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年中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
2021-04-23王梅杰周翔李亚杰刘芳丽姚卓娅
王梅杰,周翔,李亚杰,刘芳丽,姚卓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至2018年,我国老年人口高达2.5亿,占总人口比例的20%[1]。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进程。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死于慢性病的人数约有3.8亿,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60%[2]。2015年,我国死于慢性病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3]。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慢性病的日益流行,慢性病共病也为慢性病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慢性病共病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是指患者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病[4]。慢性病共病不仅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医疗卫生资源消耗增加有关,而且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5-7]。因此,近年来关于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共病的调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相关研究的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研究对近十年来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检索式:(“慢性病”或“共病”或“共存疾病”或“慢性病共病”)和(“中国”)。检 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CINAHL、EMbase、JBI英文数据库,英文检索式:(“chronic disease”[Mesh] or “chronic illness”[Mesh] or “multimorbidity”[Mesh] or“multi-morbidity”[Mesh] or“comorbidity”[Mesh]or “co-morbidity”[Mesh] or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Mesh]) and(“China”[Mesh] or “Chinese”[Mesh])。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进行检索,检索2010-01-01至2020-01-01公开发表的文章,手工检索纳入研究中与主题相关的参考文献。以 PubMed 为例,其具体检索策略为:
#1 chronic disease OR chronic illness OR multimorbidity OR multi-morbidity OR comorbidity OR co-morbidity OR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2 China OR Chinese
#3 #1 AND #2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横断面研究。(2)研究对象:①年龄≥45岁;②我国慢性病共病人群;③可以获取研究所需数据的文献;④疾病的诊断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予以诊断,从专业的角度获得准确的医学诊断。(3)结局指标:慢性病共病患病率。排除标准:(1)重复发表的文献;(2)数据模糊、不完整或无法进行转换、合并的文献;(3)缺乏原始数据的文献;(4)并发症而非共病的文献。
1.3 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 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关于横断面研究的质量标准[8]。评估内容包括:(1)明确了资料的来源;(2)列出了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或参考以往的出版物;(3)给出了鉴别患者的时间阶段;(4)如果不是人群来源的话,研究对象是否连续;(5)评价者的主观因素掩盖了研究对象其他方面情况(如存在选择性偏倚);(6)描述了任何为保证质量而进行的评估(如对主要结局指标的检测/再检测);(7)解释了排除分析的任何患者的理由;(8)描述了如何评价和/或控制混杂因素的措施;(9)如果可能,解释了分析中是如何处理缺失数据的;(10)总结了患者的应答率及数据收集的完整性;(11)如果有随访,查明预期的患者不完整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或随访结果。分别用“是”“否”“不清楚”作答,“是”为1分,“否”或“不清楚”为0分,总分≥8分为高质量文献,6~7分为中等质量文献,≤5分为低质量文献。
1.4 数据提取方法 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数据库进行检索,然后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分别对文献的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如遇分歧交由第三方研究者裁定。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内容包括:作者、发表年份、调查时间、研究地点、年龄、样本量、共病患病人数、患病率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I2和Q检验评估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若I2≥50%,P<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若I2<50%,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如存在异质性,采用敏感性分析及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通过数据库初步检索获得文献1 789篇,其中英文文献1 657篇、中文文献132篇,剔除重复发表的文献后,剩余869篇。经阅读题目和摘要,排除与主题不符的文献770篇。通过查找全文,精读全文后,最终纳入25篇文献,其中中文20篇、英文5篇(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与筛选流程图Figure 1 Literature search and screen flow chart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 1。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21篇文献AHRQ总分>8分,4篇文献评分为7分(见表2)。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表2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Table 2 Bias risk assessment result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总患病率 纳入的25篇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存在异质性(I2=99.8%,P<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总患病率为41%〔95%CI(35%,46%)〕(见图2)。
图2 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总患病率的森林图Figure 2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China during 2010-01-01 to 2020-01-01
2.3.2 亚组分析 本研究按照性别、慢性病共病种类、调查时间及地区分布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的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1%〔95%CI(33%,50%)〕,男性的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8%〔95%CI(31%,45%)〕。不同慢性病共病种类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共病2种慢性病的患病率为23%〔95%CI(20%,26%)〕,共病3种慢性病患病率为11%〔95%CI(9%,14%)〕。此外,2016—2019年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3%〔95%CI(28%,58%)〕,2010—2015年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1%〔95%CI(34%,47%)〕。南方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1%〔95%CI(34%,49%)〕,北方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8%〔95%CI(27%,49%)〕(见表3)。
表3 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亚组分析Table 3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of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China during 2010-01-01 to 2020-01-01
2.3.3 敏感性分析 本研究存在异质性的结果采用逐一剔除文献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剔除文献前后,研究结果均未发生明显的改变,提示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较稳定。
2.3.4 发表偏倚分析 通过对25篇文献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绘制漏斗图,结果显示漏斗图对称性不佳,提示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见图3)。
图3 发表偏倚的漏斗图Figure 3 Funnel plot assessment of publication bia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3 讨论
伴随着中老年人机体功能的减退、脏器功能的下降、内分泌代谢的紊乱等特点,中老年人常出现“一体多病”的现象。慢性病共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与单一慢性病相比,共病现象增加了疾病在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难度。与此同时,共病患者需要到不同的科室就诊、需要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需要服用不同的治疗药物,容易造成过度医疗、多重用药现象。此外,慢性病共病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病共病已成为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制约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34-35]。
本次研究分析了2010—2019年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25个横断面研究,包括173 085例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1%〔95%CI(35%,46%)〕。低于美国[36]、西班牙[37]、德国[38]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意大利[39]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这可能与研究对象的年龄、地域、经济条件、样本量、数据收集的方法、慢性病的种类和数量等不同有关,因此在慢性病共病方面需要做出更多深入的研究。但我国的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分析原因可能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及工作节奏加快,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的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缺乏运动的不良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本研究中,女性的慢性病共病患病率(41%)高于男性的共病患病率(38%)。说明女性的健康状况与男性相比更低,共病患病风险更高。提示女性应该更加关注自身慢性病共病现状,加强自我管理意识。不同慢性病共病种类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共病2种慢性病的患病率(23%)高于共病3种慢性病的患病率(11%)。≥3种慢性病患病率为16%,≥4种慢性病患病率为7%。SKINNER等[40]研究结果显示,在美国同时患有2种或3种慢性病的人占36.8%,同时患有4种或5种慢性病的人占30.1%,同时患有6种及以上的慢性病人占10.1%。BLAKEMORE等[41]对英国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60%以上老年人患有≥2种慢性病。在德国中老年人群中,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为60%,其中8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80%[42]。针对不同调查时间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016—2019年慢性病共病患病率43% 高于2010—2015年的41%。提示近5年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与过去5年相比呈增长趋势,可能与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向人口高龄化迅速发展,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有关。可见未来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问题仍然是调查研究的热点,仍然是涉及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此外,不同地区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南方慢性病共病患病率41%高于北方38%,这可能与南北方的天气、饮食方式、生活习惯、经济收入等有关。虽然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较高,但大多数慢性病是可以防控的。大量研究表明,针对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开展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重要手段[11,43]。同时,慢性病共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也会对自身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自我教育等。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可能存在文献纳入不足导致发表偏倚的情况。其次,慢性病的诊断与研究分析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许多研究中,慢性病的诊断方法多采用自我报告法、结构化访谈法或临床记录等,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异质性,因此存在一定的偏倚。最后,纳入文献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报告不完整。但相关研究指出,在慢性病共病中高血压与关节炎[11]、风湿病[16]是常见的组合。此外高龄、文化程度低、肥胖、既往有吸烟饮酒史、丧偶、睡眠质量差等是慢性病共病的高发人群。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对慢性病共病的不同组合、年龄、文化程度等进行亚组分析。
作者贡献:王梅杰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撰写论文;周翔、李亚杰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刘芳丽、姚卓娅进行论文的修订,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