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茯苓饮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2021-04-21李会敏刘春龙王亚楠李杨晓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食管炎流性茯苓

李会敏,刘春龙,叶 楠,刘 卓,王亚楠,李杨晓

(1.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唐山 003210 ;2.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食管的抗反流屏障功能受损,使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的以反酸、烧心(胸骨后有灼痛感)、嗳气、上腹痛及吞咽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食管炎性病变,严重者可发生食管狭窄及食管癌。西医主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治疗后其病情易复发。本研究主要是探讨采用柴胡茯苓饮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3 月至11 月期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 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符合《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及1994 年《洛杉矶分类(LA 分类)法》中关于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1]:⑴具有烧心、反流、嗳气、咽喉有不适感、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⑵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食管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2)其病情符合《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17 年)》中关于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2]。3)依据洛杉矶(LA)分级法对其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级,共分为LA-A 级、LA-B 级和LA-C 级。4)在就诊前的1 周内未服用过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及可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5)未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6)未合并有其他因素导致的食管病变。将这60 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 例患者中有男14 例,女16 例;其年龄为25 ~54 岁,平均年龄(37.4±9.56)岁;其病程为3 周~4 年,平均病程(1.46±0.97)年。对照组30 例患者中有男15 例,女15 例;其年龄为25 ~50 岁,平均年龄(37.5±7.65)岁;其病程为3 周~5 年,平均病程(1.54±1.1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由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46430)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该药的用法为:每次服20 mg,早晚各服1 次。采用柴胡茯苓饮加味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由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柴胡茯苓饮加味免煎颗粒(药物组成为:柴胡12 g、黄芩9 g、法半夏、白术、陈皮、麸炒枳壳、川芎、浙贝母、乌贼骨各10 g、炙甘草6 g、茯苓、党参、生姜各15 g)对患者进行治疗。每日服1 剂,分早晚2 次服用,在餐前1 h 服用,用120 ml 的开水冲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参照《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17 年)》、《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的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的评分[3]。具体的症状包括反酸、烧心、上腹痛及嗳气。每项症状的分值均为0 ~3 分。患者的评分为0 分,表示其无上述的症状。患者的评分为1 分,表示其临床症状轻微,不影响其日常生活。患者的评分为2 分,表示其临床症状明显,可影响其日常的生活。患者的评分为3 分,表示其临床症状严重,明显影响其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依据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评分及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将其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食管的炎症反应消失。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评分降低2 分,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食管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评分降低1 分,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食管的炎症反应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改善,或其病情甚至在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观察组30 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二者相比,P <0.05。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反酸、烧心上腹痛及嗳气的评分相比,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症状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患者上述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的对比(分,±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的对比(分,± s)

注:▲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反酸评分 烧心评分 上腹痛评分 嗳气评分观察组 30 治疗前 2.37±0.48 2.10±0.67 1.73±0.96 1.70±0.78治疗后 1.03±0.91▲ 0.83±0.69▲ 0.80±0.54▲ 0.87±0.85▲对照组 30 治疗前 2.23±0.67 1.93±0.87 1.30±0.86 1.57±0.88治疗后 1.50±0.85 1.10±0.70 0.93±0.63 1.17±0.86

3 讨论

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属于“泛酸”、“吐酸”、“嘈杂”等范畴。有调查研究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占胃食管反流病总发病率的40%,且其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4-5]。西医临床上主要采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奥美拉唑可特异性地降低该病患者壁细胞中H+-K+ATP酶的活性,抑制其胃酸的分泌[6]。不过,长期应用该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可影响其消化道环境的稳定性,从而可影响其疗效[7]。柴胡茯苓饮加味是在小柴胡汤与外台茯苓饮的合方中加入川芎、乌贼骨及浙贝母。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 条,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该方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外台茯苓饮为《金匮要略》中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的附方,具有罩消痰气、令能食之功效。《本草汇言》中指出,川芎性善行窜,可中开郁结。乌贼骨、浙贝母为常用的制酸对药。将诸药合用,可共奏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之功。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采用柴胡茯苓饮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食管炎流性茯苓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健脾安神话茯苓
茯苓健脾 孩子健康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