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1-04-20李丽丽
李丽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脑卒中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神经系统疾病,被称之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呈逐年攀升趋势,已是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1-2]。肌张力增高属于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且多发生于脑卒中后期,主要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以及外周神经损伤导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研究显示[3],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是导致患者长期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肉毒素以及巴氯芬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寻求一种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亦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疗效以及安全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可能是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可靠治疗方式之一[4]。本文通过研究血府逐瘀汤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Fugl-meyer、Ashworth评分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1~77岁,平均(61.22±10.38)岁;疾病类型:脑出血7例,脑梗死3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40~78岁,平均(61.31±10.45)岁;疾病类型:脑出血9例,脑梗死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衡可比。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受试者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5]中所制定的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均存在明显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且合并肌张力增高;③年龄>20岁;④均为首次发病,且病程在6个月以上。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者;②伴有消化道出血以及严重骨折、关节疾病者;③神志异常或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④研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退出或失访者。本研究与《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相符。
1.2 治疗方法 所有受试者入院后均实施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同时予以针灸、按摩以及物理疗法。
1.2.1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用巴氯芬片治疗,使用剂量为5 mg/次,3次/d,并按照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剂量的适当调整,但总剂量不得超过60 mg/d。
1.2.2 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其中方药组成如下:桃仁12 g,红花、生地黄、牛膝、当归各9 g,赤芍、枳壳各6 g,川芎、桔梗各5 g,柴胡、甘草各3 g。上述中药均由医院中药房煎煮,1剂/d,200 ml药液分早晚各1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对Fugl-meyer、Ashworth评分及PaCO2、PaO2、Hcy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主要是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标准》[6]中所制定的相关标准完成:①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肌张力痉挛级别降低≥2级;②好转:治疗后患者的肌张力痉挛级别降低1级;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肌张力痉挛级别无降低。将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记作总体有效率。Hcy水平检测方式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具体操作遵循试剂盒说明书完成,相关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时间为治疗前1 d以及治疗结束后1 d。通过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予以评估,内容涵盖吃饭,排便,上下楼梯等项目,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能力越佳[7]。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Ashworth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及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而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Ashworth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PaCO2、PaO2、Hcy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后观察组PaCO2、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aCO2、PaO2、Hcy水平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见表4。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分)
3 讨 论
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属于一种肌肉张力增强表现,主要特征为被动运动阻力伴随速度不断增加,亦被称之为“运动障碍”,主要表现包括大部分肌群肌张力增高伴腱反射亢进,上肢屈肌痉挛明显,呈明显的内收、内旋、手屈曲状态;下肢固定伸展位,主要表现包括伸肌痉挛,呈伸髋、伸膝、足下垂表现[8-10]。迄今为止,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治疗主要集中于西医方面,虽然西医治疗手段较多,包括药物、物理治疗等,但效果均有所欠佳。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从而牵张反射活跃为核心的α-γ环路功能异常是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根本原因[11-12]。中医认为,该病主要为本虚标实证,且重点在于本虚,其标为血瘀以及痰浊,虚风挟瘀血,痰浊上扰脑窍而致诸症。拘急痉挛之症多见于恢复期,因浊邪渐去而未去,阻滞经脉,肢体经脉运行受阻,本虚之象更甚,精血不足,筋脉失荣,发为拘急痉挛之症[13-15]。因此,中医治疗该病的原则在于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的作用,且前期研究证实,该药对缺氧所致的乳鼠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示了其具有抗自由基毒性作用,可能有利于改善脑、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进一步达到降低肌张力的目的。
本研究发现,血府逐瘀汤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疗效显著。考虑原因可能是血府逐瘀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以及物理治疗具有一定的协同互补作用。同时,血府逐瘀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流,扩张血管,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为患者的疾病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血府逐瘀汤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肌张力以及运动功能。这在王作豪等[16]的研究报道中得以佐证: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经血府逐瘀汤治疗后的Fugl-meyer、Ashworth评分分别为(33.81±4.25)分、(2.10±0.33)分,相较于常规治疗组的(29.93±4.38)分、(2.72±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府逐瘀汤最早记载于中医名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具有活血化瘀、补血理气,气血同治,活血而不耗气,行气而不伤阴的特点。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血府逐瘀汤可通过提高一氧化氮水平,从而促使内皮组细胞迁移至缺血部位,为血管新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进一步有利于改善缺血坏死,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自由基毒性作用,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继而降低了异常升高的肌张力,最终达到改善运动功能的目的[17-18]。另外,血府逐瘀汤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Hcy水平。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血府逐瘀汤中的桃仁与红花共为君药,分别具有破血逐瘀润燥、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川芎、赤芍以及牛膝均为臣药,前两者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牛膝则由活血通经、化瘀止痛的功效;当归及生地具有滋阴养血、清热活血的功效,乃为佐药;枳壳、桔梗具有行气宽中的功效,柴胡则可疏肝解郁,亦为佐药;甘草则可调和上述诸药,乃为使药诸药共用,可达活血化瘀、行气痛经的功效[19-20]。本研究还发现了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是血府逐瘀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应用于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较佳,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肌张力以及运动功能,促进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Hcy水平恢复正常,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