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职教师范生“软技能”培育的策略研究

2021-04-21白露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9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策略

摘要: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职教师资的重要使命,被称为职业教育的“母机”。但当前职教师范生毕业后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比例越来越少,职技高师院校面临着学生的职业意愿不强、职业素养不高、职业创新能力不足等困境。

关键词:职教师范生;“软技能”;策略;实证研究

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下,职教师范生的培养问题更加突出。2014年,全国17911名职教师范本科毕业生,仅1484人去了职业学校,占毕业生总数的8.29%[1]。笔者对某职业技术师范院校200名大四职教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本科职教师范生入职职业院校比例低的原因在于,一是由于缺乏制度保障,职教师范生进入职业学校渠道不畅通;[2]二是职教师范生对职校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自信及职业素养等“软技能”水平较低。

一、职教师范生“软技能”的内涵框架构建

克劳斯(2010)指出,大多数(75%)的长期工作成功取决于软技能;而少数(25%)取决于硬技术技能。[3]本研究基于Scarlett C.Wesley al(2016)[4]对“软技能”划分的7大维度以及曾湘泉[5]的“软技能”分层思想,对职教师范生所应具备的“软技能”进行分析。通过对“软技能”的内容框架,实施框架,评估框架的梳理,结合职教师范生培养目标及社会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构建职教师范生所特有的“软技能”内涵框架。分为应用层:沟通能力,人际技能等;修炼层:职业素养,专业伦理等;天赋层:心理素养,个人特征。

二、职教师范生“软技能”培育的现状及障碍因素

(一)培养过程中过多强调“硬技能”,忽略职业“软技能”

职技师院校在针对职教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中,据了解,98%的学生实践单位选择与专业相关企业,比如98%的广告学(含职教师范)专业的学生实习单位选择与广告专业相关的公司,去中职类院校实习的学生少之又少。教师教学过程中多数也只教授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性、职业性的理论知识,对于建立学生职业认同和职业自信方面提及较少。此外实践环节中对中职院校教学实践的缺失,也会让学生更少的建立起与职业教育教学相关的职业价值、职业素养、发展内驱等“软技能”。

(二)职业认同感低,职教师范生职业“软技能”短板突出

笔者通过对某职技师院校200名大四职教师范生进行《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6]问卷调研,发现职教师范生“职业意愿”“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职业效能”四个因子得分的平均值及量表总得分的平均值都未达到较好值4,这说明职教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信有待提高。笔者根据具体作答情况进行进一步质性分析发现,只有职业效能方面超过了50%(表2)。可见,对职教师范生职业意愿、职业价值和职业意志等“软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尤为必要。

(三)评估体系缺失,职教师范生“软技能”习得主动性不足

职教师范生“软技能”培育缺乏有效的途径和评估体系,第一,“软技能”的习得既不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内,也不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之一。职教师范生“软技能”培养内容和要求的缺失,导致学生对“软技能”习得的积极性不强,多数发生在不自觉或者非正式场所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软技能”培养的主动意识也不足,忽视“软技能”在学生学习内容和效果的重要性。第二,没有客观有效的考评机制和程序。学生难以判断和衡量“软技能”习得的效果,很难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职教师范生“软技能”培育的有效路径

第一,围绕职教生培养要求,优化“二课堂”系统,建立“软技能”评估体系。“二课堂”评估系统通过对学生专业具有职教特色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参与度、积极性、完成质量等评价标准的设置,来帮助衡量学生“软技能”习得的效果和水平,同时将“二课堂”评价体系与学分挂钩,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岗位需求的特质、职业素养、职业能力,采取形式多样,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胜任岗位的职业性格和职业意愿。第三,围绕社会发展诉求,依托职业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等相关课程,强调“软技能”在求职和就业方面的重要性,提升师生对“软技能”习得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2]翟帆.工匠之师哪里来[N].中国教育报,2018-01-09(9).

[3]付艷芬,郑显兰,李平.软技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01):74-77.

[4]Scarlett C.Wesley Vanessa Prier Jackson Minyoung Lee. The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core soft skills between retailing and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s, faculty and businesses[J]. Employee Relations,2016(1).

[5]曾湘泉.中国就业战略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2017(09):270.

[6]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李森.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7]胡重庆.职技高师院校职教师范生培养的困境及化解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3):61-67.

基金项目:2021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青年项目“新时期职教师范生实习期“软技能”培育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21QN034)。

作者简介:白露(1990.10-),女,回,安徽省阜阳市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继续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