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晚期颅骨修复术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中的应用
2021-04-25薛加记黄果
薛加记 刘 春 黄果
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涟水 223400
颅脑外伤是人体头部因外部直接或间接暴力因素引发的损伤,常见有头皮血肿、头皮撕脱伤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颅骨骨折、脑震荡、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在临床接收外伤性疾病患者中,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位于全部外伤性疾病患者死亡率的第1位[1]。颅脑外伤疾病发生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明显症状,且在机体功能上,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意识、思维、运动等功能障碍,对日后的正常生活易造成严重影响[2]。到目前为止,医学上对于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常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因手术治疗需要,手术过程中需切除部分患者颅骨,造成患者颅骨缺损,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因而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术尤为必要,但对于颅骨修补术的进行时间,医学上仍存在一定争议[3]。本研究选取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晚期颅骨修复术应用于颅骨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9~59岁,平均(39.4±3.6)岁;器物击打致伤10例,车祸致伤20例,摔倒致伤10例,高处跌落致伤1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9~60岁,平均(39.6±3.5)岁;器物击打致伤9例,车祸致伤21例,摔倒致伤9例,高处跌落致伤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苏省涟水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表示知情,并自愿参与此次研究;②患者均为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符合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诊断标准[4],且临床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原发性精神疾病的患者;②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晚期颅骨修复术,具体包括:患者先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颅骨损伤部位三维重建,按照电脑显示患者缺损颅骨三维模型进行钛网准确塑型,塑型完毕后,对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并沿颅骨外伤手术切口切开患者头皮、皮下组织等,将缺损颅骨尽数暴露于治疗医师视野中,随后采用塑型钛网填补患者颅骨缺损位置,并进行角度、曲线调整直至完全契合缺损颅骨,契合后采用钛钉进行固定,采用丝线悬吊钛网和硬膜,留置引流管,闭合切口,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及预防癫痫治疗。
观察组患者使用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晚期颅骨修复术,具体包括:给予患者对照组相同晚期颅骨修复术,并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切开头皮、露出骨床,术前取出三维形状的聚醚醚酮PEEK 贴片,依照患者颅骨缺损形状进行调整固定,完毕后缝合头皮。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回访,测定各项指标及观察预后。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arnofsky 功能状态(KPS)评分、预后状况以及治疗效果。
KPS评分范围为0~100分,患者身体状况与KPS评分呈正比[5]。患者预后状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考察[6],包括:优、良、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其中,优:GOS得分=5分;良:GOS得分=4分;重度残疾:GOS得分=3分;植物生存:GOS得分=2分;死亡:GOS得分=1分。预后良好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进行考察,GCS 内容主要为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7],得分范围为3~15分,包括:显著、有效、一般。其中,显著:GCS得分12~15分;有效:GCS得分9~11分;一般:GCS得分3~8分。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的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54.4±5.6 54.3±5.5 0.090 0.928 71.8±8.7 83.4±8.9 6.590 0.000 11.892 19.668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GOS 预后状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GOS 预后状况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3 讨论
3.1 颅脑外伤分类
在医学中,颅脑外伤主要可分为三类损伤[8-10]:第一类为软组织损伤,即头皮损伤,软组织损伤病症较轻,通常无需进行手术治疗;第二类为颅骨损伤,以颅骨骨折较为多见;第三类为颅内组织损伤,此类损伤病症较为严重,通常为人体脑血管以及脑膜损伤,由于人体脑部组织的特殊性,故通常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如手术治疗。此三类损伤常合并发生,易对患者头部其余部位也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影响患者的预后。
3.2 颅骨修补术
颅骨修补术是指针对人体因脑外伤或开颅手术等导致自身颅骨缺损从而进行修补的治疗措施,在脑外科较为常见[11]。
目前医学上颅骨修补术常采用的修补材料为钛网板,在以往治疗中,钛网板通常需要治疗医师在术前或者术中根据患者颅骨缺损部位进行手工敲制,并根据患者颅骨缺损形状进行反复修整,极为繁琐,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CT 扫描患者脑部颅骨缺损状况便可由三维建模对钛网板进行准确塑型,极大地提升了手术成功率[12]。
3.3 早期颅骨修补术与晚期颅骨修补术
有研究表明,于颅脑损伤术后3个月内对患者缺损颅骨进行修补效果最佳,在此时间段内,患者脑部损伤组织已恢复至较为稳定的状态,且脑组织亦处于缓慢恢复之中,于此刻行颅骨修补术可为脑组织恢复提供更好的稳定、安全环境,降低患者颅内损伤发生可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颅内压升高及颅骨缺损状况,减少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13]。
而晚期颅骨修补术因治疗时间距离颅脑外伤手术时间较长,患者颅脑缺损部位极易出现凹陷,即使通过修补治疗,也存在较大可能诱发脑积液、黏连等状况,不仅影响患者脑组织功能恢复,还可能损伤患者脑部神经,致使患者出现残障甚至是死亡[14]。因此,对于早期颅骨修补术应用于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治疗的研究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采用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晚期颅骨修复术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预后。
贾根来[15]在研究中发现,采用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KPS评分高于采用晚期颅骨修补术治疗患者,GOS 预后(优、良、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数据与采用晚期颅骨修补术治疗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优于采用晚期颅骨修补术治疗患者(P<0.05),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采用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晚期颅骨修复术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功能,且预后良好,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被大力的推广以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