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2020 年济南市历城区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2021-04-22段坤李敏黄昆孙增勇李轲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4期
关键词:历城区病防治布病

段坤,李敏,黄昆,孙增勇,李轲

济南市历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犯机体后引发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1],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属于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感染布病的家畜如羊、牛、猪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病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皮肤黏膜等,导致人体感染与发病,有研究证实,高浓度的污染气溶胶被人体吸入或者接触被感染的病畜,也可导致感染和发病[2-3]。人感染布病后,主要临床症状是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也可引起睾丸炎、肝脾肿大及脑脊髓炎等[4],情况更加危重者,可使患者的生育能力甚至劳动能力丧失,治疗不及时不规范的容易复发,从而转为慢性,难以彻底治愈。20 世纪50 到60年代,我国人间、畜间布病疫情严重;20 世纪70 到80 年代疫情下降,1990 年后人与人之间布病发生率开始增加并持续上升,布病再度肆虐[5],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济南市历城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农村牛、羊、猪等牲畜养殖户较多,布病已成为该地区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为了解和掌握该辖区布病发病的规律和流行特点,该文对2018—2020 年历城区所有布病病例的发病特点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统计,为今后的布病防治策略提出参考性数据。现报道如下。

1 数据来源与应用软件

1.1 数据来源

数据均来自中国大疫情资源中“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按照发病日期,现住址在历城区,已审核状态,下载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历城区布病病例,并参考了历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辖区布病的流调信息。

1.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频数和百分比(%),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8—2020 年各年度本地区布病的发病状况

历城区2018—2020 年共报告布病病例88 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123/10 万。不同年度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8—2020 年历城区布病发病情况

2.2 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历城区布病发病情况

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历城区布病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4~9 月,见图1。

图1 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历城区布病发病时间分布

2.3 2018—2020 年历城区布病按性别的发病情况

2018—2020 年历城区布病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018—2020 年历城区布病发病性别的构成情况

2.4 2018—2020 年历城区布病按年龄段的发病率比较

2018—2020 年历城区布病病例年龄段主要集中在50~69 岁,其中60~69 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各年龄段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018—2020 年历城区布病发病年龄的构成情况

2.5 2018—2020 年历城区布病病例按职业的发病情况

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历城区布病发病职业构成,农民养殖户发病构成比最高(占73.68%),不同职业人群的发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该地区布病2018—2020 年发病职业的构成情况

3 讨论

2009—2018 年,济南市布病发病率自2013 年升高,到2015—2016 年达到高峰,发病率在5.33/10 万左右,2017 年出现下降[6]。

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历城区布病的病例多集中在东南部山区的农村,发病高峰期集中在每年4~9月份,这和相关调查研究的结论相似,提示布病发病主要集中在比较温暖的季节[7-8],高发时间段可能稍晚于畜间布病的发病时间,这可能和夏季秋季两季,土壤或者水源容易被掺杂病畜排泄物或者分泌物的污水污染有关[9-10],也可能与这个季节农户对牲畜接产接羔、剪毛等生产活动频繁,养殖人员可能在从事畜牧业工作时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防护不到位,增加了其感染风险有关[11]。

该地区布病的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 岁的中老年男性,这和许华茹等[12]、张克增等[13]调查的结果相一致。主要由于男性身体强壮,从事饲养牲畜养殖或者屠宰或肉贩等职业的人数比女性多[14],农村年轻力壮的男性多选择外出打工,中老年男性成为养殖副业的主力军,接触传染源时间高于其他年龄层。布病具有职业性,该地区布病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村养殖户,职业多为农民,农民对布病发病特点及传播风险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以及平常接触牲畜时不注重穿戴防护用品,增加了暴露及发病的概率[15]。由于饲养习惯等原因,农村羊舍牛舍与人房同院,一些偏远农村存在牛羊奶未加工私自买卖,市场销售监督管理不到位,生饮牛奶、羊奶等不洁的饮食习惯,以及牛羊宰杀随意买卖等现象[16],也是造成布病感染的原因。

综上所述,布病防控工作不能放松警惕,需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多部门合作,落实好各自的职责,农业畜牧部门进一步加畜牧间的动物布病疫情监测,卫健系统应加强人间布病疫情常规监测,和职业暴露危险人群的监测,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动物制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和销售,布病高发地区应该加大相应投入以提升当地布病防治工作,在病畜无害化处理上能给予农户相应的补助,畜牧、卫健和市场监管街道村居多部门联合,以确保消除传染源[17]。对养殖人员等高发职业人群的培训要给予足够重视。各部门尤其高发地区的街镇必须提升布病防治工作的警觉性,针对辖区养殖户、养殖场、屠宰场的职业暴露人群开展布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当地整体的职业人群卫生健康素养。卫健疾控系统加强对乡医、村医的培训,便于在基层的诊疗过程中发现早期症状不明显的布病患者,从而能及时告知早期发病患者去市级传染病医院等专科医院就诊,同时做好急性病例长期、足量、联合、按时规律服药的监督管理,以免早期患者不规范治疗转为慢性化病例[18-19]。

猜你喜欢

历城区病防治布病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写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历城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济南市历城区羽毛球协会成立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