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2021-04-21于俊相
于俊相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麻醉科 (天津 301600)
老年患者因皮肤薄、血管脆性高、血管硬化,导致静脉穿刺困难,加之治疗时间长,反复穿刺静脉会增加血管损伤风险,穿刺及针头固定均较为困难,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1]。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是从颈部静脉将导管置入,使导管直接到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适合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疼痛,有利于降低感染风险[2];另外,该置管术能够避免药物直接接触静脉,避免药物刺激血管,可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穿刺困难、留针困难等问题,已获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高度认可[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天津市静海区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2~84岁,平均(71.31±3.56)岁;住院时间1~5个月,平均(2.79±0.48)个月;疾病类型:肿瘤16例,脑血管疾病12例,呼吸系统疾病22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1~85岁,平均(71.87±3.73)岁;住院时间1~6个月,平均(2.64±0.35)个月;疾病类型:肿瘤15例,脑血管疾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首次进行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住院时间≥1个月;接受长期输液治疗;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沟通障碍或精神疾病;伴有心、肝、肾功能衰竭;伴有全身感染;治疗依从性差。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取Trendelenberg体位,头偏向穿刺对侧,采用传统解剖标志预测静脉位置,进行经验性盲穿,穿刺点选在胸骨头与锁骨头以及锁骨形成的三角形顶点,触及搏动的颈动脉后,向外侧移动0.5~1 cm进行穿刺,进行局部麻醉,用穿刺针进行穿刺,抽到回血后停止进针,将导管置入。
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穿刺对侧,充分暴露穿刺侧颈部,利用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的BE3型超声仪仔细观察颈内静脉的位置、走向等信息,选择表浅的颈内静脉管腔通畅处作为穿刺点,消毒后实施局部麻醉,将探头紧靠穿刺点的内侧,将穿刺针由此刺入,观察刺入情况,回抽见暗红色血液停止进针,此时已进入颈内静脉,置入导管后固定。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穿刺操作时间、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1)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满意度,该问卷Cronbach′s ɑ系数为0.85,重测效度为0.87,内容包括态度是否热情、穿刺技术是否娴熟等方面,满分100分,总分≥8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并发症包括导管异位、感染、堵管、静脉炎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操作时间比较
观察组穿刺操作时间为(23.84±3.22)min,短于对照组的(37.03±3.9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73,P=0.000)。
2.2 两组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满意度比较[例(%)]
2.3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6,P=0.002)。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较多,皮肤弹性差、静脉脆性高,反复穿刺会损伤血管,导致静脉炎、输液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加重患者病情[4-5]。针对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临床建议留置深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为临床常用的置管方法,多选用高柔性硅胶材料,组织相容性较高,利于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6]。
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适用于长期输液、老年、大面积烧伤及肿瘤患者,且导管柔软、不易折断、可长期留置,可确保患者具备较好的静脉通道,对患者日常生活不会造成影响,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7]。既往临床多凭解剖标志定位选择穿刺血管及穿刺深度,依赖穿刺者经验性操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一次穿刺成功率较低,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存在较大的局限性[8]。
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临床利用超声技术进行辅助,有助于解决传统置管的弊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穿刺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老年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成功率更高,置管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王世平等[9]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利于缩短穿刺时间,减少穿刺次数,且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似。分析原因为,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多种疾病中均有应用,并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利用超声引导对目标静脉进行观察,可了解其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减少盲目性操作带来的弊端;另外,超声实时引导下可清晰显示穿刺针的走行情况,确保一次性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对静脉血管的损伤,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10]。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成功率更高,置管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