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农村初中历史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

2021-04-22康红英

家长·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复习课初中历史

康红英

【摘    要】在开展农村初中历史复习课教学时,教师要运用更加多元的教学方法,优化复习的质量和结果,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提高效率。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农村初中历史复习课中可以从梳理主干知识、进行阶段性复习和专题复习的角度切入,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將思维导图应用于农村初中历史复习课中,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农村教育;初中历史;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8-0161-02

【Abstract】in the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review clas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use more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optimize the quality and results of review, let students master the history learn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review course can b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bing the main knowledge, stage review and special review. This paper will mainly discuss how to apply mind map to history review class of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and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Keywords】Mind map; Rural edu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Review class

农村初中历史复习课程至关重要,把握好历史课程的复习能够巩固知识,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条理性。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的学习方式,以树形结构为框架,学生可以用图文或知识点串联的方式将知识点罗列出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农村历史复习课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把握历史事件的条理,优化教学结果。

一、思维导图的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图形思维工具,其优势在于可以发挥出左右脑的不同技能,挖掘智力潜力。首先,从应用意义上看,思维导图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有效突出了思维的重心以及层次。其次,思维导图这种以图像形式进行知识点加工的方法,是文字学习效率的十倍左右,既有利于学习者将信息存放到大脑,也可以快速地让大脑调取信息。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将脑海中的想法更有秩序地展现出来,而且思维导图可以使用颜色、图形、符号并用的形式,遵循简单自然的规则,能够将一长串原本枯燥的信息变成容易记忆,呈现出具有较强组织性的画面。这种思维方式和人脑处理信息的路径是非常相似的,所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思维导图在农村初中历史复习课的实践策略

(一)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主干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在当下的初中历史复习现状中可以看出,学生往往是面对着课本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以及学习的,这种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但是并不利于学生真正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后联系,而且当学习的内容增加时,这种刻板的记忆反而会引起记忆的混乱。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转变生硬记忆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所在,构建由思维导图促成的知识框架。

将思维导图用于历史知识内容的回顾以及整理,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归纳总结,把握主干知识,从而将课本中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例如,当教师在开展“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先教给学生思维导图的使用方式,然后让学生围绕这部分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填写,充分发挥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的填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导图结果上交,观看学生是否学会使用,并对学生上交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以及指导。在复习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向学生继续提问,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回答教师的问题,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完善知识框架。学生在牢记这部分的内容之后教师则可以加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意义等相关内容,让学生持续进行知识的丰富以及填充,促进导图画导图框架更加完善和丰富。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转变传统生硬记忆带来的思维混乱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条理性,也为学生后续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阶段性复习,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

历史发展也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从历史发展的某一时期入手,运用思维导图对该时期综合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形象进行细致的分析,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历史的全貌,发现历史知识之间的横向关系。当下很多农村学生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无法掌握某一知识点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尤其要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出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得到整体意识的强化,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横向展示,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事实。

例如,当教师在教“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很多学生会回忆不起来全部的内容,此时教师整个复习节奏设置就要以思维导图为基础,将这部分内容中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背景先罗列出来,然后再对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成就、影响等方面在这一主题下方进行延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拥有快速复习的复习逻辑,还能直观地看到是什么样的民族危机是能一步步影响中国发展的。这比大段文字的呈现更加清晰且印象深刻,最为主要的是,此类的梳理也会让学生了解到同一阶段历史之间的关联性是如何呈现的,真正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影响,既有整体宏观层面的认知,也有知识点的细节呈现,对于学生复习初中历史来说,可以简轻学习的负担。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专题复习,建立知识的纵向关系

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内容有着很明顯的纵向联系,所以,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具体情况,打破时空的界限,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类以及整理,从而全面的整合某一类知识,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呈现,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本质,优化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例如,当教师在教学辛亥革命时,可以将具有影响性的社会变革作为专题,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并运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将明治维新和辛亥革命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种社会变革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单独列出社会变革的主张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所代表的阶层手段等等。以思维导图呈现出来的知识更加清晰,学生也不容易出现混淆的问题,最为主要的是这种对比性的呈现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以上两种社会变革产生更加直观且全面的认识,沿着思维导图的纵向延伸,不断思考、加强记忆。教师也要教给学生持续使用这种比较的方法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在纵向关系的基础之上,认识到历史事实以及真实影响,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初中历史复习课来说,教师要能够放远目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避免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负面影响。教师尤其要认识到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教学上的实用性,要灵活多变地应用思维导图,从而达到学习效果。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学生也能获得触类旁通能力的提升,从知识体系的内化以及能力养成的角度,更加清晰初中历史的脉络所在,思维导图让学生掌握学习的真正方法,从题海战术以及机械学习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发现历史学习的乐趣所在,把握学习主动权。因此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要积极探索在复习过程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策略,根据实践情况不断调整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向,让学生能够真正在这一工具的带领之下,建立历史知识的学习框架记忆,切实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后续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农村初中历史复习课效率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9]GHBGPZ52)的研究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徐岗.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2020(16).

[2]徐元益.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2019(08).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复习课初中历史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