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语移动动词语法化动因探析
——以韩语“/”为中心

2021-04-23庞双莉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实词韩语动因

庞双莉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一、引言

语言不是一个静止、封闭、自给自足的系统,它会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影响而发生动态变化并在这种变化中得以创新和发展,语法化是语言演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并重视对语法化的研究,通过研究,了解词汇如何进行演变并发展出语法功能,进而用来解释某些语言现象。

二、语法化概念

语法化这一概念最早是在中国元朝时提出的,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记载:“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语法化在西方的研究也有较长的历史,作为正式的语言理论,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 Meⅰllet 在1912 年提出的,他指出:“语法化指语言中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示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4]他认为研究语法化的目的就是研究“自主词向具有语法成分之作用的演变”。尽管国内外学者们研究语法化的角度和对其定义不同,但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语法化现象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实词虚化现象;2)句法化现象; 3)词汇化现象[5]。其中实词虚化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由虚化产生的新的语法形式会引起整个语法系统的变化。实词词义抽象化后慢慢失去原有的词汇意义,变成只表示语法关系的语法单位,进而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

三、韩语移动动词“/” 的语法化现象

四、韩语移动动词语法化动因

语法化动因顾名思义指的是各种促成语法化的原因和条件。语法化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韩语移动动词语法化的动因。

(一)语法化是人的认知心理的外在反映

(二)语法化是语言高频率重复和惯用化的历史层积

(三)语法化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调整变化的发展趋向

(四)语法化是语用因素的影响结果

五、结束语

语法化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比较盛行。人们对语法结构的认识,不仅体现了语言本身的内在变化规律,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语言的认知变化情况。本文从人的认知心理、语言高频率使用和惯用化、语法结构内部调整、语用因素影响四个方面探析了韩语移动动词语法化的形成动因。这些造成语法化的多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语法化的进程。笔者希望借由本文的讨论,可以为韩语移动动词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让学生了解语言变化的规律,对语法有更充分和恰当的理解,进而激发学习动机,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韩语。同时也希望能够为今后的韩语语言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视角。

猜你喜欢

实词韩语动因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谁说我们学韩语只是为了追“欧巴”?
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在韩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因与对策探讨
浅谈韩国语的语言特点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解码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动因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