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4-23邹纯英钟玉璇陈虹
邹纯英,钟玉璇,陈虹
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河源 517000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医院儿科常见疾病, 是一种婴幼儿易患的特殊性支气管炎,多因病菌、病毒侵入呼吸道,以此诱发感染导致。 该病与体质有密切联系。支气管受到花粉、 冷空气、 虫螨等因素刺激时极易发病,可引发微循环渗漏、黏膜水肿等,均会致使气道发生可逆性阻塞。 咳嗽为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在疾病早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转变为咳中带痰,尤其是夜间更甚,严重时常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危害患儿生命安全。 目前,雾化吸入是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通过雾化使药液直达病灶,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但因小儿年龄小、用药依从性差,且用药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雾化治疗能顺利完成,提升治疗效果。 全程护理模式,是临床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是以患儿为中心实施更为全面的服务, 在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雾化治疗护理中具有明显效果[2-3]。 该文就2018 年1 月—2019年11 月在该院112 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行雾化治疗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抽签法方便选取该院的112 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行雾化治疗患儿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 56 例。 研究组男童、女童各 36、20 例,年龄 1~5 岁,平均(3.78±1.09)岁;病程 1~3 年,平均(2.18±0.55)年。 参照组男童、女童各 42、14 例,年龄 1~6 岁,平均(3.65±1.07)岁;病程 1~3 年,平均(2.07±0.67)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符合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该次研究经所有患儿家属同意; 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5]:患有肾、肝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患儿;与患儿家属沟通存有困难。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 安排一间舒适、干净的病室,对病室温度进行调控,对病室进行消毒,2 次/d;在患儿治疗期间要尽量安抚其情绪,向患儿家属了解患儿最近状况,对患儿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指导,告知家属患儿饮食禁忌证, 并向家属介绍患儿治疗方案,以此获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在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患儿治疗情况。
研究组:实施全程护理模式,操作如下:①雾化吸入前护理:治疗前年龄较小对语言无法理解的患儿,需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介绍治疗方式,以此取得家属的配合, 向家属介绍雾化器使用方式与目的;对有一定理解能力的患儿,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其沟通, 使用注意力转移法、 表扬法来拉近医患之间的联系,护理人员以耐心、鼓励的态度与患儿交谈,以此缓解其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进而提升治疗依从性;吸入前经过拍背、 按摩等方式协助患儿将呼吸道内痰液排出,确保呼吸道顺畅,进而改善患儿呼吸困难症状,促使药液能迅速达至病灶;同时选取合理的雾化器材,护理人员对非新发的雾化器材进行清洁、消毒,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治疗时尽量保持坐位或仰卧位,如患儿体位变动致使雾化面罩或氧驱动接管存在脱落或移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确保药物有效吸收,对于治疗不配合患儿,可在其入睡后开始实行治疗。 ②雾化吸入时护理: 雾化吸入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坚持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装置使用的安全性,确保雾化吸入装置连接正常后,将调配好的雾化吸入剂放入吸入瓶中,将氧流量控制在8 L/min,同时要引导患儿配合,将雾化吸入面罩罩住口鼻,指导患儿用力吸气,随后使用鼻子缓慢呼气。 患儿在雾化吸入过程中, 可将其置于侧卧位,并随时关注患儿面色、脉搏等,治疗期间要避免患儿摇头晃脑,保证吸管或面罩不会脱落,确保药物充分吸入,但治疗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5~20 min/次,避免患儿发生肺水肿、中毒等。 ③雾化吸入后护理:雾化吸入结束后立即给予患儿洗脸、漱口,及时将颜面、口腔、咽喉部药物清除,降低皮肤、口腔感染发生率。 护理人员及时采用拍背、 按摩等方法来协助患儿排痰, 时间为20 min 左右。 指导家属合理喂养,禁止食用油炸、辛辣等食物,告知家属喂养易消化、清淡等食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 其中有效:经治疗后,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微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6]。 对两组患儿咳嗽、呼吸不畅、肺部喘鸣音、喘息[7]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参照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研究组咳嗽、呼吸不畅、肺部喘鸣音、喘息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组别 咳嗽 呼吸不畅 肺部喘鸣音 喘息研究组(n=56)参照组(n=56)t 值P 值3.69±0.71 5.77±1.29 10.571<0.05 1.13±0.34 2.91±0.66 17.942<0.05 3.12±0.49 4.52±1.07 8.902<0.05 2.18±0.47 3.58±0.93 10.054<0.05
3 讨论
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危及患儿生长发育的一种呼吸道急症,多见于婴幼儿,该病发病率极高,对小儿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 小儿支气管的弹力组织较少,气道相对干燥,其排痰以及清除系统还尚未发育完善,一旦患病,极易引发充血水肿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心力衰竭。 目前临床针对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以雾化吸入作为主要治疗方式,这种方式能使药液直达病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这种治疗方式较为复杂,且极易发生交叉感染, 故此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8]。
曾新旺[9]研究表明,全程护理模式是一种在患儿入院后就进行护理服务模式,直至患儿出院,是一种具有条理性、完整性、规范性的护理模式。 雾化吸入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向患儿家属解释有关疾病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以取得家属配合,使后续护理措施实施更加顺利;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儿临床表现,尽量让患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后及时做好洗脸、口腔护理,降低口腔皮肤感染;指导合理喂养,提高机体免疫力[10]。根据曾新旺[9]报告显示,其选择56 例通过哮喘雾化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全程护理干预,结果发现实验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6.66%,高于对照组73.07%,与该文结果相似。该文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总有效率, 研究组96.43%高于参照组83.93%(P<0.05), 表明全程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其临床效果更加,可促进患儿恢复;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表明实施全程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
综上所述, 给予患儿全程护理模式能促进治疗进展,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减轻家属心理负担以及家庭经济负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