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2021-04-22王少纯崔泽升马言李记天

中医正骨 2021年1期
关键词:曲度椎板活动度

王少纯,崔泽升,马言,李记天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颈椎管狭窄症是指构成颈椎管的各解剖结构因发育性或退变因素造成骨性或纤维性退变,引起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1-2],从而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及神经根受压迫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僵硬,甚至可有行走不稳、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5]。该病手术治疗多通过切除突出的骨赘等致压物,对颈椎管进行充分减压而达到治疗目的,但易损伤脊髓[6-7]。临床研究表明,颈椎后路手术结合内固定可避免脊髓损伤,从而有效克服这一缺点[8]。近年来,我们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均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住院治疗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33~68岁,中位数45岁。C3~C5狭窄16例,C3~C6狭窄9例。发育型狭窄18例,退行性狭窄7例。病程1~7年,中位数4年。

2 方 法

2.1 手术方法患者行全身麻醉,取俯卧位,颈部前屈并适当抬高上胸部,使颈后方伸展。常规消毒、铺巾后,经颈后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棘突两侧切开肌肉,彻底显露C2~C7棘突、双侧椎板、关节突。修整C3~C6棘突,于一侧椎板外侧开槽,去除后方骨皮质,保持椎板椎管侧骨皮质连续,做成“门”轴;在另一侧椎板外侧以同样方式去除椎板全层,做成开门侧。切开C2~3、C6~7的棘间韧带、黄韧带,将C3~C6椎板从开门侧向门轴侧掀起约1.5 cm,并加以保护。钝性分离椎板下粘连,止血后用微型钢板固定开门侧椎板。术毕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放置引流,缝合切口。

2.2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测定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在颈椎侧位X片上,分别作C2椎体下缘垂线和C7椎体上缘垂线,两垂线夹角即为该患者的颈椎曲度[9];在颈椎过屈位X线片上,分别作C2椎体、C7椎体后缘连线,两连线夹角即为颈椎活动度[10]。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1]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表[12]评价颈肩部疼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量表(17分法)[12]评价颈髓功能。采用Odom评级标准[13]评价整体疗效:症状完全缓解,神经功能有所改善为优;症状基本缓解,神经功能无改变或有所改善为良;症状有所改善,神经功能基本无改变为一般;症状、神经功能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为差。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吞咽困难、背部疼痛、脊髓损伤、内固定松动等。

2.3 数据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和ODI的时间点间比较均采用t检验;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JOA评分的总体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前分别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JOA评分的比较均采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 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均增大,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和ODI均减小(表1)。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2±1.51)分,(14.75±3.32)分,(16.53±3.52)分,(16.78±3.66)分,F=41.001,P=0.000];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00;P=0.000;P=0.000)。术后12个月时,按照Odom评级标准评定,优12例、良10例、一般2例、差1例;疗效评定为差的1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控制。1例患者术后出现背部疼痛,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后疼痛缓解;均未出现吞咽困难、脊髓损伤、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典型病例影像资料见图1、图2。

4 讨 论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的颈椎活动度明显大于术前,VAS评分、ODI明显低于术前,提示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改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颈椎活动度。探究其机制,可能是该手术具有如下优势:①在扩大椎管的同时给予钢板固定,改善椎管结构、减轻脊髓压迫的同时加强了椎体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早期锻炼,恢复颈部、肢体功能[14-15];②该手术仅对椎板结构进行钢板固定,未对病变颈椎节段进行融合,因而在提高椎体稳定性的同时减小了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16-17]。

该手术的关键在于“开门”,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①体位摆放时,以颈部稍前屈为佳。过度屈曲,显露过程中器械容易进入椎管;过度后伸,处理两端的开门椎板时会因椎板重叠而显露困难。②显露位置保持在颈后正中线,以避免出血过多。③“开门”时一般先处理门轴侧,以避免处理开门侧后再处理门轴侧时,椎板晃动刺激脊髓。④门轴侧处理时,应避免一次开槽太深导致开门时椎板游离。⑤不能正常“开门”时,如果椎板纹丝不动,多是开门侧开槽偏外或椎板未完全断开所致;如果椎板能活动,但不能打开,多是门轴开槽偏外或椎板上缘开槽深度不足所致。

表1 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前后的部分疗效指标

图1 病例1手术前后X线片

图2 病例2手术前后MRI

本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提示,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减轻颈肩部疼痛症状、改善颈髓功能,总体疗效较好,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曲度椎板活动度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颈椎不宜太直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牵引下前臂旋滚法对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0例
椎板棘突切开复位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