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与心脏彩超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4-21吴婉芳
吴婉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腔狭窄、心肌氧供及血供不足,进而诱发心脏病变,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心悸、胸痛、胸闷及呼吸困难等。临床尚不明确该疾病的病因及病理机制,但普遍认为可能与遗传、肥胖、高血压及高血脂等有关[1]。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有助于明确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范围等,但是其属于有创检查,且检查要求及费用均较高,还需严格考虑相关指征,因此临床应用往往受限[2]。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常用筛查技术,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方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进行诊疗的7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5例;年龄24~89岁,平均(49.35±5.12)岁。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由于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就诊;符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指征;临床资料完整;认知及理解能力均正常,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能完成检查计划;对超声耦合剂存在过敏反应;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
1.2 方法
1.2.1心电图检查
应用理邦SE-12 Express心电图机,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75%乙醇擦拭导联及体表,将电极置于体表相应位置,采用12导联心电图连续描记,控制纸速为25 mm/s,确保基线保持平稳以保证图像清晰。阳性标准:ST段抬高在胸前导联V1~V6不低于0.3 mV或者在肢体导联不低于0.1 mV;各导联T波振幅低于同导联R波振幅的1/10;各导联ST段下移不低于0.05 mV。
1.2.2心脏彩超检查
应用飞利浦EPIQ 7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为3.5 MHz,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经多切面扫描心脏室壁厚度、心脏房室等解剖层面,明确其是否存在异常,并密切观察左室收缩功能及室壁运动,以16节段分法评估左室节段运动。阳性标准:室壁收缩期增厚或检出局限性室壁运动异常。
1.2.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应用GE Innova 3100血管造影系统,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将动脉鞘置入患者体内并自鞘管送入引导钢丝,于钢丝引导下将冠状动脉造影导管送至动脉开口部位并自导管注入冠状动脉造影剂,观察造影剂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明确冠状动脉内是否存在狭窄等病变反应。冠心病诊断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率不低于50%。
1.3 临床评价
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漏诊率及误诊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77例疑似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69例(89.61%),非冠心病8例(10.39%)。
2.2 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50.00%、65.22%、63.64%、34.78%、50.00%,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62.50%、62.32%、62.50%、37.68%、37.50%。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准确度、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9、0.079、0.061,P>0.05);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高于心电图,误诊率低于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93、3.708,P<0.05),见表1~2。
表1 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结果(例)
表2 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结果(例)
3 讨论
受脂质代谢异常等因素的影响,脂质于动脉内膜上附着,会造成动脉狭窄或堵塞,阻碍血液流通,使心脏供氧及供血不足,可能诱发冠心病。冠心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极大地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3]。临床尚未明确该疾病的病因及病理机制,认为可能与遗传、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有关,患者的症状表现为胸痛、胸闷等。早期诊断有助于临床及早制定病情控制方案,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4]。
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具有操作简单、检查费用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电图检查能够准确记录心脏心动周期点波活动轨迹,并可通过图像方式呈现心脏点波活动,清晰显示患者的心脏异常变化,该检查方式对仪器要求相对较低,且操作简单,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心脏彩超检查能够清晰显示心肌各节段运动及心腔内部结构,有助于了解心脏的血流情况,且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其自由旋转探头有助于临床仔细观察心脏各个部位的具体结构,及时检出异常部位,还可观察心脏发育异常所诱发的各种畸形,便于临床掌握心肌受累范围、室壁运动、心脏瓣膜、缺血程度等信息,并准确评估患者的心功能[5]。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准确度、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高于心电图,误诊率低于心电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6]。
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影响心电图的因素如下。(1)侧支循环代偿供血影响:心电图对冠状动脉血管腔严重狭窄检查时,由于侧支循环数量多,检查中因患者处于静息状态,侧支循环代偿缺血区供血,导致心电图检查结果为正常。(2)ST-T段假性改善:冠心病在未出现心绞痛症状时,ST段处于下移状态;心绞痛发生时,T波由倒立变为直立,ST段上升,导致心电图检查结果为正常。(3)其它疾病因素影响:冠心病心电图检查中,ST-T改变是诊断的主要标准,并非唯一标准,原因在于肺动脉栓塞、心包炎等疾病也可引起ST-T段改变,所以在发现ST-T段改变后,还需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进一步诊断。此外,患者的检查体位、情绪变化等,也可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影响心脏彩超的因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影响是主要因素,在冠心病诊断时,心脏彩超检查主要根据观察患者左心室室壁节段性异常运动情况来判断,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量并非呈线性关系,一般情况下,当节段性供血减少>40%时才能得到阳性结果,而当冠状动脉狭窄<80%时,节段性供血减少现象并不会发生,导致检查呈阴性结果。
综上所述,心电图与心脏彩超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心脏彩超诊断的特异度略高于心电图,但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准确度相对较低,且存在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为了提高诊断准确度,可采用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联合诊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