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拔河比赛中的力学分析1)

2021-04-25张伟伟杜秀丽赵子龙

力学与实践 2021年2期
关键词:拉绳拉力腿部

张伟伟 杜秀丽 赵子龙

(太原科技大学力学系,太原030024)

据《墨子·鲁问》记载[1],在楚越战争期间,由于越国位于楚国下游河流,越国失利可顺流而退。鲁班为帮助楚国发明了 “钩强”,以 “钩” 住逃跑的越国船只。后来,为了训练这一战术而形成了一种称之为“牵钩”的游戏。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流行拔河,只是规则不同。1900—1920 年之间,拔河曾是奥运会比赛项目,但因缺乏统一规则于1920 年被取消[2]。1960 年,由英国、瑞典等国正式成立国际拔河联合会(Tug of War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TWIF),1965 年开始举办欧洲锦标赛,1975 年开始举办世界锦标赛。此后欧洲锦标赛和世界锦标赛每年交替进行。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道,拔河双方所受的拉绳拉力始终相同,但同样的力施加于双方却产生出了不同的效果。李林等[3]对拔河中队员运动分为平动和转动,通过受力分析比较了摩擦力与重力矩在拔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该分析没能对拔河运动的训练提出建议。本文仍将拔河队员运动分为平动和转动,补充讨论运动员身体倾角和拉绳倾角,以及手臂、腿部弯曲等因素对拔河比赛的影响,为拔河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1 拔河模型及受力分析

如图1 所示为一对一拔河中一方的受力模型,为了简化,当人的姿态确定后将其视为刚体模型,受力包括:拉绳的拉力FL,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撑力FN,重力G,摩擦力Ff。并引入下列参数:拉绳与水平线的夹角γ,人体向后倾角θ,人体重心O,绳拉力在人体上的作用点D,且L0=|OD|,L=|OE|。

图1 拔河运动员姿态及受力分析图

拔河过程可分为僵持阶段和运动阶段,运动阶段又可以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种形式[3]。考虑处于僵持阶段,列出平衡方程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对E点的矩平衡

当双方用力拉动对方时,绳拉力由0 逐渐增加,摩擦力也随之增加,当一方的摩擦力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也将先达到由僵持转向平动的临界状态,即

这里,Ffmax表示最大静摩擦力,以µ表示静摩擦因数,有Ffmax=µFN=µ(G −FLsinγ)。一般情况下,γ取值很小,大约在 (−10◦,10◦) 之间,该区间内Ffmax为减函数,意味着γ越小越有利于增加最大静摩擦力。从受力上看,当γ <0 时,拉力FL使得正压力增加,也就增加了最大静摩擦力Ffmax;相反,当γ >0 时,拉力FL会减小正压力,从而减小最大静摩擦力Ffmax。综合式 (1)、式 (2) 和式 (4),可知不被拉动时γ应满足条件

式 (5) 取等号时为临界状态。为了直观地观察γ的临界值,假定G=700 N,µ=0.7,画出不同拉力作用下摩擦力随γ的变化曲线,如图2(a)∼图2(c) 所示。可见,当拉力较小时无论γ取何值都不会被拉动,如图2(a)所示。当拉力FL=500 N 时,γ=−2◦为临界状态,如图 2(b) 所示。当拉力FL= 550 N时,γ=−8◦为临界状态,如图2(c) 所示。

图2 不同拉力作用下摩擦力随拉绳倾角的变化关系

拔河中的拉绳要么水平、要么倾斜。当拉绳水平时,双方的γ角均为0,此时FL=µG,如果双方体重和摩擦因数完全相同,将同时达到临界状态。当拉绳倾斜时,双方的γ角必然为一正一负、且大小相等。可以证明 cosγ+µsinγ在 (−10◦,10◦) 之间为增函数,因此,在一定的拉力作用下,若我方γ取负,对方γ取正,对方将率先超出条件(5),我方获胜机会增加。比赛中,一方队员一旦坐在地上就很容易被拉动,正是因为坐在地上时γ角较大,影响效果明显。

当最大静摩擦力足够大时,虽然拉力不能使运动员滑动却有可能拉动身体前倾,人为了确保身体平衡,会向前挪动脚步从而输掉比赛。身体前倾就是身体发生了转动,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绳拉力矩和重力矩的较量,将其分别记为

绳拉力矩

重力矩

当ML>MG时就有可能输掉比赛。根据文献[3],θ的取值范围大致在 (30◦,90◦),该范围内ML为增函数 (γ取值很小),MG为减函数。身体后倾可使θ取较小值,达到减小拉力矩、增大重力矩的目的。由式(3) 可知,当拉绳倾角γ和拉力FL确定后,可求出身体发生转动的临界倾角,记为θc。当θ小于θc时,拉力矩小于重力矩,将不会被拉动。设队员身高为1.78 m 时,因重心大概位于人体高度的56%左右,近似有L=1 m,L0=0.2 m,因γ很小,令其为0,拉力取值设定在350 N∼700 N 之间,求解不同拉力下的θc,如图3 所示。显然,在该取值范围内,θc随拉力FL近似线性递减,这说明拉力越大,保持平衡所需的θ就越小。不过,也应注意到身体倾角越小,有可能导致γ为正,从而减小最大静摩擦力。因此,需要综合考虑θ和γ的取值。

最后,在拔河中弯曲手臂肘部紧贴腰部,拉力作用点位于腰部,而将手臂展开拉力沿着手臂作用,作用点在肩部,这说明L0可以通过弯曲和伸展手臂调整。同时L也可以通过微弯腿部来调整。由式(6)和式(7) 可以看出,减小L0也就减小了绳拉力矩的力臂,从而减小拉力矩。微弯腿部减小L虽然同时减小了拉力矩和重力矩,不过腿部微弯后再蹬地,由于身体后倾,可将腿部力量转换为拉绳的拉力,这相比于手臂拉力可大大增加FL的值,因此微弯腿部虽然会损失重力矩,但有利于蹬地发力,可将腿部力量转化为拉力从而增加对抗力量。

图3 身体临界倾角与绳拉力之间的关系

2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一对一的拔河模型,分析了拉绳倾角γ,身体倾角θ,以及身体姿态对拔河比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抬高拉绳,使我方拉力斜向下时有利于增大我方最大静摩擦力,并减小对方最大静摩擦力;较小的身体倾角有利于减小拉绳拉力矩、增加重力矩,但需要综合考虑拉绳倾角的影响;从运动员的姿态考虑,手臂应弯曲后紧贴腰部以减小拉力矩;腿部微弯虽然会导致拉力矩和重力矩同时减小,但通过脚蹬地,可将腿部力量转化为拉力FL,间接影响比赛结果。在实际比赛中,虽然上述各量的可调整范围都非常小,但如果力量相当时,适时地根据对方的姿态和状况做出有利于我方的调整,恰当的运用力学原理,微弱的优势也会成为取胜的关键。

猜你喜欢

拉绳拉力腿部
分体式腿部气动按摩装置设计
基于拉绳位移传感技术的关节位置觉测评方法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小丑拉绳
自不量力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
跟踪导练(三)(3)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快速瘦腿小妙招
简易手拉式擦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