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耳针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2021-04-25沈彦彦郑银元李鸣鹤张莎莎沈健
沈彦彦 郑银元 李鸣鹤 张莎莎 沈健
面肌痉挛(HFS)是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之一,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面部肌肉不自主、阵发性的抽搐,一般从眼部肌肉开始,然后波及整个面部,可因疲劳、情绪因素等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面肌痉挛的病因绝大部分属于搏动性血管压迫面神经根出脑区(REZ)造成局部脱髓鞘,神经纤维接触传导、过度兴奋所致[1]。临床常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氯硝安定、肉毒素注射等治疗,也有采取中医药治疗,严重者可行手术血管神经减压治疗,无论何种治疗手段均有一定优势及局限性[2]。面肌痉挛的特色针灸疗法运用越来越广泛,而且临床疗效明显,但其机理研究和实验研究较少[3]。本文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耳针治疗,应用磁共振体层成像脑血管显影术(MRTA)对患者面神经进行检查,进一步分析其疗效及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HFS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其中男36例,女56例;年龄35~75岁,平均(52±8.5)岁。(1)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面肌痉挛诊断标准;②病程<24个月;③无针刺禁忌证,如严重器质性心肺脑疾病等;④未接受手术、肉毒素注射疗法。(2)排除标准:①依从性较差不配合针刺及药物治疗;②合并有出、凝血功能障碍;③面神经炎或颅脑占位病变继发面肌痉挛;④妊娠、哺乳期女性;(5)患者有晕针现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主要为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氯硝安定、甲钴胺,一种或多种药物联合。(2)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耳针治疗,耳部取穴以目、口、面颊、脑、心等为主,根据患者痉挛部位加穴。患者耳部乙醇棉球消毒,采用0.35 mm×0.25 mm 规格的毫针,垂直刺入耳穴,置针20 min,1耳/d,1 次/d。6 d为一个疗程,间隔1 d后进入下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入随访期,所有患者均随访>2周[4]。(3)面神经MRTA检查:采用GE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及8通道正交颅脑联合线圈[5]。常规T1WI横断位扫描后行3D-FIESTA扫描,扫描参数:TR/TE 1000 ms/131 ms,反转角120°,FOV 200 mm×200 mm,矩阵384×384,层厚/层间距0.5 mm/0 mm;VIBE序列扫描参数:TR/TE 20 ms/3.69 ms,反转角12°,FOV 200 mm×200 mm,矩阵320×320,层厚/层间距1.0 mm/0 mm。VIBE序列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进行血管重建成像显示责任血管,由两名神经血管磁共振影像诊断医师进行双盲法阅片,对神经血管的3个不同方位层面进行观察,判断有无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征象。
1.3 疗效评定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进行疗效评估。(1)满意度测评:由患者主观进行测评,分别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维度。(2)临床效果评定:根据Cohen标准[6],0级:无痉挛;1级:接触诱发瞬目反应加剧;2级:轻度,眼部肌肉轻度抽搐;3级:中度,肌肉痉挛明显波及面部;4级:重度,肌肉严重痉挛导致面部变形。(3)影像学效果REZ区评分评定:在治疗后第4周进行,采用MRTA评分法[7],根据面神经与责任血管关系的评分标准,面神经与血管远离、不接触为 0分;面神经与血管有接触为 1 分;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推移、变形为 2分;分别对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各平面评分,累计 3个平面总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根据Cohen分级标准,治疗前对照组1级4例、2级8例、3级24例、4级10例;观察组1级6例、2级12例、3级20例、4级8例。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项目 对照组(n=46)观察组(n=46) 检验值 P值性别(男)[n(%)] 16(34.8) 20(43.5) 1.48 >0.05平均年龄(岁) 50±7.2 52±6.5 1.20 >0.05病程(月) 13±6.2 14±7.8 0.34 >0.05药物治疗种类 1.3±0.4 1.2±0.3 0.98 >0.05病情严重程度 -0.65 >0.05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n(%)]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头颅MRTA-REZ区评分比较 见表3、图1~6。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头颅MRTA-REZ区评分比较[n(%)]
图1-2 左侧小脑前下动脉,治疗前与治疗后
图3-4 右侧小脑后下动脉,治疗前与治疗后
图5-6 右侧小脑后下动脉,治疗前与治疗后
2.4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及Kaplan-Meier时间生存分析 见表4、图7~8。
表4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图7 患者满意度生存函数比较
图8 观察组满意度恢复时间
3 讨论
HFS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一致认为由面神经在REZ区被责任血管受压所致,而有很多患者在REZ区并未见血管压迫,或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8]。其临床治疗方法较多样化,然而西药抗癫痫药治疗效果总体不佳,副作用较多,部分患者难以接受,肉毒素容易引起面瘫且需要反复注射,手术治疗有创且费用较贵。随着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进展,由于磁共振MRTA3D-FIESTA序列由TSE序列衍生而来,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及组织对比度,临床应用已较为成熟,本研究采用该序列成像,发现引起症状最多见的部位是神经根出脑干区即REZ区,多为单支动脉血管搏动性压迫,主要有小脑前、后下动脉和其分支[9]。通过针灸治疗与西医治疗对照研究发现,针灸治疗的总体疗效性优于西医口服药、肉毒素注射,及手术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无创伤性等优势,能够迅速改善面肌痉挛的预后[10]。
耳穴是人体的各脏腑功能在耳廓区域的功能反射区,耳针通过针刺耳穴起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从而改善面肌痉挛,调理阴阳,增加疗效维持时间,有较好的治疗效果[4]。本研究通过磁共振体层成像脑血管显影术(MRTA)进一步分析耳针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疗效。管永靖等[7]采用多平面MRTA-REZ区评分诊断,使MRTA多平面的图像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与手术结果比较,其可信度与症状程度分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耳穴针刺,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临床效果Cohen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MRTA检查血管和面神经的密切关系也有一定程度改善,在横断位及各平面总分均小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影像学REZ区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耳针疗法,可通过调节体液免疫和自身细胞免疫发挥作用[11],与肉毒素、手术等传统治疗手段比较临床疗效果相近[12],且相对更安全。KWON等[13]研究提出,针灸治疗HFS可能是通过自主调节血管-神经减压的方式实现临床症状的减轻,与本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又将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纳入观察指标,采用Kaplan-Meier时间生存分析,结果证实耳针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的自我主观满意度较好,通过Kaplan-Meier时间生存函数分析发现,不同时间段累计满意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约在治疗后1个月左右,患者疗效可以达到最大满意度,提示联合耳针治疗组的恢复快于单纯药物治疗组。
综上,耳针联合常规药物治疗HFS具有简便、经济、无创等优势,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免疫功能和血管舒缩-神经减压功能有关[14-15],需要增加样本量、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加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