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与管理研究
——评《当代体育教学管理研究》

2021-04-23江秋寒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体育课程

书名:《当代体育教学管理研究》

作者:赵琼,马健勋,叶晓阳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3101-6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定价:56元

随着全民健身、体质健康等科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体育科学教学地位得到显著提升,高校也更加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创新探索。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计算机互联网理论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渗透和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面临着多重挑战,需要坚持实事求是,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的同时,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当代体育教学管理研究》以进一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水平为宗旨,切实研究、分析、探讨了当前时期体育教学管理理论指导方法和手段。该书着眼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新潮流:学分制、选课制,在简要阐述其发展史及基础概述的基础上,针对学分制和选课制在中小学校园推广的优劣性进行客观、细致分析;同时,该书还就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应具备的几种科学观念进行深入探析,即教学目的观念、学生主体观念、教学能效性管理观念、教学科学设计观念、课堂教学及质量观念等。

虽然相较于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模式、理念创新,大众对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关注度并不高,但教学管理其实是新时代体育运动健康教学实践中不可剥离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工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结合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及教学管理发展趋势,并参考《当代体育教学管理研究》,可以明确,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创新需要从两个层面考虑:(1)体质运动健康教育教学本身功能特征;(2)作为体育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新时期高校体质运动健康教育教学旨在通过科学、合理、适当的运动健身理念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运动学习、训练,达到提升学生体能素质,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健身的认识和理解,磨炼学生意志力,为培养学生健全、正确、科学的人格提供实践路径。因而在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创新探索中充分保留体育课程教学功能特征十分必要。新时期计算机网络媒体、平台发展迅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数据的手段和渠道,学生对体育健康教育教学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从本质上来说,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其实是与其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相一致的,同时也是由学生本身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顺应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这一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无疑就是在为高等教育“提质”以及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提供更多实践路径。此外,在体育课程设计创新原则方面,在体现体育运动健身市场化发展需求的同时,还需要与教学管理工作过程相适应,积极构建开放性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提升体育教学与时代发展、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前沿发展的匹配度。新时期体育教学管理创新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维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摒弃以往仅以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生学习成效的考评方法,建立考核学生在整个体育课程学习阶段中多方面素养的多维考核评价体系,细化体育成绩考核指标,并根据学生学习成效、多方面反馈等因素切实完善。

第二,信息化技术引领体育教学管理创新。区块链技术具有信息数据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可溯源等多重优势,高校可以利用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构建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体系,提升教学管理公信力,强化学生对体质健康运动学习、训练的认同感。

第三,明确目标、简化流程。鉴于在教学管理中充分考量体育课程功能特征、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必然性,高校应以学生就业需求、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为重要参考,在体育教学目的设计方面,结合篮球、接力赛等运动项目的“游戏性质”,注重学生在学习、训练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克服困难的进取精神、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体育课程教学全局发展,简化教学管理流程,优化体育教学管理资源配置,提升教学管理能效。

第四,注重体育教学方案设计创新、过程控制管理。高校和体育教师要高度明确学生群体具有多样化学习需求,学生个体对体育健身运动的差异化需求应当得到充分重视和尊重。在体育课程教学方案设计中,要科学把握运动教学方法和训练模式、难度、时长,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训练活动中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效并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纠正错误动作和训练方法。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体育课程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