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归纳时代特征 提升二轮备考效率
2021-04-22新疆
新疆
在2020 年全国卷Ⅰ的试题中,第一次出现了专门考查时代特征的问答题。对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进行归纳整理是二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归纳时代特征,提升二轮备考效率呢?笔者以古代中国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设计。
一、明确起止时间标志,注重时空观念素养
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时代特征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特殊之处,是对具有阶段性的长时段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要想正确认识某一阶段的时代特征,先要明确这一阶段的起止时间标志,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关于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的起止标志,教师应明确指出它开始于907 年的唐朝灭亡,结束于1368 年的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同时用时间轴把这一时期朝代更迭的演变过程进行标示:
教师还可展示五代十国、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的疆域等形势图,在引导学生认真解读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归纳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国家分裂割据、政局动荡不安的时期;北宋的建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只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出现了与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的局面;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形成了与金、西夏等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时期再次完成国家统一,使中国的疆域空前辽阔,而且,元朝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与此同时,随着战乱下的人民迁移、和平年代的互市贸易,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民族交融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加。
二、整理重要名词概念,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通过对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内容的整合,学生可以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形成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其时代特征。整合相关内容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整理重要名词概念,并以此构建起主干知识体系。有关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重要名词概念,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教材进行整理:
(1)政治: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杯酒释兵权、中央禁军、知州、通判、转运使;中书省、宣政院、行省制度、宣慰司、土司制度。
(2)经济:稻麦轮作制、高转筒车;五大名窑、青花瓷、黄道婆、棉纺织业;交子、四大商业名镇、早市、夜市、泉州。
(3)思想文化:程朱理学、天理、格物致知、朱子学、《四书章句集注》、陆九渊心学、鹅湖之会;宋刻本、毕昇的胶泥活字印刷术、郭守敬的浑仪、简仪、《授时历》、王祯的《农书》;宋词(婉约派、豪放派)、元曲(杂剧、散曲);宋四家、宫廷画、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文人画、写意画、王冕的《墨梅图》。
在整理出以上重要名词概念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名词概念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归纳出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笔者仅以政治方面的重要名词概念为例加以说明:
(1)中央:北宋初年,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朝时期,设中书省,取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为限制宰相权力,实行一省两院制,由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构,增设宣政院统领全国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2)地方: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财政上,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地方赋税除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辖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下设路、府、州、县。在边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设土知府、宣慰司,由当地首领、贵族管理当地事务。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由此可以归纳出宋元时期政治上的共同时代特征:都采取措施以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相较而言,北宋的措施还体现出“重文轻武”的政策、对宰相的分权制约和防止地方割据更为彻底,但容易形成“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元朝的措施则体现出地方行政机构越来越完善、对边远地区的管辖越来越严格等特点,但对宰相权力的制约不够完善,以致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三、结合新版历史教材,补充、完善知识体系
鉴于越来越多的省市进入了新版教材的使用阶段,因此,对于还在使用旧版教材的地区,教师在二轮备考过程中有必要适当补充一些新教材中与目前所用教材相关的知识点,以便补充、完善知识体系。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对于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可以补充如下知识点:
(1)北宋时期,在军事上,实行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在地方上,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经济、军事、司法等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在用人上,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等。这些措施虽然有效地预防了内乱,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但也使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从而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2)元朝时期,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设立了一系列机构。例如,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的宣政院进行管理,这是西藏正式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设立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设立隶属于福建晋江的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这是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由此说明,元朝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且元朝的边疆管理更多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
以上知识的补充、完善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宋元时期政治上的时代特征。需要注意的是,由新教材补充的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补充与旧教材的主干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最好是能为学生认识问题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的内容。例如,新教材中指出,北宋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从而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元朝的边疆管理“更多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这样的结论性认识是单纯依靠旧教材知识难以得出的。
四、结合高考真题训练,更好地把握时代特征
在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知识体系的整理并归纳出时代特征后,教师还要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进行专项训练。
例1.(2020·全国卷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解析】该题的解答难度不大。题干给出了书名的拟定模式,设问要求“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这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范围。学生只要抓住自己熟悉的某一历史时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某一角度概括其时代特征即可。这一历史时期可大至古代中国的不同阶段,如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的秦汉时期、民族交融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等,也可小至某一朝代。以秦朝为例,可拟定的书名有《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朝》《秦朝:短命而亡的王朝》《秦朝:以法治国与因法亡国》等。
从备考角度看,该题列举了学者对宋朝时代特征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些书名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进行解读,结合所学知识,继续拟定能够反映宋朝时代特征的书名,如《丝绸之路的发展:宋的转型》《文人生活的美好时代:宋朝》《商品经济活跃的时代:宋朝》《古代科技发达的时代:宋朝》《中国书画艺术的里程碑:宋朝》《宋史:社会经济发达与国家积贫积弱》《宋史:经济的发展与重心的南移》等。这些书名所体现的时代特征都是对两宋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主干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例2.(2020·全国卷Ⅰ·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 )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解析】本题反映了北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时代特征。原产越南的占城稻传到福建,并由政府推广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原产北方的大、小麦则被推广到广东、四川等地,这说明南北方的稻麦复种使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故A 项正确;翻车是曹魏时发明的,故排除B 项;C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D 项表述太过绝对,故排除。
例3.(2020·全国卷Ⅱ·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 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C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解析】本题反映了北宋时期科举制度不断完善的时代特征。根据材料可知,在北宋初年的科举考试中,主考官徇私案被告发后,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成为常制,这体现出科举考试的录取程序渐趋完善,故C 项正确;A 项的“否定”一词过于绝对,应改为“限制”;材料强调的是“殿试遂成常制”,不是“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故B 项错误;D 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教师还应命制一些模拟试题进行训练或考试,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某一历史时期时代特征的掌握程度,又能检验其对基础知识、学科素养等的掌握程度,提高二轮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