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举措
2021-04-23马启健
【摘 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创设情境、重视阅读、关注过程、拓展思维的可行性教学举措。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举措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34-0230-02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是以“应用题练习”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一方式会让学生的思维受限,部分学生难以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生活,对生活中的问题束手无策。数学“教与学”的本质,虽是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但绝非只是让学生解决应用题。教师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在教学中关注与训练学生在各种情境之中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创设情境,让数学联系生活
目前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很少关注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与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而导致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并非是计算游戏,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寻其中的规律,让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以此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1]。
一方面,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因此情境的创设应当基于学情,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尤为重要。以人教版三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为例,有教师没有基于学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明做一道乘法计算题,错把一个因数29看成了26,得出的积比正确答案少了312,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学生初遇此题会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这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无益处。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能力,引入生活元素,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小明在统计全校的学生人数,每个班级的学生一样多,但小明在计算时错把29看成了26,得出的结果比正确的少了312人,全校共有多少学生?”这个问题中的元素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把陌生的試题融入熟悉的生活,学生也更容易理解题意并分析解答。
另一方面,情境的创设要将学生再次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解决当前的情境问题,更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相关知识。其实,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迫切想要利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将学生引入到实际生活情境之中,则能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以“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为例,笔者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岗亭、蜡烛等创设情境,作为课前导入内容。学习完相关知识后,笔者让学生计算导入环节中蜡烛的表面积、岗亭刷漆的面积等。从生活中取材作为课堂导入,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同的生活元素发挥了不同的作用,生活素材的价值得到凸显,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知识,生成了能力,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2 重视阅读,让问题清晰呈现
提及“阅读理解”,多数数学教师会认为这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并非是数学的教学内容。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科交叉、学科融合也都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试想,学生连问题都读不明白,不能理解题意,又何谈解题呢?数学有独特的符号与语言,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也经常会出现题目看不懂、理解方向偏、知其一不知其二等问题。很多学生与教师都归因于粗心马虎,其实这些是学生阅读能力不足所导致的。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属于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也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快速梳理清楚问题中的数量、逻辑等关系,让问题清晰呈现在学生脑海中[2]。
如题:“有一块靠着10米围墙的空地,老王想用栅栏围成一块长8米、宽5米的长方形菜地,想一想,画一画,怎样围最节省栅栏呢?”面对此题,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一面靠墙、长8米宽5米、长方形、最省。接着,要让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以此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当然,学生在学习之初,可以将题目中的关键词标注出来,快速弄清题目要求。质疑是创新的前提,更是学生深入思考的结果。由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与质疑,如“10米围墙”的已知条件是否多余?如果去掉会怎样?把数字10换成小于5、小于8大于5、大于8时,又会怎样?凡事多问“为什么”,就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以此更好地去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行阅读,以此总结数学规律,弄清内在的联系,并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有了以上的认识,学生就可以画出两种不同的方案,再计算每种情况所需要栅栏的长度,并在对比之中发现,因为围墙成为了长方形菜园的一条边,因此在长方形菜园周长一定的情况下,靠近围墙的边越长,所需栅栏的长度也就越短。
3 关注过程,让思维动态呈现
当前的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解”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学较为侧重其结果。但“解决”的内涵,不光有“解”,更是有“决”,并且“决”比“解”更为重要。“决”是学生针对问题的思考过程。由此,教师在教学之中,要侧重对学生识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此让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意识。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之中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之中,学生才能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吸收与内化新知识,并积极运用于解决生活问题。如在“圆锥体体积公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若直接给出相应的公式,学生也能够熟记与应用,但这是结果性的知识传输,学生并没有经历知识构建的思维过程,在具体的应用中也会受到局限,并不能够灵活去应用。由此,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准备同底同高的圆柱体与圆椎体、细沙等学具,让学生先行假设,猜想同底同高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关系,并利用学具动手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之中,要基于考情,注重传授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虽然注重应用题并非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但教师也不得不去关注学生对应用题答题方法的掌握情况,因为应用题解答是当前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当然,对于应用题解答方法的讲授,其侧重点并不是学生的解答结果是否正确,而是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笔者在教学之中,会要求学生在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尽量写清解题思路,而不光是列式子、得结果。这样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会动态呈现在试卷上,笔者就能够以此为依据,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4 拓展思维,让能力逐渐提高
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其能力才能够提升。然而当前数学教学多是以“超标”的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不可否认,当学生升入初中,学习了更多的知识后,再回过头看小学数学的问题,就会感觉很简单。但学生知识的学习与思维的发展,势必要遵循其自身的成長规律,一味向学生灌输过于抽象的知识和较难的题目,反而会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由此,在学生的思维拓展训练中,教师必须要遵循两项原则:一是思维训练的内容决不能超标。二是思维训练切忌急于求成,要逐层递进。
笔者在教学之中,就会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思维拓展训练。多数学生都具有思维定势,即以过去的经验去解决当前遇到的相似问题,它也常常困扰着学生,限制其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如在“混合运算”的学习中,部分学生面对“25÷5×5”的例题,会毫不犹豫地算出“1”这个错误答案。在他们眼中,5×5=25,正好与前面的“25”相同,由此忽略了混合运算的顺序,得出了错误答案。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会故意书写错误的算式,让学生挑毛病。如计算100−35+65时,笔者会简化为100−(35+65)=100-100=0,这样学生会通过错误,来反思自身的思维定势,以此让自身的思维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数学教学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特别是小学阶段。由此,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创设情境、重视阅读、关注过程、拓展思维,以此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颖.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J].新课程,2019(4).
[2]柏桦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J].南国博览,2019(4).
【作者简介】
马启健(1980~),男,福建龙岩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