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嗅觉改变的影响因素

2021-04-24励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鼻甲垂体瘤鼻中隔

励莉

垂体瘤是起源于垂体前叶、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的良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鞍区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根据有无激素分泌可分为功能性腺瘤与无功能性腺瘤,其中功能性腺瘤发生率在65%~80%[1-2]。目前,手术治疗仍是垂体瘤的首选治疗方式,常见手术方式有开颅手术与经蝶窦手术,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不断开展,显微神经内镜技术被引入至颅底疾病的治疗中,其中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成熟的术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肿瘤切除率高等优势[3-4]。但患者术后仍会出现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鼻窦炎及嗅觉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5-6]。其中嗅觉障碍会对患者食物摄入、危险预警、学习记忆及情绪等方面造成直接影响,但患者对嗅觉障碍的主观感觉不明显,临床医护人员也未引起充分重视[7-8]。基于此,本研究对行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嗅觉改变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期为今后患者术后嗅觉障碍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12月在医院行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嗅觉改变的13例患者作为改变组(病例组),未发生嗅觉改变的77例患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纳入条件:符合垂体瘤相关诊断标准,首次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无嗅觉功能异常;能完成嗅觉测试及量表填写;具备良好沟通交流能力;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术前合并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既往有鼻部手术史;复发垂体瘤或二次手术。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参考相关文献内容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性别、年龄、肿瘤性质、肿瘤大小、手术时间、肿瘤切除程度、是否保留中鼻甲、消毒液浓度及术后并发症等。

1.2.2 嗅觉评估[9]采用五味试嗅液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嗅觉功能进行评估,具体方法为:选用乙酸、乙酸戊酯、丁香酚、薄荷醇及3-甲基吲哚五种试剂作为试嗅剂,分别代表酸味(A)、香蕉味(B)、薄荷味(C)、花香味(D)及粪臭味(E),并将每种试嗅剂配置成5种不同浓度,浓度由低至高以数字1~5表示;由受试者按从A至E、浓度由低至高的顺序进行测试,并记录可闻见溴素味道,但不能识别具体名称的阈值(DT),以及能闻见溴素味道且能识别名称的阈值(RT),将五种试嗅剂的DT值总和除以5得出平均嗅觉阈值,分值>3为嗅觉正常,2.1~3为轻度嗅觉减退,1.1~2为中度嗅觉减退,0.1~1为重度嗅觉减退,0为嗅觉丧失。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中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嗅觉改变情况

13例出现嗅觉改变的患者中,9例轻度嗅觉减退,3例中度嗅觉减退,1例重度嗅觉减退。

2.2 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嗅觉改变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手术时间、保留中鼻甲、消毒液浓度、脑脊液鼻漏、鼻窦炎、鼻腔粘连及鼻出血是影响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嗅觉改变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1。

2.3 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嗅觉改变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嗅觉改变情况作为因变量,将相关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保留中鼻甲、脑脊液鼻漏及鼻窦炎是影响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嗅觉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1 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嗅觉改变的单因素分析

表2 影响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嗅觉改变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嗅觉是重要感觉功能之一,具有辨别气味、危险预警、增加食欲及辅助记忆等作用,嗅觉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生存质量,造成一系列情绪、情感障碍[10]。垂体瘤患者术后出现嗅觉改变的原因与手术损伤嗅觉中枢、嗅觉传导通路等有关,大部分患者嗅觉功能可逐渐恢复[11]。本组90例垂体瘤患者中,有13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嗅觉改变,其中9例轻度嗅觉减退,3例中度嗅觉减退;1例重度嗅觉减退。保留中鼻甲、脑脊液鼻漏及鼻窦炎是影响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嗅觉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析如下:

(1)保留中鼻甲:中鼻甲在维护鼻腔鼻窦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术中未保留中鼻甲的患者术后嗅觉改变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分析原因为:为了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部分患者需在术中切除中鼻甲[13],导致其鼻腔的正常生理结构遭到破坏,相应鼻黏膜丧失而影响其嗅觉功能。提示保留中鼻甲是患者术后嗅觉改变的保护因素,术中应尽量避免损伤或切除患者中鼻甲,对于必须切除中鼻甲以暴露手术视野的患者,应在手术完成后及时复位中鼻甲,并加强术后监护工作。

(2)术后并发症:鼻窦炎、脑脊液鼻漏是垂体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患者术后嗅觉改变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分析原因为:鼻窦炎可引起鼻塞、浓涕、记忆力差及炎症反应等症状,同时其本身就可引起嗅觉障碍[16],因而术后并发鼻窦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嗅觉改变;脑脊液鼻漏指脑脊液流入鼻腔[17],在颅底鼻窦手术中较为常见,漏液量多时可见清亮液体流出或搏动性溢出,会对患者辨别气味造成一定影响。提示应加强术后鼻腔护理,了解患者恢复效果、有无并发症发生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预防及处理相关并发症。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制定以下护理对策:术前对患者鼻腔状况进行全面检查,详细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技巧,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鼻腔;提升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对患者鼻腔黏膜及鼻腔正常生理结构的保护意识,并强调中鼻甲对患者嗅觉功能的保护作用,尽量避免切除中鼻甲,对于必须切除的患者,手术完成后应进行及时复位、修整;合理进行鼻腔填塞,嘱咐患者勿拔出鼻腔填塞物,密切观察患者鼻腔内有无渗液、出血及分泌物,及时清理患者鼻腔内血凝块、分泌物,拔除填塞物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者鼻腔黏膜,当患者鼻腔清亮液体流出时,及时上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嘱咐患者保持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及擤鼻涕,保持大便通畅,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保持鼻腔湿润、减少分泌物及结痂;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对于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指导其进行踝泵练习、床旁坐立等运动,并逐渐过渡至离床活动;患者出院时嘱其注意休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等,并强调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擤鼻涕及排便等动作,定期来院复查,鼻腔内有大量清亮液体流出时应立即来院就诊;定期评估患者术后嗅觉功能,告知术后出现嗅觉改变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忧,及时疏导患者心理压力与负性情绪,并给予小剂量激素、中药促嗅汤[18]等药物治疗;指导患者使用酒精、薄荷、香水及醋等坚持,每种气味训练15 s左右,休息3~5 min后再进行下一步训练。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嗅觉改变的发生率为14.44%,多数为轻度嗅觉减退;保留中鼻甲、鼻窦炎及脑脊液鼻漏是影响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嗅觉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制订相应护理对策,尽量避免对患者鼻腔正常生理结构与鼻腔黏膜的损害,加强术后鼻腔护理,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指导患者坚持,以促进患者术后嗅觉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鼻甲垂体瘤鼻中隔
慢性鼻炎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中鼻甲的处理研究进展
2种不同中鼻甲成形术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分析
看似“中年发福”,竟与垂体瘤有关
垂体瘤术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歪了的鼻梁尽早正过来
月经紊乱、视力下降, “元凶”竟然藏在脑子里
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和鼻窦炎病变程度关系探讨*
鼻中隔偏曲对侧下鼻甲骨角度变化的CT分析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