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腹壁超声、CT对囊型肝包虫病术前诊断及指导价值分析*

2021-04-25甘孜州人民医院超声科四川甘孜626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包虫病腹壁实性

甘孜州人民医院超声科(四川 甘孜 626000)

郑 静* 雷 敏 魏 丽

包虫病是棘球属绦虫和泡球属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具有地方流行性和自然疫源性的动物源性人畜共存的寄生虫病[1]。其发病部位以肝脏最为常见,囊型肝脏包虫约占包虫病总例数的60%~75%[2]。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口流动和饲养家犬的增多,城市人口的患病数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3]。肝脏包虫病如若治疗不及时,当囊肿穿破,可有剧烈腹痛、发热、荨麻疹等急性过敏性休克及急腹症,病情严重,可致死亡[4-5]。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肝脏疾病常用方法。故本研究通过收集囊型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经腹壁超声、CT对囊型肝包虫病术前诊断及指导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34例囊型肝脏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2~61岁,平均年龄(39.67±5.09)岁。单囊型5例,多囊型4例,内囊破裂型8例,实性改变型7例,钙化型1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和CT检查。

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晓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囊型肝脏包虫病诊断标准[6];临床各方面齐全,无缺损或丢失;无CT检查禁忌症者。

排除标准:存在肝脏手术史;合并自身血液、免疫系统疾病;合并先天性疾病者。

1.2 方法(1)CT检查 仪器:西门子128排CT机。扫描参数:管电压、管电流为100 kV、200mA,扫描层厚5mm,螺距为1.0。先对患者进行平扫,之后经患者肘静脉注射80mL碘海醇试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各期延迟扫描时间:动脉期30s、静脉期60s、平衡期120s。所有扫描结束后,对患者图像进行三维处理。(2)腹壁超声 检查设备:百盛classC。根据患者体型来选择相应的探头:成人选择3.5MHz频率的探头,肥胖体型选择2~3MHz频率的探头,体型较瘦、儿童都选择5MHz频率的探头。患者采用仰卧位,用腹部探头对肝脏进行多切面、多方位检查,最后记录相关数据。

1.3 观察指标观察腹壁超声及CT检查结果,重点观察病灶位置、形态、回声等特征;并比较腹壁超声和CT检查对囊型肝脏包虫病各型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检查对囊型肝脏包虫病各型的诊断准确率比较经腹壁超声检出单囊型4例,多囊型3例,内囊破裂7例,实性改变型6例,钙化型8例,诊断准确率为82.35%;经CT检出单囊型5例,多囊型4例,内囊破裂7例,实性改变型7例,钙化型10例,诊断准确率为97.06%,明显高于腹壁超声(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对囊型肝脏包虫病各型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

2.2 囊型肝脏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1)单囊型:CT可见肝实质内囊性占位阴影,病变密度均匀,呈水样低密度影,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可见囊壁,增强扫描后,病灶内无变化,囊壁稍增强;包虫囊肿较大时,可见内外囊间有潜在间隙,形成“双壁征”,其中2例可见双壁征。(2)多囊型:CT可见圆形子囊,大小不一、数量不等,沿母囊内壁排列,呈“车轮征”,子囊充满母囊时,相互挤压呈不规则状,呈“蜂窝征”,4例多囊型患者,3例可见蜂窝征(图1)。(3)内囊破裂型:CT示密度不均匀病灶,单囊囊肿可见条索状高密度影,呈“水蛇征”“飘带征”,其中3例呈水蛇征,5例呈飘带征(图2)。增强扫描内囊不强化或稍强化。(4)实性改变型:囊壁增厚,病灶内呈密度均匀或迂曲条索高密度影,囊壁和囊内可见钙化影,本研究中,4例可见钙化影。(5)钙化型:CT示病灶大面积钙化或完全钙化,呈斑片状、圆曲状或花边状的高密度影。10例钙化型患者中,3例呈斑片状,5例呈圆曲状,2例呈花边状。

2)腹壁超声表现 (1)单囊型:囊内可见点状强回声,为包虫砂,又称为“飘雪征”;囊肿较大时可见“双壁征”;本研究中2例可见双壁征。(2)多囊型:母囊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小囊,形成“玫瑰花结征”或者“蜂窝征”。其中3例可见蜂窝征,1例可见玫瑰花结征。(3)内囊破裂型:囊壁漂浮在囊液中,表现为“飘带征”或“水中百合花征”,8例患者中,飘带征5例,水中百合花征3例(图3)。(4)实性改变型:超声显示变性的囊显示高回声、低回声或杂乱回声,可见“脑回征”。(5)钙化型:超声显示为弧形或锥形的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图4)。其中6例呈弧形,4例呈锥形。

图1 多囊型,表现为特征性的蜂窝征。图2 内囊破裂型,内囊破裂,漂浮在囊液中,呈飘带征。图3 内囊破裂型。图4 钙化型。

3 讨 论

囊型肝脏包虫病是一种古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7]。该病已经成为全世界流行性疾病,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8-9]。最近文献发现,术前准确评估,可以避免因腹腔穿刺诊断而导致种植概率[10]。

囊型肝包虫可分为单囊型、多囊型、内囊破裂型、实性改变型、钙化型。其中单囊和多囊性具有活性,内囊破裂型具有活性,但活力较弱,实性改变型和钙化型无活力,属于死亡包虫[11]。不同病理阶段的囊型肝包虫的活性程度可为临床治疗、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提高有价值的信息[12]。超声检查和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在囊型肝包虫病的诊断和分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3]。CT诊断肝脏包虫病中能较全面、准确发现病变,显示病变的程度和范围,还能显示肝脏较早期、微小的病变。其中单囊型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囊性团块,并可见双壁征;多囊型主要表现为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囊性团块,呈“车轮征”,子囊充满母囊时,呈“蜂窝征”;内囊破裂型呈密度不均匀病灶,单囊囊肿可见条索状高密度影,呈“水蛇征”“飘带征”;实性改变型主要表现为囊肿增厚,可见密度均匀或迂曲条索高密度影;钙化型可见病灶大面积钙化或完全钙化,呈斑片状、圆曲状或花边状的高密度影。CT检查显示囊内及囊壁的变化是判定肝包虫活性的关键,同时腹壁超声也能显示不同时期囊型肝包虫的病理变化,一般认为包虫砂、“飘雪征”“双壁征”“玫瑰花结征”“蜂窝征”等提示肝包虫具有活性,且活力强;内囊破裂、“飘带征”“水中百合花征”、中心实变提示包虫虽有活性,但活力弱;“脑回征”囊内外均有钙化,则提示包虫属于死亡包虫,无活力。但是腹壁超声检查无法完全评估体型肥胖、膈下囊肿、囊肿继发感染等患者,而CT检查不会受这些影响[14]。本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腹壁超声检查(P<0.05),与贾苒等[15]研究结果一致,提示CT检查鉴别诊断囊型肝包虫病各型的效能优于腹壁超声。

综上所述,腹壁超声检查及CT检查均可通过分型反映囊型肝包虫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其中CT的总体诊断准确率高于腹壁超声,对囊型肝包虫的临床诊治具有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包虫病腹壁实性
超声造影在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指导活检决策中的价值
腹腔镜下腹壁侵袭性纤维瘤根治性切除加一期腹壁重建修复1例报告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科普一下腹壁疝
提高CAXA制造工程师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CT用于良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诊断中的特征分析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
全腹壁成形术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