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价值
2021-04-25
(雷州仁康医院,广东 雷州 524200)
0 引言
临床中股骨粗隆部骨折属于一种常见骨折类型,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为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主要诱发原因,且女性发生率低于男性。在对股骨粗隆部骨折实施治疗时,应用保守治疗期间因为患者需长期处于卧床状态,极易导致产生多种并发症,比如下肢静脉血栓的、褥疮以及坠落击性肺炎等[1]。目前,在对股骨粗隆部骨折实施治疗过程中,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属于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因此,本研究我院选取36 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了探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2020 年3 月收治的36 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 例。对照组男10 例,女8 例,年龄64~80 岁、平均(66.51±2.21)岁;观察组男9 例,女9 例,年龄62~79 岁、平均(67.31±2.51)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予以对比分析后发现,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可进行比较性研究。
1.2 方法
将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应用到对照组患者中,详细治疗方法如下:第一,麻醉方式取硬膜外麻醉,体位选择平卧位。第二,逐层切开股骨大转子,剥离股外侧肌,积极实施牵引复位,置入锁定钢板,通过利用锁定套筒进行引导,钢板近端向股骨颈方向将3 枚导针打入。第三,将3 枚导针拔出后再将3 枚锁定螺钉拧入固定股骨头颈部,从钢板远端拧入3 枚以及以上的锁定螺钉[2]。
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应用到观察组患者中,详细治疗方法如下:积极保证患者健侧肢体始终处于舒张状态,将患肢内收,促使屈曲髋关节15°,此后将下肢交叉。在骨折复位较为良好的情况下对大转子予以定位,此后做长度约为5 厘米的纵切口,置入导丝,待导针置入髓腔后,按照顺时针方向通过导针置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将螺旋刀片打入并锁定,安装远端锁定,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3]。
1.3 观察和评价指标
比较各项手术指标(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迟发性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切出、延迟愈合以及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当P <0.05 时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术中失血量等各项手术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较优,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对照比较各项手术指标组间差异()
表1 对照比较各项手术指标组间差异()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迟发性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切出、延迟愈合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对照组,观察组较低,差异突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和价值(P <0.05),见表2。
表2 对照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差异[n(%)]
3 讨论
股骨粗隆部骨折在临床中主要指发生于关节囊外的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以肿胀、髋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若采取治疗措施不及时,则可能对患者的站立能力与行走能力产生严重影响。过去在对股骨粗隆部骨折实施治疗多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要求患者长期处于卧床状态,而且收患者身体机能较差的影响,极易导致压疮、坠击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所以临床中多建议采用手术方式展开治疗[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术中失血量等各项手术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较优;迟发性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切出、延迟愈合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概率较对照组,观察组较低,分析原因: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主要通通过发挥股骨近端纠正旋转力和承重标准的作用,切实有效的避免了内固定松动,继而产生了内固定支架系统,同时促使其拉力能够传递到骨折端,继而更好的实现了骨折块的加压,其优势主要可体现在操作简单、复位效果好、医疗费用尚可等方面,但同样存在诸多缺点,比如机体创伤大、术中失血量大、手术时间长以及术后恢复慢等[5]。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则因为具有稳定支撑与抗旋转功能,同时在打入螺旋刀片的过程中依靠旋转作用,发挥了填压骨质的作用。换言之,螺旋刀片尖端有较为宽大的基础面积,能够在夯实的骨质之间形成牢固的锚合力,所以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股骨粗隆部骨折治疗时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6]。
综上所述,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