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对NHISS 评分的影响

2021-04-23赛双桥朱巧红张伟玲余海鹏梁婉如

中外医疗 2021年6期
关键词:氢氯吡脑梗塞格雷

赛双桥,朱巧红,张伟玲,余海鹏,梁婉如

东莞市横沥医院内科,广东东莞 523460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一种突发性疾病,而脑组织供血不足、缺血是该病的主要发生病因。该病的发生没有性别之分,但多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等群体。 通过分析病理后发现,患者颅内血管出现痉挛,并且血流动力学会出现明显变化, 致使血液黏稠度升高,从而引发血栓并阻塞血管。 脑梗塞发病急、进展快;发病初期患者以头晕、恶心、头痛等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随疾病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症状,而经治疗后绝大多数会出现失语、 偏瘫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由此可见,对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药物保守疗法,在治疗该病方面凸显优势[1]。 为进一步探讨对脑梗塞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便择取该院2019 年1—12 月神经内科110例患者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接诊的脑梗塞患者110例,遵循药物差异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55 例):35 例男、20 例女;年龄 35~86 岁,平均(71.50±11.52)岁。 观察组(55 例):29 例男、26 例女;年龄 36~86 岁,平均(71.69±12.1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的诊断标准[2];②沟通正常者;③各项临床基本资料完整;④配合度较高;⑤患者、家属对该研究知情且同意;⑥无其他精神疾病;⑦无其他内分泌疾病;⑧不存在智力和语言障碍; ⑨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临床脑梗塞诊断标准;②存在阿斯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药物禁忌证者;③无法有效沟通者;④临床资料欠缺;⑤依从性、配合度较差;⑥已确诊为精神疾病合并内分泌疾病者; ⑦心脑血管合并存在严重脏器疾病;⑧癌症晚期者[2]。

1.2 方法

对照组行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完善各项检查,给予常规对症干预; 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 (国药准字H20065051)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口服 0.1 g/次,1 次/d。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准,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3116)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口服75 mg/次,1 次/d。 两组患者均坚持用药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疗效、 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以及用药安全性;

①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用药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下降幅度超过85%),有效(症状出现缓解,神经功能缺损下降幅度超过50%~84%),无效(症状没有明显缓解, 神经功能缺损下降幅度不足49%)[3]。

②评价神经功能缺损采用卒中量表(NIHSS,0~42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价,0~10 分记录受损轻,11~20 分记录受损中,21~42 分记录受损重。 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ADL,0~100 分)量表评价日常生活能力,≥60 分记录受损轻,41~60 分记录为中度受损,≤40 分则记录为重度受损[4]。

③评价生活质量用SF-36 健康状况问卷进行,共8维度(36 条目),0~100 分,评分高、生活质量好[5]。

④用药安全性主要从不良反应(头晕恶心、黑便、皮肤瘀斑、胃出血)发生率比较,发生率低、安全性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就临床疗效而言,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98.18%vs 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2.2 患者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用药后观察组患者NIHSS 评分低,ADL 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组别NIHSS 评分用药前 用药后ADL 评分用药前 用药后观察组(n=55)对照组(n=55)t 值P 值26.42±5.69 26.33±5.45 0.085 0.933 10.11±1.27 19.45±3.35 19.334<0.001 37.22±6.41 37.27±6.36 0.041 1.365 75.11±8.25 60.38±9.45 8.708<0.001

2.3 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各指标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2.4 用药安全性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3.64%vs1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躯体功能 活力 心理卫生 躯体角色 社会功能 肌体疼痛 情绪角色 总体健康观察组(n=55)对照组(n=55)t 值P 值85.35±2.22 75.52±1.36 28.002<0.001 88.44±5.35 80.39±3.41 9.410<0.001 90.58±1.33 81.75±0.20 48.689<0.001 88.35±5.69 70.43±4.17 18.839<0.001 87.22±5.33 75.63±3.32 13.688<0.001 70.42±6.38 83.83±6.14 11.232<0.001 85.32±5.22 75.33±1.22 13.821<0.001 91.41±2.13 82.17±2.77 19.611<0.001

表4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对比

3 讨论

脑梗塞属于临床常见、高发性疾病,近年来在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 该病临床发病率逐年攀升; 且致残率、致死率也居高不下,对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受生活方式改变、行为习惯转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身体机能退化等因素的影响,中老年群体成为该病主要发生人群;而大脑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部位是该病的主要、多发部位。 研究发现[6],脑梗塞主要发生于人体活动剧烈以及情绪激动时, 并且绝大多数患者,血压波动幅度较大;受疾病的影响,患者会出现呕吐、疼痛、意识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随机并进一步发展, 极易对肢体功能、 神经系统产生严重障碍。 临床研究证实,血流变指标与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若血液粘稠并出现凝聚情况, 则会致使血淤,从而导致血流变指标出现异常变化,增加血液粘稠度、加剧血小板聚集,从而诱发疾病。

目前临床治疗疾病, 主要还是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 阿司匹林属于现阶段临床经典的抗炎镇痛药,目前被临床广范用于抗血小板聚集,加之该药还具备解热、抗风湿作用,因此已成为医药史上的3 大药物之一。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 可有效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抑制, 在防止血栓形成的同时阻止血管堵塞,从而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 硫酸氢氯吡格雷是典型的抑制剂,选择性较高,主要用于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 并且可以选择性的堆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结合的产物进行抑制,从而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口服方式是现阶段临床使用以上药物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只因阿司匹林属于环氧化酶抑制剂,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用药,通过口服的方式,可以与机体内的环氧化酶产生反应,从而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临床症状的同时发挥抗炎、止痛作用[7]。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较对照组高(98.18% vs 85.45%)(P<0.05),所得结论和李刚[8]的研究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1.11%,较单一治疗的对照组 73.33%高(P<0.05),基本一致。 用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较轻, 日常生活能力较好,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64%,均证实了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阿司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患者,抗血小板效果显著,并且后者可以加强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因此联合用药疗效好、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氢氯吡脑梗塞格雷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Trichosporon asahii ankle cavity effusion inf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aplastic anemia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