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2021-04-21陈露
陈露
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萍乡 337000)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且因其柔韧性下降,导致身体重量集中于髋部,若不慎摔倒或被撞倒,可能会引起髋部骨折,大多表现为明显疼痛、下肢畸形,造成生命质量降低,故及时对患者予以救治尤为关键。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而对存在骨折转移的患者,主要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以维持良好的髋部关节功能,但该手术具有创伤性,且对软组织和周围细小血管破坏广泛,术后患者需卧床,不利于血液循环,极易引起下肢血栓形成,不利于术后康复[1-2]。血栓预防主要以抗凝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为主,但抗凝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气压泵是一种机械性按摩仪,利用与心脏相似的脉冲挤压,促使血液形成脉冲血流,进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血小板凝聚。有研究表明,气压泵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行髋部骨折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3例,女22例;年龄53~69岁,平均(63.58±3.58)岁;股骨粗隆间骨折13例,骨盆骨折10例,股骨颈骨折12例。观察组男10例,女25例;年龄55~70岁,平均(64.13±3.47)岁;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骨盆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自愿参与研究,且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协议。纳入标准:经X线检查确诊为髋部骨折;存在移位性骨折,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无凝血功能障碍;具备正常交流能力。排除标准:伴有免疫缺陷疾病;伴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存在失控性发作疾病;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护理:向患者发放宣教手册,每天评估患者双下肢血栓形成风险,并预防性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规格1.0 ml),皮下注射4 000 IU,1次/d,持续给药10 d;术后立即抬高患肢15°,并按摩患者双下肢,10 min/次,2次/d,再遵医嘱开展必要的康复训练。
观察组给予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气压泵护理:术后当天,采用WBH-A型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威海市博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鲁械注准20192090372)对患者进行治疗,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连接压力充气管和泵间电源,在患者下肢套上压力护套,并紧扣尼龙搭扣,脉冲压力设置为130 mmHg(1 mmHg=0.133 kPa),遵医嘱从上至下对患者下肢进行充气,脉冲时间为3 s,间隔时间为20 s,30 min/次,1次/d,结束后关掉气泵,并切断电源,持续治疗7~10 d;在使用气压泵期间,护士应告知患者使用气压泵的作用和对术后康复的意义,在每次使用前均需检查气压泵设备性能是否完好,并采用图文的方式耐心向患者说明使用气压泵的注意事项,以增强其配合度。(2)护理干预:指导患者食用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并选择可降低血压黏滞度的相关食物,禁止患者食用高胆固醇、动物脂肪类食物,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饮水量应达到1 000 ml,以预防血液浓缩;护士应观察和评估患者下肢肿胀程度、皮肤颜色,2次/d,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师,并给予其弹力袜加压装置;术后第2天,采用视频的方式引导患者开展功能训练,鼓励其积极活动,并说明功能训练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术后恢复的积极作用,消除其顾虑和恐惧情绪,增强训练信心。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术后1 d、术后3 d、出院后1个月的血栓发生率。(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干预前,血小板计数均少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髋部骨折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90%髋部骨折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且该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手术为髋部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手术存在一定的创伤性,较易出现局部组织炎性损伤、静脉淤滞、血管内皮损伤等不良状况,加之患者下肢活动减少,易造成下肢静脉回流缓慢,最终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4]。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会加重患者的活动异常情况,不利于康复,还会诱发脑血栓、心肌梗死等疾病,从而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以往,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术后预防护理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即通过术后及时评估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并预防性给予抗栓药物治疗,定时给予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凝血因子聚集,该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药物治疗易引起脑出血或黏膜出血等情况,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目前,气压泵是较为人性化的按摩仪器,不仅能减少护理工作量,还能系统性预防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当天,使用气压泵对患者患肢进行挤压和按摩,可促进肢体的淋巴液回流与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消除肿胀和疼痛的作用;此外,利用间歇气压还能促进纤溶蛋白溶解,减少血小板聚集,有效避免血液凝固,从而降低血栓发生率[6]。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少于对照组,表明在气压泵协助下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缓解肿胀与疼痛情况,有利于患者快速开展功能康复训练。这与虞鑫[7]等的研究结果类似。早期下床活动和间歇性气压泵加压有助于牵拉踝部关节和周围软组织,既能恢复血液循环机制,又能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同时,在饮食护理上引导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增强免疫力,减轻血液炎症,有利于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释放,进而避免凝血因子聚集,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指标[8-9]。
综上所述,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不仅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还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血小板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