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协同育人路径管理研究
——评《跨界·融合·协同——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路径与实践》
2021-04-23赵红璐
书名:跨界·融合·协同——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路径与实践
作者:温和瑞
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5-2018-7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定价:50.00元
在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为核心和推进高校协同育人路径管理非常关键。高校作为现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其深刻体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能够将思想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效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教育质量的显著增强。尤其对于英语专业这类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而言,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和加强协同育人路径管理极为关键。
由温和瑞等人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发行的《跨界·融合·协同——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路径与实践》,是一部高校工程教育实践研究图书。全书共六章,主要阐述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地方高校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转型、新工科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时代的工程教育改革以及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实践与成效等内容。该书在结合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历程和现代高校教育环境的基础上,将江西理工大学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发展情况作为参考实例,全方位总结出部分地方高校在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下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有效发展路径,对新时期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教育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协同育人路径基本概述
协同育人是国家为培养优秀的大学生人才,提高教学培养质量,推动生产教育融合及校企合作的产学合作项目,协同育人理念强调:高校应该以立德树人为基础,强调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通合作,从而有效提高现代教育水平和学生的综合发现能力,全面实现育人工作的完成。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协同育人工作理念也被更多地落实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对时代发展与社会形式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提出的全新要求,协同育人项目的有效应用可以促进各个育人主体之间的良好协作以及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使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得到真正落实。
协同育人路径发展现状
首先,部分高校师生尚未意识到协同育人路径的重要性价值,仍旧遵循着传统教育思想理念,专业课程与思想教育各行其是、相互配合性不强,不利于现代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以英语专业为例,教师过于注重英语语法知识基础和理论教学,缺乏英语技能实践教学以及相关思想教育,使得学生掌握大量英语语言知识却不懂得正确、合理地运用,以致于影响到英语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其次,大多数高校协同育人路径管理不够合理,各个管理部门分工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工作协调困难、相互推脱责任、工作效率低下及工作难以落实等诸多不合理问题的产生,长此以往会造成高校协同育人工作逐渐流于形式化,起不到有效的协同育人作用。最后,高校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且部分规制可行性不大,没有切实考虑到学校教育发展和教学理念的实际情况,使得高校协同育人工作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合理性,在实际工作开展实践过程中易于引发各项问题,以致于对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造成影响。
协同育人路径管理策略
一是强化协同育人理念。高校全体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协同育人重要作用价值,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观念,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全方位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例如,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教育模式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使他们在掌握英语知识基础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应用技能,正确认识英语专业教育发展。
二是合理进行协同育人路径管理。高校应该构建合理的协同育人路径管理工作章程并保障其有效落实,进而对每项工作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制度,以保障高校协同育人工作在面对各种问题时都能够有效解决并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
三是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高校应该基于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和主体思想,制定出条理清晰、责任明确和可行性高的协同育人规章制度,为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开放、良好的发现环境。同时可实行一定的奖惩评价机制,以激励高校教师对育人工作的热情和重视,有效推动高校协同育人工作的长效运行,为高校持续培养优质人才提供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