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运用心理学方法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021-04-22王芳珍

成才之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学习兴趣

王芳珍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学逐渐被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知识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目前的教育心理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较多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等途径,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23.2;G4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0-0078-02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多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学,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语文成绩。下面简述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的重要性,并从几个方面对运用心理学方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一、语文教学运用心理学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渗透心理教学需要教师能将语文教育和心理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非常庞杂,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也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点,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心理学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和消极心理,还能解决学生在成长和日常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良好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诱导学生的积极情绪,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二、运用心理学方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关系着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是一个有思想的独立个体,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把学生物化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如此才能确保师生之间的融洽相处。除了改变相处模式外,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也非常重要,改变教师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态度,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充分体现。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头羊,要为学生答疑解惑,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知道并懂得想方设法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思考,把思考视为一种享受而不是当作一件苦差事。语文教师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保持知识常新,立足课堂,服务课堂,服务学生的“人本”课堂教学。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除了能启发教师改变教学心态,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产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激发学生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的体现。

2.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语文知识内容非常庞杂,有些学生会因此产生畏难情绪,学习起来不自信。自信是建立兴趣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心理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鼓励,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学科学习兴趣的目的。语文又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才会看到成绩的学科,短时间内很难提高学习成绩。面对语文学科的这种特殊性,再加上学生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语文学习成为了部分学生的一个阻碍。学生缺乏自信时,教师应该和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并保护学生的隐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此能有效消除学生内心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并重拾信心。因此,用适当的言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是激起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另外,相较于优等生和普通学生,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应用心理学的方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是提升语文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

3.改进教学方法

日常教学研究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太過单调和死板,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最终使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而课堂教学的方法太过复杂多样,则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内容,最终还会降低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当改变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针对不同的教学活动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在语文课堂中较为常见,例如,针对内容浅显且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进行分角色朗读和对话练习,以此表现出课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等。而针对科学小品类的课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认真阅读、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分组讨论等,如此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新知识,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4.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任务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以情感为纽带,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活泼外向且精力充沛,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也会更加感兴趣,尤其是动漫等儿童化的形象和作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融合到教学中,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分配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组内交流,构建符合青少年学生心理特征的学习氛围,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特征,教师在进行课堂角色的分配时一定根据心理学基本要求,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心理特征和主动融入课堂的节凑,强化学生之间思想和观点的分享,强化语文课堂语言的实际意义和功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能够利用更多的时间弥补知识的缺陷,发展特长,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心理学领域也取得了很多新成果,全新的教育心理学将研究理论和教学实践相融合,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教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建立自信,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都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求知的潜能。

参考文献:

[1]任丽芳.儿童心理学在小学初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建设,2017(26).

[2]冯宏维.心理学视角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7(18).

[3]彭廷廷,储泰松.基于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的语文课堂构建[J].教师教育论坛,2015(06).

[4]徐寿康.认知心理学教学观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09).

[5]于秀丽.浅谈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与实践,2014(03).

[6]张云龙.享受语文 享受生活[J].吉林教育,2013(34).

[7]施建国.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4).

猜你喜欢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学习兴趣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