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教育用于元旦联欢活动中的实施与反思

2021-04-22秦晓红

家长·中 2021年3期
关键词:红色教育实施反思

秦晓红

【摘    要】对幼儿进行爱国启蒙教育,能够从小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养成不怕苦、不怕输的顽强意志品质,是幼儿园德育的主要内容。但如何将红色教育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融入幼儿教育中是值得幼儿教育者深刻思考与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元旦联欢为例,从方案预设与分析、活动效果及其活动后的反思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红色教育与元旦联欢相结合的形式为爱国教育、民族精神的传授搭建了平台,使红色教育实现了无痕、随机的目标。

【关键词】红色教育;元旦联欢;实施;反思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8-0068-02

【Abstract】The main content of kindergarten moral education is to carry out patriotic enlightening education for children, to cultivate emotion of loving the motherland and to cultivate their tenacious will quality of not fearing hardship and not fearing loss. However, how to integrate the invisible and intangible abstract concept of red education in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a problem worthy of deep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by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Taking The New Year's Day celebr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red education and New Year's Day Celebration sets up a platform for the teaching of patriotic education and national spirit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preset and analysis of the program, the effect of the event and the reflection after the ev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seamless and random goal of red education.

【Keywords】Red education; New Year's Day get-together; Its implementation; Reflection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學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可见爱国教育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地对幼儿施以红色教育,因为红色教育是提升幼儿爱国情感、增强核心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一、红色教育,信念永恒

在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6岁是培养情感、萌发社会意识的关键时期,是陶冶传统文化、感知民族精神的启蒙时期。幼儿阶段的红色教育是教师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启发和激励的过程,促进爱国情感的萌发,树立坚定信念、坚强勇敢的品质等。在此背景下,幼儿园选择合适的内容以合适的方式呈现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如《我向国旗敬个礼》主题教育活动、《国家》红歌传唱、《国旗飘飘》手工绘画等区域活动;《我为红军送粮食》等户外活动;日常生活中借助特殊节日如“七·一”“八·一”“十·一”等活动,随时随地地抓住教育契机向幼儿展开系列红色教育,激发爱国情感……

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情感萌发的有效途径,借助家园共同携手,适时、适宜地开展红色教育是良好的教育方式。元旦联欢是大型的亲子活动,既是增进亲子感情、密切家园联系的重要时机,又是相互学习、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开放平台。

二、借助节日,巧妙融合

为了丰富幼儿园文化生活,为幼儿展现自我搭建平台,增强亲子情感交流,萌发爱国意识,在元旦来临之际幼儿园可以举办“传承文化,以心迎新”庆元旦家园联欢活动。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感受元旦的欢乐氛围;多渠道、多形式地引导幼儿感受多样的中国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增进家园联系,密切亲子情感为活动目标。以节目表演、颁奖、亲子欢动游戏为活动内容。

活动以手语《国家》开场,包含24个节目,展示形式多样,从武术到舞蹈到朗诵到快板、魔术再到情景剧表演等等;容纳板块内容丰富,有能展示中国力量的武术表演《中国功夫》《跆拳道》,体现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舞蹈《中华孝道》,展现中华传统语言源远流长的相声《反正话》、古诗词朗诵串烧、快板展示,呈现中国民族独具特色的古典舞《琵琶行》,揭示中国文化礼仪的情景剧《让座》,这些蕴含着现代元素的拉丁、钢琴、街舞等,不断地冲击着幼儿及家长的视觉。亲子欢动游戏采用记分制,预设了气球运纸杯、挤眉弄眼、谁是中华小曲库三个游戏,根据时间酌情安排游戏数量。

三、明晰思路,沉淀效果

为了让幼儿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将主题定为“传承文化 以心迎新”,寓意着元旦联欢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心去迎接崭新的一年。整个活动包含元旦节目汇演、颁奖及亲子欢动游戏三大环节,采取幼儿集体与个人、家长个人及亲子小组互动等多种形式,内容以传统文化为主,包含歌曲、舞蹈、朗诵、相声、快板、魔术表演等,旨在通过元旦联欢活动引导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下畅游在中华传统的文化海洋之中。其中,《国家》歌曲以振奋人心的歌词,慷慨有力的语调向幼儿揭示了国和家之间相依相伴,在优美的旋律和手语动作的配合下,深刻地感受到了歌词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中华孝道承载着人类文明画卷,舞蹈《中华孝道》用优美的舞姿、富有节奏的说辞,向幼儿阐述了“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的传统美德,引导幼儿遵守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道德规范。

相声是中国传统的语言表演艺术, 容纳了说、学、逗、唱四大板块,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每年春晚必不可少的节目形式之一。相声《反正话》让孩子们在说与笑中感受到了相声的独特形式,了解到了相声是由捧哏和逗哏两个角色组成,感知到了相声与小品的不同,也体验到了要想成为一名相声演员的不易;“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诗词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了重要作用。鼓励幼儿以个人的形式进行诗词串烧,感受古人留下的可吟可诵的优秀篇章。另外,快板、魔术表演等包含着无数辈艺人集体创造的结晶;情景剧《让座》以故事表演的形式再现了中国文明礼仪,是养成良好道德规范的优秀教育题材。可见,元旦活动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舞台的同时,也为红色教育、爱国教育的实施与渗透搭建了平台,融教育与娱乐于一体,亲情与国情为一炉,是值得深入研究与细化的载体形式。

四、反思完善,践行推進

本次元旦活动从开场《国家》到《中国功夫》再到《中华孝道》无不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歌舞串烧、走秀、街舞等展现了现代文化的时尚元素;个人多才多艺与亲子欢乐互动相结合,让元旦联欢多了一份自信与亲情的交织。从家长对活动的认可中可见:将元旦与传统文化、爱国教育相结合是一次成功的活动,在以后的活动中抓住教育契机,让红色教育在无痕中实施与渗透。

活动整体比较成功,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目标,游戏环节中“气球运纸杯”和“挤眉弄眼”培养了幼儿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敢于抗挫的能力;“中华小曲目”设置了很多红歌,通过听、猜、唱等环节,加深了幼儿对红歌的感知。但活动后也进行了反思与总结:若要将元旦活动作为红色教育完美载体,在亲子游戏环节可再涉及与爱国教育相关的游戏,如“你说我猜”游戏,图片内容是与祖国相关的,如筷子文化、国宝熊猫、奥运冠军、国家主席等,在游戏中加深幼儿对中国的认知。

总之,实践证实了将红色教育融合到元旦联欢活动中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以后的活动中仍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修改与完善,让爱国教育、红色精神等在幼儿身上随处可见!

参考文献:

[1]刘静.论幼儿园的“爱祖国”教育——基于幼儿园教师“爱祖国”启蒙教育能力的调研[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黄佳佳.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研究个案[D].武汉理工大学,2016.

[3]李宏.加强幼儿园爱国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J].新课程研究,2019(07).

[4]高建民.教育活动中的探索与反思[J].学周刊(下旬),2009(10).

[5]张圯姣.充分挖掘元旦联欢会的教育价值[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5(11).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红色教育实施反思
对“红色教育”回归本位的思考
论徐特立思想从“教育救国”到“红色教育”的转变
发挥红色教育阵地优势拓宽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党校红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