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群建立病例档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以功能解剖学》为例

2021-04-22韩冰战岚张凤娇王媛媛姜倩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34期
关键词:实验成绩信群解剖学

韩冰,战岚,张凤娇,王媛媛,姜倩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功能解剖学属康复医学专业,教学内容众多,知识 点晦涩难懂,不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且此项课程的学习者极容易滋生恐惧情绪[1]。学好功能解剖学这门基础课程,能够为学生日后学习康复课程打好基础。在传统的功能解剖学教学当中,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枯燥,缺乏互动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2]。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师生教学需要,作为功能解剖学的教师,应不断寻求新方法、新途径,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该文选取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该校功能解剖学1 班学生50 名,2班学生50 名,探讨了微信群在功能解剖病例教学当中的应用效果,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裨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校功能解剖学1 班学生50 名,2 班学生50名,将1 班学生作为观察组,将2 班学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6 名、女14 名;年龄21~23 岁,平均(22.21±0.26)岁。对照组男37 名、女13 名;年龄21~23 岁,平均(22.09±0.33)岁。比较两组功能解剖学医学生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学生均自愿参与该次研究,无补修、补考学生。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传统方案进行功能解剖学教学工作,学生在课堂当中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自由复习,老师在课堂中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运用微信群进行解剖学病例教学,成立班级微信群,在见习课即将结束的时候由功能解剖学教师向群中发放典型病例,内容涉及患者主诉、患者病史、患者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构以及各影像学资料报告(如B 超、胃、肠镜、病理结果等),而后组织学生在微信群中讨论、交流,以实现学生间的知识互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必要时,学生可在微信群中发布不懂的知识点或案例,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并引导学生凭借网络及文献检索工具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教师可定时在群里发布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并要求学生依照教学计划完成预习工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微信群当中发布一些解剖操作流程、解剖标准等知识点,也可将罕见疑难或者经典病例及相关图片、 视频上传到微信群中,以增加学生印象,提升教学质量。

1.3 观察指标

期末应用功能解剖学试卷测试两组学生,记录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并进行比较;应用自主学习评价量表评价两组功能解剖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内容涉及学习动机、学习设置、自我调节、自主学习4 各维度,各维度赋分满分分别为50 分、60 分、55 分、165 分,得分越高提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佳;调查两组病例档案预习时间,了解两组学习习惯养成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学生理论、实验成绩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理论成绩为(90.32±5.62)分,实验成绩 为(76.26±13.21)分,与 对 照 组 的(87.26±8.26)分、(69.65±15.6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后两组学生理论、实验成绩比较[(±s),分]

表1 干预后两组学生理论、实验成绩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90.32±5.62 87.26±8.26 6.192<0.05理论成绩 实验成绩76.26±13.21 69.65±15.66 8.999<0.05

2.2 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观察组学习动机、学习设置、自我调节、自主学习得分分别为(40.26±3.26)分、(47.21±2.11)分、(45.23±3.62)分、(135.26±6.23)分,高于对照组的(34.26±3.69)分、(37.26±3.26)分、(36.22±2.93)分、(107.23±3.33)分,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s),分]

组别学习动机学习设置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40.26±3.26 34.26±3.69 9.952<0.05 47.21±2.11 37.26±3.26 15.264<0.05 45.23±3.62 36.22±2.93 16.221<0.05自我调节 自主学习135.26±6.23 107.23±3.33 24.262<0.05

2.3 两组学生病例档案预习时间比较

观察组不预习、预习<0.5 h、预习0.5~1 h、预习>1 h的学生数分别为0 名、5 名、33 名、12 名,对照组对应为4 名、25 名、20 名、1 名,观察组学习习惯养成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病例档案预习时间比较[n(%)]

3 讨论

功能解剖学主要是介绍健康人体器官结构、功能、器官位置形态、各器官生长发育规律及各器官在疾病康复当中的作用[4]。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受时间限制,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点十分有限,功能解剖学很容易在课堂遗留重难点,学生难以通过课程全面地掌握知识,重难点的反复、多次遗留直接影响教学质量[5]。对于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其未来职业发展。当代医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素质,如何提升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医学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6]。为拓宽学生们的知识体系,教师一般会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7]。

21 世纪是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目前,各行各业已经融入了互联网技术[8]。微信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物,微信程序适用于大部分智能手机,支持在线发送语音、视频、文字,支持多人在线视频[9],便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问题的沟通和交流。为顺应时代要求,解剖学教师可充分利用微信等网络载体进行教学工作[10]。诸多学者认为,应用微信群进行功能解剖学当中的病例教学,能够契合教师和学生需求[11],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率[12]。有文献指出,微信群的建立便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及课后答疑,对培养学生功能解剖学病例档案学习兴趣有积极的意义[13],同时能够让同学更好地分配学习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14]。有学者认为,微信群作为教学工具能够为结构解剖学案例教学提供新的平台, 实现时空资源共享,便于教师发布教学任务[15],便于学生在线提问,也便于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养成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继而提升教学质量[16-17]。

该研究中,两组无论是理论课成绩还是实践课成绩,均得到显著提升,且观察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对照组,学习习惯养成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近似于相关报道[18-19]。进一步表明微信群的应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课后学生可在微信群当中反复观察教师发送的病例,反复、多次主动观看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20]。

综上所述,功能解剖学教学难度高,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收获满意的教学效果,作为功能解剖学的教师,应不断寻求新方法、新途径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信为新时代的社交软件,被用于教学当中能够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微信群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在功能解剖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解剖学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地自主学习习惯。且微信群操作简便,值得在医学教育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实验成绩信群解剖学
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的物理实验成绩分析研究
警惕以微信群为媒介的诈骗
假如亡国之君有微信群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个性化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索
分析化学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改革与探索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微信群营销猕猴桃的启示
在线研讨:教师专业思考的引发和深入——从“扬州历史教师”微信群的一次争论说起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病理学教学中学生实验成绩考核评定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