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探寻

2021-04-23华景天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物理素养实验

华景天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胡坑中学 福建龙岩 364111)

物理是初中学习中最基础的学科,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宇宙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需要结合核心素养来让教师为学生建立合适的物理知识体系,并帮助更多的学生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本文重点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

(一)运用实验验证问题

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可以借助实验来论证相关的问题。借助实验试剂是一个论证学习过程的阶段。诸多学生更可以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和验证问题,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由此,很多学生也是带着疑问去探究问题的,最终才学会了辩证思维。

例如,在学习与气体压强有关的知识时,教师需要向每一位学生普及气体压强方面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刚开始时是对气体压强没有直接的概念的。此时,教师可以先在易拉罐中注入一定的水,并将其放置在酒精灯下方来加热,如果罐口真的出现白雾,则需要在第一时间撤掉酒精灯[2]。后续易拉罐在直接冷却时也会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所压扁。这样一个简单易懂的实验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大气压强所为何物,其中也蕴含着一种结合物理实验思考物理问题的重要能力。

所有的物理知识其实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载体。本质上就是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和分析,从而使得内部的思维活动变得更加活跃。更多的学生在学习一系列合适的物理方法之后就可以领略内部的物理思想,这些无形中的经历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将物理知识和生活有效地结合

物理其实饱含着很多生活中的知识,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通过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知识来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并解析引发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例如,可以运用探究实验来设计对应的实验,最终将实验的结果和生活中的现象相互结合。其实,将实验知识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拉近物理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最终形成完整的思考过程。物理学的好的学生,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以提升[3]。

例如,学生在学习《杠杆》这一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来有效地设计实验。先设计一个可以将物资从山下往山上运送的机械类装置,之后教师再将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集合在一起来研究机械装置,重点是为了能够设计合适的终点和途径的障碍,让每个小组的队员都能够挑选一种出来设计和验证,最终再让同学进行思考评价之后选择最合理的设计路径。

(三)运用物理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

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如果可以在分析目标之后就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在内,只需要简单地借助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身的物理核心素养[4]。

在实际进行“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教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延伸。图1 就显示了某物理实验的电路。学生可以根据这个实验原理图去明白其中的原理,并判断小灯泡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后续更需要配合哪些测量的方式?因此,必要时需要运用转换思想、控制变量思想和其他方法来研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后续更需要找出“如果提供的是滑动变阻器和单刀开关,该如何测量”“如果电压表坏了,具体情况又如何”这样发散性的问题。

图1 实验电路原理图

“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这个问题内部的内容变化多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目标来进行分级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绝对可以独立尝试各种方法来研究问题,这将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推动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工具,实际也能够让信息技术以及教学内容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自然也就使得物理学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直观,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现代的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

例如,同样在学习与物体惯性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惯性定律”,之后再运用多媒体来模仿物体惯性的表现形式[5]。学生结合多媒体中乘公交车的场景会和自己生活中的场景相互联系,学生自己就会慢慢总结出“惯性定律”,后续对惯性定律理解的内容会更加深刻。

后来,学生也可以在思考和反复讨论的过程中找出惯性定律,最后总结出惯性其实就是物体需要保留其原始运动状态的一个过程。这样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并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内部的奥秘,学生自身就会有更加浓厚的科学精神。

多媒体本身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听力和思维效果。当然,多媒体技术融合教学课堂,可以呈现更多的抽象概念或者理论知识,并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视觉效果和思维效果。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备课制作课件时,要注意不能太在意外形效果,并追求大量的教学内容。如果课件中引用过多的动画,窗口重叠,自然会使得内部的内容显得过于杂乱。

(五)紧扣现代生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新课标的内容中,初中物理课应该更多地和生产以及生活实际相互联系,并让学生将现代生活和初中物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为的是最后能够关注技术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作为一名初中的物理教师更应该让每个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并有效地把握物理和生活交集点,才能探寻出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此外,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应该将所学习的内容和实际问题相互联系,最终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样是在学习了“能源和未来发展”这个环节之后,教师可以在之后安排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并让学生调查家庭生活能源利用的现状。学生自然也就能够在家长的配合下对家庭能源结构、节能措施和其他诸多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才能够指出合适的改进意见。

以上这样的案例是将初中物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热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让物理知识更好地实现迁移,最终也就体现了物理学科所代表的“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并提升学生自身的责任感。

(六)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拓展初中物理知识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它其实指的也是人们对待外界事物的一种态度。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让物理知识更好地满足自身内在的需求和意向,他们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就能够变得更加浓厚。此时,课外物理活动确实有着前所未有的优势。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目前,多数初中物理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学讨论、制作模型和观看实验来更好地理解初中的物理知识,一方面更好地培养了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另外一方面更能够开阔自身的眼界,让他们学习新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这些活动所发挥的价值其实并不是通过简单地做课堂上几道题就可以得到的。

从实践看,物理课外活动也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并更好地提升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作为物理教师一定要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多数课外活动就是希望能够借助创设的情境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更好地激发自身的认知思维,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构想和反思。利用独特的课外物理知识来探究活动,自然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科目是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将核心素养更好地植入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在转变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自身教学的主体为基础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向前成长。

猜你喜欢

物理素养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