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理研所建立初期的改革及其影响

2021-04-23于童朱慧涓

科学文化评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于童 朱慧涓

摘 要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17年,由于建立初期遭遇了困境,它在20世纪20年代初进行了两方面的改革——研究所制度的改革和研究成果的工业化改革。这两项改革将理研所从发展困境中解脱出来,也为理研所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通过讨论理研所的改革情况,从改革前困境、改革措施和成果等三个方面分别梳理了改革过程,并以案例分析,总结这两项改革对理研所带来的影响,认为理研所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这次改革,既提升了理研所的研究实力,也促进了理研所研究成果向工业产品的转化,出现了类似于现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以产养研,以研促产”的模式。这对后来日本科学与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理化学研究所 主任研究员制度 工业化改革 产学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 N09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21-11-20

作者简介:于童,1997年生,北京房山人,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科学技术史硕士,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史;朱慧涓(通讯作者),1985年生,江西抚州人,理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科学编史学、近现代物理学史。Email: jualienn@163.com。

基金项目:首都师范大学-德国马普学会合作项目;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四五”规划重大突破项目。

一 引言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理研所”)成立于1917年,是国际上享誉盛名的一所研究机构。成立理研所的原因是日本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欧发达国家,急需建立一所独立的研究机构提升科研实力。但是理研所在建立初期发展并不顺利,遭遇了制度与财政上的双重困境。这种困境迫使理研所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进行改革。理研所成功实施了研究所制度改革和工业化改革,消除了困境。

理研所的改革对理研所自身乃至日本科学和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国内关于理研所的介绍很多,但是对这一改革的关注很少。本文基于大量日文原始材料和文献,梳理理研所改革的具体过程,分析它带来的具体影响。实际上,理研所在这次改革后也形成了类似于现代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今天,日本理研所的改革对中国产学研合作带来了一些启发。

二 理研所成立初期概况

理研所是日本近代成立的第一所国立研究所。在此之前,日本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活动主要集中于各所帝国大学,包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东北大学。按照日本政府于1886年颁布的《帝国大学令》的第一条“帝国大学的宗旨是教授对国家至关重要的艺术和科学,并在未知的领域进行研究”[1],这些帝国大学应该是集教学与研究于一体的学术单位。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日本帝国大学本質上是一个培训官僚的机构,而不是一个完善的研究机构,教学在这些帝国大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研究则被放在了较为次要的位置。单从研究经费一项可以看出,政府主要对各所帝国大学在教学上的费用进行资助,在大学各项支出预算里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研究经费。以东京大学为例,在19世纪末物理系当时每年只有大约5000日元的经费,但绝大部分都用于购置教学所需的仪器、化学品和书籍,留给研究的经费少之又少。帝国大学的研究环境不容乐观。而此时的欧洲等地早已经成立大型国立研究所,进行基础研究,比如德国的帝国技术物理研究所(Physikalisch Technische Reichsanstalt)和英国的国家物理实验室(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就连科学发展水平落后于欧洲的美国,在1901年也成立了国家标准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20世纪初,美国由工商业赞助的基础研究实验室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此种情形下,日本国内对于建立一个大型国立研究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曾在美国留学的高峰让吉(1854—1922)博士就是众多呼声中的一个,他在1913年提出:“今后的世界将进入理化学工业时代。日本如果也要利用理化学工业兴国的话,就有必要设立基础的纯正理化学研究所。”理化学研究所. 理化学研究所の誕生と軌跡. (2005)[2021-09-01]. https://www.riken.jp/medialibrary/riken/pr/publications/riken88/riken88-1-1-1.pdf.他提议在日本国内仿照德国威廉皇帝学会建立一所研究机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的工业原料进口经常受限,这样的一个研究机构就显得更加迫在眉睫了。1914年日本农商务省组成了化学工业调查会,该组织陆续向政府提出了应发展最新工业、资助煤焦油蒸馏和精炼等。同时,提出了为了振兴化学工业,应该建立大型研究所的建议。但由于单凭化学一个学科范围太小,有人建议设立涵盖化学和物理学两方面的研究所。在这个背景下,日本成立了专门的筹备委员会,并于1915年制定了《设立理化学研究所的有关草案》([2],pp.19—20)。在得到多方的支持后,理研所最终于1917年3月20日正式在东京成立。此时正值明治维新50年后,是日本科学技术近代化的黎明时期。

理研所建立之前计划募集三方的资金,包括皇室许诺资助100万日元,政府资助200万日元,以及来自工业界的私人捐款500万日元。由于早期的理研所是靠日本皇室和工商业界的财团捐款而建成的,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财团理研时期。直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理研所被盟军驻日司令部认定为垄断财阀而要求解体重组时,财团理研时期才宣告结束。

理研所的首任所长是担任过京都帝国大学总长的菊池大麓(1855—1917),于1917年6月上任。上任后,他立即成立了一个7人筹备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所的建筑施工、设备购买等事项。理研所成立的目的是“谋求产业的发展,进行纯正的物理学和化学研究,同时也进行应用研究。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凡是以理化为基础的产业,在人口稠密、工业原料及其他物资稀少的日本,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到稳固的发展,只能依靠学问的力量来谋求产业的发展,以求国运的发展”理化学研究所.「科学主義工業」と「理研コンツェルン」の形成. (2005)[2021-09-01]. https://www.riken.jp/medialibrary/riken/pr/publications/riken88/riken88-1-2.pdf.。研究所初期仅设立物理和化学两个学部,分别由长冈半太郎(1865—1950)和池田菊苗(1864—1936)担任部长。此外,物理学部有两名研究员,化学学部有四名研究员。

但是,理研所发展初期并不顺利。人事方面,菊池在就任不到5个月时突然去世,第二任所长古市公威(1854—1934)也于1921年9月以健康问题为由辞职。成立之初领导人频繁更迭不利于理研所的发展。资金方面,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在理研所成立之初曾承诺向理研所捐款的各大财团都出现了财政问题,理研所实际收到的捐款数额远小于当初承诺的数额,这使得理研所自身也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理研所紧急寻求良策以改变当前困境,很快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在很短的时间内,理研所进行了两项改革理化学研究所. 理化学研究所の誕生と軌跡. (2005)[2021-09-01]. https://www.riken.jp/medialibrary/riken/pr/publications/riken88/riken88-1-1-1.pdf.。

三 改革之一:设立主任研究员制度

1.改革前的情况

理研所成立最初只有物理和化学两个学部,一共不到10名研究人员。研究所规模太小对于一个研究所的发展而言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障碍,理研所也一直想广招人才。当时研究人员大多聚集于帝国大学,可是想把他们招揽过来还是比较困难的。理研所建立时间不长,且以学科来组织研究,这在制度管理上也没有什么新意,和老牌帝国大学相比并无优势。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日本学术界当时秉承严格的师承传统,学生在研究上追随自己的老师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毕业后也往往选择在大学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吸引不了优秀人才,意味着研究所规模无法扩大,这也是理研所早期面临的诸多困境之一。

同时,学部制也给理研所的发展带来了问题。即便只有两个学部,它们也常常处于竞争和对立的状态。而随着财务紧张问题的出现,两个学部的矛盾更加突显,它们为了争取更多的预算而吵得不可开交,物理学部部长长冈半太郎就经常因为化学学部的开支太大而大发雷霆理研の歴史①(理研誕生~大河内正敏、第三代理事長就任). (2005)[2021-09-01]. https://www.riken.jp/medialibrary/riken/pr/videos/video_test/profile/riken-ouj_history1.pdf.。这种对立状态也影响了两个学部间的交流,不利于研究的开展。

2.改革的主要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理研所进行的第一项改革就是研究制度的改革。这项改革确立了一种以主任研究员为核心的研究室制度。改革有两项措施。第一项措施就是将原来物理、化学两个学部进行重组,将部长和其他有能力的研究员任命为主任研究员。每位主任研究员单独领导一个研究室,以人员进行划分取代了原来的以学科进行划分。这种新的划分方式不仅缓解了理研所内部紧张的对立情绪,也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更加利于交叉學科的研究。

制度改革的第二项措施就是为大学教授提供兼职主任研究员的职务,这是为了吸引那些在帝国大学任职的研究人员。获聘后的教授不仅享受主任研究员的所有待遇,而且他们在大学的研究也会受到理研所的资助。而理研所通过这项措施,可以解决人员不足的窘境,扩大研究所规模。

这项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权力下放给了科研人员。主任研究员可以自主决定研究室成员的聘任、课题的选择和资金的使用,而兼任主任研究员的大学教授也拥有同等的待遇,享有很高的自主权。这种权力的下放让主任研究员能在大学中直接招募合适的研究员,提升科研效率的同时也迅速扩大了理研所的人员规模。另外,对于年轻的主任研究员来说,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得以摆脱日本森严的学术等级,不再受到前辈教授的限制,有机会设立更多学科前沿的课题。

3.改革成效

改革的成效显而易见。在改革实施后,理研所的研究规模迅速扩大,成立了长冈研、池田研、铃木研、本多研等14个研究室研究室の系統図. (2005)[2021-09-01]. https://www.riken.jp/medialibrary/riken/pr/publications/riken88/info-12.pdf.。并且从1917—1948年,理研所一直在不遗余力从各地物色佼佼者担任主任研究员,在这期间就任过主任研究员的人数达到57人理化学研究所.理化学研究所の誕生と軌跡. (2005)[2021-09-01]. https://www.riken.jp/medialibrary/riken/pr/publications/riken88/riken88-1-1-1.pdf.,并且大学教授兼职主任研究员的比例是逐年递增的,他们遍布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等主要帝国大学里。各研究室也并无规模限制,研究员、助理以及研究生的人数完全由主任研究员决定,因此各研究室也能够根据研究方向自由地组建研究队伍。相较于有严格人员限制的大学,理研所打破了这一束缚,让人才能够流通起来,在更大空间施展所长。

在研究成果方面,理研所也迅速赶超各所帝国大学。在注重实用型研究传统的日本,理研所依靠更合适的研究制度取得了诸如活塞环、感光纸、维生素等多项可应用于生产的实用型技术。改革实施的五年后,理研所取得的专利在日本国内的有143项,在外国的有34项。到“二战”结束前更是达到了897项享有知识产权的专利、217项实用型专利、154项外国专利理化学研究所.科学主義工業」と「理研コンツェルン」の形成. (2005)[2021-09-01]. https://www.riken.jp/medialibrary/riken/pr/publications/riken88/riken88-1-2.pdf.。

除了实用型研究,早期日本并不重视的纯理论研究也在理研所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仁科芳雄(1890—1951)领导的研究室所取得的成果。在早期日本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物理的发展远超理论物理的发展,资深的大学教授几乎都是从事实验物理研究的,他们的学生也都从事实验方面的工作,因此,日本早期理论物理的发展十分缓慢。即使到了量子理论在欧洲已经被普遍接受的时候,日本国内也仅有少数几个留欧的学者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理研所设立了主任研究员后,改变了这一状况。仁科芳雄曾在玻尔(1885—1962)的实验室工作过,回国后成为理研所的主任研究员,是当时理研所中为数不多的接触过量子理论的主任研究员。仁科研究室率先在日本开创了量子力学、宇宙射线、核物理和放射性生物学等研究领域([3],p.73),开启了日本理论物理学的新纪元。并且,自主人事权允许仁科芳雄将汤川秀树(1907—1981)、朝永振一郎(1906—1979)等人招至研究室,继续从事他们所擅长的理论物理研究,这为后来介子理论和重整化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这次改革还打破了日本学术界严格的等级制度,为理研所带来了自由的学术氛围。不仅主任研究员拥有很高的自主权,普通的研究员也可以提出研究想法,大多数主任研究员并不限制研究室成员的研究课题。老师的绝对权威在理研所已经不复存在,甚至在理研所的讲座中出现了学生当场站起来质疑教授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当时日本其它的科研部门里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另外,由于取消了部制,之前物理学部和化学学部严重对立的情况就消失了。各研究室直接的合作变得密切起来。还以仁科芳雄研究室为例,其研究室继承了哥本哈根精神,制定了同时开展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研究方针,并采取共同研究的方法加快研究进度。这种共同研究不仅指仁科研究室内部的理论小组与实验小组之间的合作,也包括他们与理研所其他研究室的合作([4],pp.85—89)。日本的第一个原子核实验室正是在仁科芳雄和西川研究室的密切合作下建立起来的。而其中主要的仪器——回旋加速器——在建成后帮助理研所从事生物学研究的同行们进行了中子束对动物的影响的研究[5]。

改革后的理研所在人事管理上也变得人性化。理研所没有考勤制度,也未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即使研究员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做出成果,也不会立刻遭到解雇或降薪。除研究外,理研所并不对研究员附加任何形式的义务或规定,也没有冗杂的会议。这样宽松的环境不仅让很多初来乍到的年轻人都有着很高的工作热情,也没有让资深的研究员懈怠下来,相反,还促进了研究的开展,就像朝永振一郎在回忆录中写到的那样:“大家当时都在想:搞点研究吧,什么都不付出还按时领工资,也没有规定上班时间,良心上过不去。”([6],p.149)

这项制度改革为理研所未来产出大量优秀的科研成果提供了保障,同时,这一改革奠定了理研所的研究模式,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理研所又被迫进行了多项改革,主任研究员制度还是一直被沿用下来,并且被新的管理者不断完善,发展出了大学连携制度等多项促进学术研究的制度理化学研究所. 連携大学院制度~知の融合で創造力ある人材育成. (2005) [2021-09-01]. https://www.riken.jp/medialibrary/riken/pr/publications/riken88/riken88-3-2.pdf.。

四 改革之二:“科学主义工业”改革

1.改革前的情况

除了合适的制度,充足的资金保障也是科研必不可少的条件。理研所成立之初的主要资金都来自于日本工业界的捐款。早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接近尾声,科学与工业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7],p.282)。一些工业界人士逐渐认识到工业依赖于科学研究,除非有新的研究产生新的科学成果,否则工业发展必然会放慢甚至停止。

但日本对这一点的认识要稍晚一些。日本早期通过模仿欧美的发展模式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日本资本主义走向前了所未有的繁荣,日本制造商在“一战”期间夺回了以前由西方资本主导的国内市场。不仅如此,饱受战争蹂躏的欧洲国家,以及中国和印度的市场也都向日本商品开放。由于生产无法跟上消费的步伐,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日本的资本家在不改进技术的情况下就能赚取丰厚的利润,因此“一战”时期他们对改进技术丝毫没有兴趣。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日本工业界得天独厚的条件就不存在了。曾经一度从日本等亚洲市场消失的西方商品又如潮水般涌入,因为它们具有较高标准的技术优势,日本的劣质产品根本无法与之竞争,这造成了制造企业接二连三地破产了[1]。过于依赖欧洲的日本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矛盾浮出水面,日本技术的弱点变得显而易见,根本无法与外国垄断资本主义相竞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认识到如果国家想积累巨大的财富,就必须超越原来的模仿阶段,将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工业界开始对提升本国科技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产生了强烈的需求。

另一方面,工业界的危机也严重影响到了理研所的运作。理研所最初计劃募集资金800万日元,建筑成本预计将消耗约100万日元,剩下700万日元将作为理研所的运营经费,预计每年40万日元的利息收入可以维持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然而,由于战后经济萧条,理研所从工业界实际收到的资金还不到承诺数额的一半,直到1922年,也只收到了略高于300万日元的资金[8]。

更糟糕的是,建造和运营的支出大大超过了委员会的预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建造理研所的花费几乎是最初估计的三倍,约合300万日元。除去建设成本,剩余的投资额只剩下250万日元,按照原计划用利息作为研究所运营资本,那么每年仅有15万日元用于维持理研所的运营。但是,用于实验的化学品和其他材料的成本上升,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涨带来人员工资的上涨,理研所每年的运营费用由最开始预计的40万日元上涨到了100万日元[1]。尽管理研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总资本也将在十年内耗尽,理研所不得不放弃通过每年投资所得的利息来维持运作的计划,转而寻找自给自足的手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理研所提出“科学主义工业”改革,试图在挽救自身财政危机的同时,提升日本国内的工业生产水平。

2.改革的措施

这项改革的主要宗旨是将理研所的研究成果尽快应用于工业生产,进而产生经济效益。为此,理研所转变了研究方针,打破了成立之初以物理学和化学研究为主的限制,转为“研究纯正物理学、纯正化学。同时,推进医学、农学、工程的应用研究”理化学研究所.科学主義工業」と「理研コンツェルン」の形成. (2005)[2021-09-01]. https://www.riken.jp/medialibrary/riken/pr/publications/riken88/riken88-1-2.pdf.。研究人员在基础研究之余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工业化试验,以确保研究成果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改革的最初计划是将理研所的研究成果投放到日本工业界的各个企业中,理研所将研究专利授权给各个企业,由企业来实施生产,但是由于日本很多企业的产品标准仍向欧美看齐,理研所的研究成果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这些企业所采纳,而且工业生产与销售中各环节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能更有效地促进研究成果向工业产品转化,理研所逐渐走上了自己创办企业的道路,并且提出为每一个产业建立一个独立的公司。理化学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理化学興業(株),以下简称“理化学兴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这个公司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负责将理研所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第二,负责理研所及其下属工厂的产品销售;第三,作为理研所将研究成果向日本工商业界转让或授权的中介。除了帮助进行成果转化和产品销售外,理化学兴业也进行对外投资。如今在日本产学研一体化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技术转移机构(Technology Licensing Organization)源流就是理化学兴业。

3.改革的效果

“科学主义工业”改革为理研所的部分科研成果提供了更大的开发空间,使它们能迅速实现工业化生产。这些科研成果大多在市场上反响很好,为理研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甚至有一部分提升了日本的工业技术,推动了日本相关产业的发展。

3.1 经济效益良好的产品:合成清酒与维生素A

改革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理研所有了多项盈利的产品。最早获利的产品是理化学兴业负责的人工合成的清酒。清酒是由大米酿造而成的,因此,如果大米不足的话,清酒的生产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20世纪初,随着人口的增加,日本米价不断上涨,酿造清酒的成本也随之大幅上涨。理研所铃木研究室开始研究用大米以外的东西制造清酒。最初他们向淀粉中加入几种氨基酸进行发酵,随后加入酒精和调味剂。但是,得到的成品试饮效果很差。随后,他们转向研究清酒的主要成分,发现决定合成酒开发成功与否的主要原材料是琥珀酸,进而开始了琥珀酸的人工合成并最终取得了成功。此外,研究室的成员还开辟了乳酸、甜味成分等的低价合成方法。试制成功后,理研所立刻与大和酿造株式会社签订了生产合同。但是,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中,大和酿造的工厂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产品出现了断供。对此,理化学兴业一成立后就在理研所内部建厂生产,并设立了品牌进行销售,同时也将技术专利对外授权以收取专利费。到了1943年共有47家企业、52家工厂生产合成酒,年生产量达到76,4000石,其中20万石是在海外进行的生产理化学研究所.科学主義工業」と「理研コンツェルン」の形成. (2005)[2021-09-01]. https://www.riken.jp/medialibrary/riken/pr/publications/riken88/riken88-1-2.pdf.。

有了理化学兴业的辅助,“科学主义工业”改革很快解决了理研所的财政危机。在早期理研所的诸多研究中,维生素A的生产是最具有经济效益的。早期科学家研究发现鳕鱼的肝脏中含有大量维生素A,但是这种物质极不稳定,不仅很快会坏掉,还极不容易提取。理研所的研究者将鳕鱼肝油在氢氧化钾的酒精溶液中进行皂化,将油脂作为肥皂成分取出,再加上氯化钙置换成钙皂,创造出了新的提取方法。研究人员对该技术不断改进,利用在真空中蒸馏结晶的方法成功获得了纯粹的维生素A。以这项研究为基础,理化学兴业创办了理研维生素株式会社,利用胶囊技术开始批量生产维生素A。产品上市后很快就进入了供不应求的阶段,利润最高的一年达到了30万日元,是当年理研所研究预算的一半。这一技术的发明者在1922—1930年期间收到了不少于48万日元的专利报酬。

技术研究用于生产,在市场上大获成功,拥有了充足资金的理研所又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究当中。对于这些研究经费的使用,理研所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原先繁琐的报销流程,小物件仅需一张发票就能直接报销。各研究室因为研究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赤字,理研所会自动填补上,出现黑字也不会影响下一年的预算([6],p.145)。但是理研所也没有因此而忽视那些无法盈利的研究。例如仁科芳雄的研究室做纯理论的研究,无法给理研所带来任何收益,相反还经常出现预算不足的情况,而每年年底理研所都会把这些研究室的财政自动补上,继续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充足的资金和宽松的政策为这些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3.2 提升工业技术的产品:改进的活塞環

除了有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产品,理研所的研究也为日本工业界的技术水平带来了提升。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改进的活塞环加工技术。活塞环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受到当时机械的精度等问题影响,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的压力分布不均,气体泄漏、摩擦阻力过大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改善。不仅如此,由于摩擦造成的损耗,当时的发动机还有着效率差、寿命短、维护困难等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理研所的海老原敬吉尝试改进活塞环的加工技术。海老原早期在理研所从事偏心环、气密性和材料等课题的研究,从他的实验情况来看,这些研究都得到了大量的资金支持[9—11],为他能成功改进活塞环的加工技术奠定了基础。

为了能了解活塞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压力分布情况,海老原敬吉首先改进了当时的压力测量方法。他寻找到了合适的晶体作为电介质,利用其压电效应,制作出了能高效检测出活塞环压力分布的测量仪器。他用这个仪器测试了当时普遍采用的活塞环,并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开始改进活塞环的制造工艺[12]。

海老原还在早期对金属材料锻造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活塞环的制作材料,他在活塞环内外表面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其内表面采用较为坚硬的材料,保证了即使活塞环的环壁比较薄,也能使其具有较强的强度。与之相反,外表面直接摩擦气缸内壁的部分是相对柔软的材料,在保证气密性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活塞与气缸内壁的摩擦。

在制造方法上,海老原发明了是一种名为“钉扎加工法”的加工方法,即将材料的铸件粗加工成环状后,形成切口,用销固定,加工环的外围。当销被移除时,气缸与内壁的附着程度增加,并且这样的活塞环可以向外施加均匀的压力。这种方法有多个优点:首先,当发动机工作时,这种活塞环不会使气缸内燃烧产生的膨胀气体外泄,减少了能量损失;其次,新的加工方法适用范围广,不论是飞机、汽车还是小型内燃机中的活塞环,也不论是何种材料的活塞环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加工。普适性让这种方法更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经测试,改进后的活塞环相比当时市场上常见的几款欧美国家生产的活塞环无论是在性能还是寿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12]。

3.3 产业化的成效

随着改革的深入,理研所旗下盈利的企业越来越多,理研所研究的青霉素、感光纸、低压造氧装置等产品的制造技术陆续被企业化,在高峰时期,理研所旗下的企业有63家,工厂更是多达121家。理研所的整体收支情况从1935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图1)。

在不断的整合、调整下,各公司也逐渐发展壮大。以活塞环技术为例,1927年理化学兴业出资300万日元成立了理化工业(Rikagaku Kogyo)。该公司于1929年开始试制并销售活塞环,试制的产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销量后,它在东京建设了一条从锻造到加工的生产线,开始正式生产汽车和飞机用的活塞环。1932年为了加大生产规模在新泻县建立了柏崎工厂。1934年在理研所“一个产业,一个公司”的思想下,柏崎工厂从理化学兴业中分离,以160万的资本成立了理研活塞环公司。随着需求的增加,成立半年后资本增加到了600万日元,还加设了两座工厂。1935年,美国福特认可该产品的性能,并与理研活塞环公司签下了大量订单。

到了1938年,理研活塞环公司与理研特种钢公司合并成立了理研重工业公司。除了活塞环,该公司还生产各种机械、测量仪器、特种钢和工具,其资本达到了3000万。1939年为了专门制造汽车和飞机发动机的活塞环,该公司在盛山县加盖了一座工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理研重工业公司又和理研所旗下多家公司合并,改名为理研工业公司。该公司共有26家工厂,资本额度达到了7000万元。

五 结语

合适的研究制度与充足的资金是一个研究所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理研所从最开始只有几名研究员、随时面临破产风险的小研究所,发展到拥有数十个研究室,年收入上百万日元的一流科研机构,这个过程与理研所的这两项改革是密不可分的。

主任研究员制度让各个研究室处于平等的地位,解决了学部对立的问题,促进了学术交流。向各所帝国大学招聘兼职主任研究员并且给所有的主任研究员极大的自主权,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他们源源不断地涌入理研所,迅速扩大了理研所的研究规模。此外,各主任研究员地位平等的理念营造出了理研所轻松自由的科研氛围。相比于各所帝国大学里受到学术阶级限制的学生们,在这里年轻的研究员有更大的發挥空间。

在新的制度下,理研所的科研效率大大提高,进而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又为工业化改革提供了基础。工业化改革又加速了这些成果转向工业生产,在带动国内工业水平提高的同时又得到了丰厚的利润。而产生的这些利润又能为新的科研项目提供资金保障。这两项改革最终形成了科研向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而工业生产向科研提供资金支持的良性循环,这类似于现在产学研中“以产养研,以研促产”的模式。这种“研”“产”循环的模式对当今科研机构和企业也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K. Itakura and E.. Yagi. Science and Society in Modern Japan: Selected Historical Sources[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74. 12.

[2] (日)科学技术政策史研究会编著. 日本科学技术政策史. [M]. 邱华盛等译.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9—20.

[3] Dong Won Kim. Yoshio Nishina∶Father of Modern Physics in Japan[M].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7. 73.

[4] 唐永亮. 仁科芳雄及仁科研究室传统[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12): 85—89.

[5] Hiromichi KAMITSUBO. Accelerators in RIKENfrom 1910s to the present——(Part Three)[J]. Particle Accelerator Society of Japan, 2006, 3(1): 60—68.

[6] 朝永振一郎. 乐园—我的诺贝尔奖之路[M]. 孙英英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7] 刘兵, 鲍鸥, 游战洪, 杨舰. 新编科学技术史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82.

[8] 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For Japan[J]. Science, 1919, 49(1255): 294—295.

[9] 海老原敬吉. 鑄物の巣の成生に就いて[J]. 理化学研究所彙報, 1924, 3(3): 363.

[10] 大河内正敏, 海老原敬吉. 遠心鑄造に關する研究[J]. 理化学研究所彙報, 1925, 4(6): 709.

[11] 大河内正敏, 海老原敬吉. 氣密完全なる Stuffing Boxの研究[J]. 理化学研究所彙報, 1928, 7(12): 1202.

[12] 海老原敬吉, 大河内正敏. 理研Piston Ringと試験機[J]. 理化学研究所彙報, 1926, 5(6): 511—524.

The Reform and Its Influence of the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of Japan in the Early Stage of Establishment

YU Tong, ZHU Huijuan

Abstract:The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of Japan was founded in 1917.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its establishment, it carried out two reforms in the early 1920s which were the reform of the institute system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reform for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se two reforms freed the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from the predicament of development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its subsequent success. This paper gathers on the reform of the institute, combs the two reform processe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predicament before the reform, the reform measures and the results, and summarizes the impact of the two reforms on the institute with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reform of the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in the early 1920s not only enhanced the research strength of the institute, but also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s research results into industrial products,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mode of “supporting researches by industry, promoting production by researches” in the current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science and industry.

Keywords: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chief researcher system, industrialization reform,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猜你喜欢

产学研合作
大连市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培育研究
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产学研合作问题探究
浅谈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创新力的机制研究
瑞典“移动谷”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