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橡胶射出机穿梭机构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2021-04-22石旭伟兰林刘加斌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导柱热板型腔

石旭伟,兰林,刘加斌

(无锡德士马注射机械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0)

橡胶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橡胶制品在汽车行业、医疗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如密封圈、绝缘件、轮胎等[1]。目前,我国的橡胶制品多采用平板硫化机的模压法进行生产,随着橡胶原材料及用工成本的上涨,平板硫化机生产工艺复杂,人员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日益凸显。模压法对形状复杂,内含金属嵌件的产品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橡胶注射机是橡胶制品中的一种成型硫化设备,注射成型能够简化生产工序,提高胶料利用率,保证制品尺寸,提高成品率[2~3]。注射成型无需人工剪料,胶料经螺杆塑化后,在注射压力的作用下直接注入模具型腔内。穿梭机构则是在橡胶注射机的基础上增加的辅助自动化装置,能够缩短产品循环时间,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本文所设计的滑出穿梭机构主要应用于电力行业直通接头的生产。

1 穿梭机构的结构设计及三维模型的建立

直通接头的模具为四板模,底模固定于热板,流道板固定在上提升器,型腔模固定在下提升器。直通接头的型腔模具重约100 kg,热板尺寸为525 mm×730 mm,产品嵌件不需要预热。为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实现在机器的硫化时间内进行脱模及模具的清理工作,避免辅助工作时间影响整机的循环时间。考虑到上述因素,将下提升器做成可穿梭形式,其结构形式如图1。当机器工位的型腔模具完成硫化后,型腔模移动至工位1进行产品脱模及模具清理,与此同时工位2的型腔模移动至机器工位,进行合模注射。

图1 型腔模穿梭示意图

1.1 结构设计

依据上述方案,对现有机器改造并增加自动化装置,如图2所示。下提升器变更为抱导柱式结构,齿条安装在滑框上,液压马达驱动齿轮齿条,使得滑框在抱导柱式提升器上来回穿梭。为保证穿梭机构的上下运动稳定性,提升油缸外置并对称布置。滑框滑动槽为T型结构,在滑动槽上增加耐磨条,增加滑框的使用寿命。型腔模安装在滑框及安装板上,且滑框两侧预留坦克链安装孔位。型腔模在穿梭过程中是否达到目标位置依靠接近开关进行判断,由于驱动力来源于液压马达,为提高其控制精度,单个位置检测使用两个接近开关,一个为减速信号的反馈,一个为目标位置的检测,并且在滑框两侧设置机械硬限位。

图2 穿梭装置结构图

1.2 穿梭机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利用UG软件建立穿梭机构各零部件的模型,并安装至合模单元中,其结构形式如图3所示。抱导柱式提升器穿过格林柱,并以格林柱为导向上下运动,保证穿梭机构运动平稳性。基本动作为:机器工位的型腔模完成硫化后,滑出穿梭机构抬升,使得型腔模脱离下模板。液压马达转动使得完成硫化的型腔模移动至工位1,在工位1进行脱模及模具清理。同时工位2的型腔模移动至机器工位。下提油缸收缩,滑出机构下降,再次合模注射。

图3 穿梭机构三维模型

2 穿梭机构的静力学分析

穿梭机构依靠滑框在抱导柱式提升器内来回穿梭,其主要受力零部件为抱导柱式提升器及滑框,分析穿梭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受力情况,利用CAE软件对穿梭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Workbench 是ANSYSY公司成熟的CAE产品,能够对复杂的机械结构进行静力学、动力学、电磁场等场合进行分析模拟[4]。

考虑到穿梭机构零件几何形状复杂,为提高计算效率,将三维模型中非重要部位的细节特征进行简化[5],简化原则为:将倒角、键槽等非重要特征进行简化,如齿轮齿条主要为传动件,齿形特征对滑框的承载影响小,对其简化处理;结构中多个螺栓连接的零件作一体化处理,如耐磨条与滑框的固定;对非重要零件且不影响结构受力情况的进行省略,如坦克链。

2.1 材料选择及网格划分

考虑到穿梭机构的受力及使用工况,抱导柱式提升器及滑框选用材料为16 Mn,滑框在工作中需要来回滑动,因此在加工完成后进行等离子氮化处理,提高表面的硬度及耐磨性。耐磨条选用45钢,并进行氮化处理,要求其氮化厚度为0.3 mm,硬度在350~400 HV5。其余零部件选用Q235,表面喷涂处理,防止生锈。简化模型后导入Workbench软件,并定义相关材料属性,其属性如表1所示。

表1 材料特性参数

穿梭机构中抱导柱式提升器几何外形复杂,而耐磨条等形状简单,因此优先考虑自动网格划分法。穿梭机构的网格划分模型如图4所示,共产生308 651个单元及535 601个节点,单元畸变度为0.212,满足当前的分析要求。

图4 网格划分模型

2.2 边界条件及载荷

穿梭机构安装在合模单元上,其主要负载为:(1)下提油缸四个位置的顶出力;(2)两套型腔模具的自重;(3)穿梭机构的自重。

2.3 求解结果及分析

依据上述载荷条件,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等效位移及应力云图

在位移云图中,最大位移发生在滑框末端,最大位移量为0.19mm。滑框在承受模具负载时发生变形,滑框外侧没有抱导柱式提升器的支撑,因而变形量会在滑框末端最大化。滑框与抱导柱式提升器设有间隙0.5 mm,最大变形量不影响滑框的穿梭运动。滑框末端最大变形量在接近开关检测板上,接近开关检测距离在10 mm,不影响位置检测。在应力云图中,最大应力发生在下提油缸四个点的受力面上,最大应力值为75.1 MPa。穿梭机构上下运动依靠下提油缸的动作,这四个位置是主要受力点,因而会出现最大应力位置。16 Mn的屈服强度为343 MPa,取安全系数n=2,需用应力远大于最大应力值,满足设计条件。

3 穿梭机构与落地三工位机构对比

落地三工位机构也能达到穿梭模具的功能,但落地三工位穿梭的是底模及型腔模,需要配合两块热板进行工作。其承载能力更高,操作空间大,但安装调试要求高,机器成本高。落地三工位一般用于需要辅助加热的产品,利用机器工位以外的热板对模腔进行加热,缩短产品硫化时间。穿梭机构仅对型腔模进行穿梭,没有辅助加热的热板,机器成本低,适用电力行业。图6为落地三工位示意图。

4 总结

(1)为提高橡胶注射机的工作效率,缩短机器循环时间,设计了型腔模穿梭机构,并利用UG软件对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装配。

图6 落地三工位示意图

(2)利用CAE软件对穿梭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滑框末端出现最大位移量,不影响滑框运动及位置检测;最大应力则出现在下提油缸受力点,远小于提升器所使用材料的需用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猜你喜欢

导柱热板型腔
非对称热护式热板仪的研制与试验
一种超薄真空腔均热板复合材料及其密封成型方法
3 500 kN立式摩擦焊机导柱的有限元模拟与优化设计
枪械之平面带动
基于ANSYS的电加热硫化机热板结构优化的研究
大型电机冲片模具导柱拆卸改进
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五讲 注塑模设计(七)
可共模生产的塑料模具
喷头加设集热板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汽车内饰件组合型腔注塑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