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贯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4-23王军波

中外医疗 2021年6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气道通气

王军波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连云港 222100

重症肺炎也称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符合严重低氧血症、低血压、休克等循环衰竭等条件的肺炎患者,可认定为重症肺炎[1]。 呼吸衰竭是重症肺炎患者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是由病原体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多采取机械通气治疗, 以往常使用的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是经气管插管进行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法,但受通气时间长、并发症多等因素限制,不仅易引发呼吸机相关肺炎、脱机拔管困难等问题,还增加了患者的恢复难度,导致其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2]。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相比于传统有创机械通气,在改善患者通气效果的同时,还降低了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其临床应用较为广泛[3]。 为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预后效果, 该文方便抽选 2015 年 2 月—2020 年 2 月 104 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组研究, 方便选取该院接收104 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对照组(52 例)患者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52 例)患者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先给予有创通气治疗,再给予无创通气治疗。 对照组:男30 例,女22 例;年龄 45~76 岁,平均年龄(62.5±4.2)岁。 观察组:男 27 例,女 25 例;年龄 50~73 岁,平均年龄(63.7±3.6)岁。 就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可知,患者年龄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均对该研究表示认可,且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该研究进行于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下。

纳入标准:预期寿命超过3 年患者;无认知障碍及沟通障碍患者;排除标准:难以配合该次研究患者;存在气管切开史及肿瘤进展期患者; 患有严重神经或肌肉病变及心肝肾重要脏器损伤患者。

1.2 方法

104 例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祛痰、营养支持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 待患者达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时,给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对照组52 例患者给予常规机械通气,待完成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后, 将潮气量与通气频率分别设置为 5~12 mL/kg 与 15~24 次/min, 将吸入氧浓度调整为初始的100%, 将呼气末正压通气调整为3~5 cmH2O。按患者病情给予相关调整,待患者各体征稳定后,给予自主呼吸实验,当患者成功完成自主呼吸实验时,改为口鼻面罩供氧,当患者难以完成自主呼吸实验时,仍给予原方式治疗。

观察组52 例患者给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待完成气管插管后,与呼吸机相连接,随后先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再进行无创通气治疗。 将机械通气模式调整为间歇指令性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及呼气末正压模式,同时注意患者通气状况与动脉血气分析, 适当调整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及潮气量等指标。 视情况,选择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并适当调整压力,当患者呼气末压力低于5 cmH2O 时,将有创机械通气,改为无创通气。

1.3 观察指标

密切关注患者通气时间及治疗时间; 使用血气分析仪对患者治疗前、 后的PaO2、PaCO2血气分析等指标进行检测。

1.4 统计方法

重症肺炎患者相关等数据均由SPSS 20.0 统计学软件提供与统计,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机械通气治疗后各临床指标

观察组经通气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患者通气时间(7.3±3.8)d、 总通气时间 (10.9±4.5)d、ICU 住院时间(16.1±3.9)d,观察组所用时间明显变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4、6.854、8.624,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情况对比[(),d]

表1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情况对比[(),d]

组别 通气时间 总通气时间 ICU 住院时间对照组(n=52)观察组(n=52)t 值P 值17.5±4.9 7.3±3.8 5.354<0.05 18.6±4.3 10.9±4.5 6.854<0.05 24.8±4.8 16.1±3.9 8.624<0.05

2.2 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

观察组经通气治疗, 相比于对照组, 患者PaO2(80.03±7.51)mmHg、PaCO2(33.78±8.46) 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4、6.252,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mm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mmHg]

组别PaO2干预前 干预后PaCO2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52)观察组(n=52)t 值P 值35.42±6.23 34.83±5.74 0.412>0.05 71.63±8.36 80.03±7.51 3.254<0.05 82.78±10.34 82.35±10.52 0.545>0.05 51.64±9.16 33.78±8.46 6.252<0.05

3 讨论

作为重症肺炎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呼吸衰竭是由某种直接或间接因素引起的呼吸功能异常, 使患者难以满足自身机体代谢与正常气体交换要求, 从而导致患者动脉血氧降低,引发二氧化碳潴留情况[4-5]。 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多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手段,机械通气一般是由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两种构成[6]。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其具有呼吸机管理封闭性好、 氧气浓度设置准确及气道管理简便等优点,可辅助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运动,可帮助患者有效交换肺部气体,从而促进患者逐步恢复呼吸功能[7]。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既有利于控制患者肺部感染,又有利于恢复患者疲劳的呼吸功能,待改善患者气道通气后,不仅可减少气道创伤,还可避免病原体入侵,为脱机提供了有力条件[8-9]。序贯机械通气是一种联合有创与无创两种通气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手段,当患者处于发病早期,通常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模式进行气道管理, 既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又可对患者气道分泌物进行引流;待患者恢复一定呼吸功能、稳定控制感染、恢复神志时,改用无创通气,既有利于改善通气效果、维持供氧,又有利于维持患者上气道生理功能, 利用患者对吸入气体的预处理能力,提升患者机体防御能力[10-11]。

该研究结果表明, 序贯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为理想,观察组经通气治疗,与对照组相比, 患者通气时间 (7.3±3.8)d、 总通气时间(10.9±4.5)d、ICU 住院时间(16.1±3.9)d,观察组所用时间明显变短(P<0.05)。 这与冶娟[12]的研究结果“对照组经治疗,通气时间(12.8±1.6)d、总通气时间(13.0±1.8)d及ICU 住院时间(22.1±2.5)d,多于观察组(P<0.05)”相符合。 观察组经通气治疗, 相比于对照组, 患者PaO2(80.03±7.51)mmHg、PaCO2(33.78±8.46) mmHg(P<0.05)。这与何龙培[13]的研究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PaO2(79.23±7.46)mmHg、PaCO2(34.64±8.21)mmH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一致。

综上所述,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既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缩短患者通气及治疗时间, 又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提升作用。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气道通气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