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经济史备考的启示
——以“结构化理解”为例

2021-04-22广东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1期
关键词:苏联体系教材

广东

2019 年11 月出版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为《体系》)是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体系》明确指出,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引导教学”,即发挥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由此,《体系》引领高考命题,高考进而引导教学的思路清晰可见,《体系》对复习备考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笔者拟以学科基本知识的“结构化理解”为例,以经济史为载体,探索《体系》实施的路径与方法。

一、史观重构法

《体系》构建“四层”考查内容,其中的“核心价值”指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位列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囊括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社会整体结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以中国古代农业为例,岳麓版教材将其分为两课,第一课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下设“农业的起源”“从耒耜到曲辕犁”“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四个子目;第二课是《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下设“废井田,开阡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三个子目。这些子目并非并列关系,不利于学生洞悉知识的层次性;每个子目均从历时性角度进行梳理,不利于学生从时空横切面进行综合考查。因此,教师在复习中可以唯物史观为抓手,利用表格整合两课内容:

表1

经过整合后的知识条理清晰,时空定位准确,历史内在逻辑关系凸显。唯物史观并非教条,而是历史学习的指南。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根本性变化导致生产关系从千耦其耘转变为个体农耕,这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经典案例。但是,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在生产力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变迁却相对剧烈。教材指出,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教材说明了国家土地政策与土地所有制关系变迁之间的关系,但没有解释既然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使社会动荡不安,为何宋代以来仍不抑兼并呢?教材的知识缺环在于,唐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的农业税征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转向以土地为主,行政成本较高的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已经可以废弃了。由此,学生深化了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的理解,一元生产力可以与多线的生产关系对应,政治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具有强大的塑造能力。

二、类比分析法

历史虽然难以完全重演,却往往惊人相似。对历史同类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打破时空壁垒,构建知识之间的关联。

以工业化为例,在解释英国为什么能够发生工业革命时,教材从资金、原料、技术、市场、劳动力等多个经济层面进行分析。其实,这些因素是任何国家走向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洋务运动、苏联“一五”计划、中国“一五”计划、改革开放等概莫能外,将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分析方法加以迁移,可以将历史的同类现象勾连起来。

(一)将历史内在发展脉络显性化

在苏联模式一课,教材指出:“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根据联共(布)党中央在短时间内实现集体化的决议,1929 年底,苏联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教材没有点明为什么苏联要在1929 年掀起全盘集体化运动。1928 年,苏联开始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重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工业,需要大量资金,而无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是新经济政策时期,俄国农村都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95% 以上的土地仍控制在村社手中。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粮食、资金、市场等发展条件,苏联当时的农业现状成为了其迅速实现工业化的障碍。在工业化需求的驱动下,1929 年,全盘集体化运动兴起。1937 年,全苏联共建立集体农庄24.37 万个,占农户总数的93%,其播种面积占全苏联的99.1%,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

与苏联相似,1953 年10 月,中国对粮食施行“统购统销”,《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规定:“所有收购量和供应量,收购标准和供应标准,收购价格和供应价格等,都必须由中央统一规定或经中央批准。”面对阻力,政策很快转向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消灭土地私有制度。对比中苏两国,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是消灭私有制的意识形态的产物,也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内在需求。

(二)钩沉被遗忘的历史角落

2018 年,日本结束对华政府援助(ODA),这则当时的新闻勾起了教材未曾提及的历史角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资金缺乏的问题,西方国家的对华援助起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以日本为例,日本是第一个支持中国的国家,也是1989 年之后第一个恢复对华援助的国家。1979—2008 年,中国共获得日本约2 248 亿元人民币的开发贷款、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无偿援助。30 年间,日本对华援助从沿海扩展到内地,几乎涉及中国发展的各个领域——从中国早期的能源、运输等基础建设到农业项目,再到环保、人才培养等。这段被遗忘的历史不仅具有对教材拾遗补缺的知识意义,更具有涵育家国情怀的价值意义。

三、逻辑推理法

可能性与现实性构成历史发展的两个维度,对逻辑推理的可能性与历史发展的现实性进行比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以战后苏联经济改革为例,改革的对象是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与封闭式经济。教师引导学生合理推导,并对教材知识进行史实填充后,可以得出表2:

表2

续表

在表2 中,学生可以厘清苏联经济改革的脉络:苏联在基本不触动所有制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在放权与收权中徘徊,当戈尔巴乔夫决定彻底打破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之时,苏联的党和国家已经发生了质变,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比苏联的步伐更快、更稳健。改革之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放权让利式改革;1984 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 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1997 年,提出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突破了所有制的束缚。中国的改革从生产关系的三个维度同时推进,逐步提升、深化,最终突破了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

四、时空递进法

教材按照模块编写的弊端是时空顺序被打乱、知识散乱。基于时空的层级进行知识整合有利于学生涵育时空观念素养,深化其对历史的理解。

以战后世界经济史为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及欧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分布在两个单元,人为割裂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史,而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与经互会的成立则在必修一模块,整合这些知识后可得表3:

表3

(一)存异:从整体的眼光看问题

战后苏联经济改革之所以步履蹒跚,一个被忽视的原因在于,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苏联模式也随之阵营化。莫斯科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东欧部分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心,如果苏联进行改革,势必造成整个阵营经济的动荡。对比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其只是货币与金融、关税与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虽然存在僵化的成分,但体制的自我调整能力更强。

作为区域集团化组织,欧共体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挂钩,对西欧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互会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国际分工的体制保障,消极作用明显。以德国为例,战后两个德国各自形成不同的经济体系,分别纳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圈。1950 年,民主德国加入经互会组织,70% 的出口面向经互会国家进行“账面卢布结算”的“内部交流”,脱离国际前沿,缺乏竞争机制,走上封闭式的经济发展道路。联邦德国在1951—1952 年分别加入关贸总协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利用国际分工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联邦德国的经济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因此,只有用整体的眼光,从整个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高位,才能看清利弊得失;只有将区域集团化放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中,才能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求同:追寻时代的发展趋势

尽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有质的区别,但仍有相似之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立欧共体、强化对国内经济的干预、通过福利措施调整二次分配,社会主义国家则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东西方均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西方遭遇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失灵,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在英美盛行,西方国家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社会主义国家从勃列日涅夫改革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由此可见,减少干预成为时代的潮流。

猜你喜欢

苏联体系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