷物并不是越精细制作越好,建议粗细搭配。《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提出:“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为制作汤液的食物原料,给予五谷之液可“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11]。即治疗和预防疾病时,如肝色青食粳米,心色赤食小豆,肺色白食麦,脾色黄食大豆,肾色黑食黄黍,因五谷养五脏,故应以五脏所对应的五谷进行食疗食养。
2.2 谷物的多种烹饪、炮制方法丰富其作用
秦汉时期,人们在食用谷物时尤为强调熟食,忌生用谷物,并且提出要注意食物禁忌。如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论述:“生米停留多日有损处,食之伤人。食白米粥,勿食生苍耳。[12]”这些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的食疗学。随着谷物品种的丰富,逐渐发现各种谷物最适宜的食用方法,如籼米只适合做干饭,不适合煮粥,盖籼米煮粥缺乏黏性,做饼的最佳原料为麦等,说明人们对谷物的追求除了生存需要外,进一步发展到对口味有所要求。由于这个时期谷物的加工技术较以往有所进步,人们不仅单纯煮、蒸谷物将其制作成主食,还会将谷物原料加工成其他食物。加工制作的技术不同也会改变谷物的性味归经,如糯米可用来酿酒,小麦可制作曲等。
3 谷物养生理论的发展时期
隋唐至宋金元时期是谷物养生理论发展的繁荣时期。各个医家对谷物性味归经进行了发展完善,不断丰富谷物的宜忌以更好地指导人们进行谷物养生,并在临床上以谷入方药。这一时期,医家们能够更好地应用谷物资源,发挥中医药特色。
3.1 进一步积累谷物的性味归经
隋唐时期,食疗盛行,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医家们将常用谷物与一些药物做成食疗方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调养“已病”并阻止疾病的发展。如唐·昝殷在《食医心鉴》中记载了调治10余种疾病的索饼。《千金要方》曰:“一切疗肿,蒺藜子一升烧灰,酽醋和,封上,经宿便瘥(愈)”[13],可见醋的消肿止痛作用开始被医家发现。另外醋还能治疗烧伤。唐代时期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谷物性味归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掌握谷物的性味归经,针对性进行谷物养生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多本著作不断总结谷物的性味归经以指导人们进行养生,为后世谷物养生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千金食治》载米谷27种,孙思邈所撰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均专列米谷部一栏。人们亦十分重视食用谷物卫生,如《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食当熟嚼,使米脂入腹,勿使酒脂入肠……多食饭及少菹菜,并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之物。勿饮浊酒、食面,使塞气孔”[13],强调勿食未熟的谷物,且在服食谷物时要细嚼慢咽。
3.2 不断丰富谷物的宜忌
在宋代粥类是最常见的主食。粥有益寿延年的作用,盖空腹胃虚食粥,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能畅胃气、生津液也。医家还提出“因时食谷、因人食谷”的饮食原则。如《养生类纂》曰:“新登五谷,老人不宜多食,动一切宿疾”[14],强调新出的五谷不适合老人食用,食则会引发疾病。对谷物养生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出老人因肠胃虚薄不能消纳,而谷物入脾胃可使谷气振作,故煮粥为老人食用佳品。元代医家对谷物的常用搭配进行了更新,如朱震亨认为粳米与菜同食是再好不过的食物搭配。还提出要注意用药时的谷物禁忌,如芷黄丸禁忌荞麦,稷米不可和川附子、川乌同服等。宫廷太医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把谷物养生理论推上了另一个高度,即烹饪方法与食、养、医进行了完美结合。与此同时人们发现谷物加工品还可解毒,如醋可解鱼、肉、瓜、菜毒等。
4 谷物养生理论的成熟时期
明清时期谷物养生理论趋渐成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医家们不断扩展谷物养生理论,完善谷物食养原则。直到今日,国家仍然十分重视大力推广谷物,提出合理应用谷物资源养生,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走向“大健康”时代。
4.1 完善谷物养生理论的“三因制宜”原则
明清时期直接明确提出谷物养人的思想。如《食物本草》曰:“上五谷,乃天生养人之物”[15],谷物不仅天生具有资生之功,且又是老百姓的肥家之利。李渔在《闲情偶寄·饮馔》提出:“食之养人,全赖五谷,使天止生五谷而不产他物,则人身之肥而寿也,较此必有过焉,保无疾病相煎,寿夭不齐之患矣”[16],说明服食五谷是人们的日常所需,可保健长寿。许多医家也将谷物医用,李渔[16]认为:“水一钟或钟半,煎至七分或八分,皆有定数。若以意为增减,则非药味不出,即药性不存,而服之无效矣。”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医家们在“因人施谷”“因时施谷”的基础上增加了“因地食谷”的饮食原则。黄宫绣在《本草求真》记载:“然米既有早晚之不同,复有地土出处之各异……出于高地,则米硬而质洁;出于洼处,则米润而性阴。然总于中是固,诸方用此佐助,盖恐药性苦寒,得此甘缓同入,俾胃气不致顿损,而热与烦亦得与之俱安矣。此虽常食之物,眼之不甚有益。而一参以药投,则其力甚巨,未可等为泛常而忽视也。[17]”谷物虽养生,但一定有针对性,需遵循“三因制宜”的食养食疗原则,不能盲目选择或者只食用单味的谷物。正如《卫生要诀·五谷论》曰:“人但知五谷能养人,若不知五谷之性,重嗜一味,亦能伤人,知五谷之性救偏补弊,且能疗人之病,是五谷亦药石也。[18]”这一时期对谷物养生理论的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后世医家发展与应用这一理论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4.2 谷物养生理论的大力推广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副食的增加使谷物的主食地位发生了动摇。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甚至超过了谷类,这种饮食不均衡生活方式导致的结果是各种慢性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脂肪肝等等)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从远古时期至今,人们一直秉持着以谷物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表1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可以看出,从1997年起我国一直强调以谷类为主食。不仅是中国,一些国外的膳食指南也同样提出每日都要选择食用谷类。如《2005年美国膳食指南》指出,每日选择多种谷类尤其是全谷物[19]270;《荷兰膳食指南2006》建议多吃全谷类食物[19]272;日本2005版膳食指南也提出每天进食的食物种类目标包含谷类[19]272。
表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历年变化
5 结语
谷物养生理论渊源流长,历史悠久,从上古萌芽到春秋战国时期诞生,再到隋唐时期发展、明清时期成熟,历经上千年的变化,以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脾胃学说等中医理论为基础,取象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功效等中药学理论方法,以“因人、因时、因地施谷”原则为指导,诸多医家、养生家发展和完善谷物养生理论,调和脏腑、平衡阴阳、扶正固本,提高人体的生命质量,预防疾病的发生,防止疾病的恶性发展,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可靠的临床思路及参考。谷物养生理论是传统中医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传统特有的养生文化,更是中医养生学的核心。谷物养生理论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中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积累,其渗透着中华民族前辈们对疾病防控的高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未来人类医学模式有着深远及重要的影响,应加以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