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数学阅读,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021-04-20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湖滨校区朱正兰

数学大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精确性条形小数点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实验小学湖滨校区 朱正兰

一、学会转化,破解抽象感

在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一些知识点具有抽象性,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就要对其进行转化。教师教授学生转化的方法,理解转化的过程,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进行自主转化,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掌握转化的方法,从而能够在自己的数学阅读实践中自觉运用相应方法进行转化,掌握这种转化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消除误差,突出精确性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点在于,数学是一门要求十分严谨的学科,这种严谨主要体现在精确性要求中。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消除误差,突出数学学习中的精确性这一特点。

如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如何对小数进行乘除计算,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突出精确性,消除误差。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述:“大家现在阅读课本中小数计算的部分,观察5.04 分别与10、100、1000 相乘,得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学生开始阅读,发现当与10 相乘时,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与100相乘时,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这种小数点移动位数的不同引起了学生的疑问,教师此时向学生讲解:“我们在小数部分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小数点的移动,这是误差的最大来源,虽然小数点移动是一个非常小的细节,但即使小数点只错误移动了一位,产生的结果也是10 倍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对小数精确性的观察。”教师再让学生继续阅读,分别观察小数与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相乘时,小数点分别产生的变化,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就理解了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消除误差,突出数学学习的精确性。

通过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加注重数学学习中的细节问题,在对细节的精确性考量中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整体增强。

三、数形结合,培养想象力

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数形结合,这种数形结合不同于抽象转化,它更侧重于数学解题过程方面。通过数形结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

如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一节中,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龙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的统计图,然后询问学生:“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代表优秀、良好、及格三种类别的长方形的大小高低,这种大小高低代表了什么?”学生此时开始思考,图表中的一个个条形代表的是男女生不同测试水平的人数,条形的高低就显示着人数的不同。教师再让学生阅读条形统计图左侧的坐标轴,学生会发现其中标注着人数,教师让学生据此将相应的人数写在条形上方,学生通过标注就会发现优秀、良好、及格的男生分别有2 人、10 人、11 人,女生分别有8 人、9 人、5 人,教师接着向学生讲述:“条形统计图是一种完美的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我们通过条形图和上面的数字,可以很好地比较出各类数量的多少。”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理解了如何在阅读中实现数形结合,同时,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通过以上指导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未来期待有更多学者针对这一领域展开深层次的研究,探索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数学阅读。

猜你喜欢

精确性条形小数点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
各式各样的条形统计图
阵列式烟气流量测量装置在脱硫CEMS中的应用
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教材研究中的应用
测量工程的质量控制分析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条形”统计图速成变身
超级小数点
小数点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