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如何为教育期刊发展赋能
2021-04-19邵林
邵林
【摘 要】突发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赋能价值,后疫情时代,教育出版单位未来的转型已不仅仅是建平台、课程资源数字化,更要适应智慧教育发展趋势,将智能出版作为发展方向,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盘活用户资源和版权资源,丰富教育出版的内容与形式,提升用户的体验,实现个性化发展,在智能时代出版竞争布局中占领先机。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出版;技术赋能;后疫情时代
突发的新冠疫情使社会各行业遭受重创,作为教育期刊,短期内受疫情影响看似有限,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疫情持续过程中,在线教育、人工智能已在重塑和影响着全世界数以亿计人的学习方式、阅读方式。后疫情时代到来,传统教育期刊出版单位不仅面临着媒体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发展方式的变化,更面临着疫情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尤其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师生在阅读方式、教育教学方式方面产生的深刻改变和影响。我们不但要看到短期内传统期刊出版经营受到的直接影响,更要研究后疫情时代决定教育期刊未来发展的颠覆性力量。
一、疫情影响下的传统教育出版发展状况
(一)传统教育出版遭受重创
教育出版业在疫情发生之后,从内容创作到生产印制,到线下发行销售,各个环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疫情对实体书店、书展冲击巨大,出版社整体图书销售降幅达到二至五成。疫情期间全国有90.7%的实体书店被迫停业,全国实体书店的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85%-95%。[1]各家出版单位聚焦抗疫主题出版的公益性出版物,社会效益为先,经济效益基本忽略不计。面向教育系统出版发行的教育类期刊,因疫情防控和去年上半年延迟开学等因素影响,征订发行普遍出现下滑,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出版的教育教学类期刊为例,2020年同期发行量下降近20%。
(二)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被加速”
疫情期间,教育出版单位积极响应政府“停课不停学”号召,主动采取融媒体出版形式,把出版资源通过网络送到千万读者手中,赢得社会良好口碑。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在疫情期间的出版物多以融媒体电子版为主,通过网站以及移动终端传输,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教育出版社、大学出版社都积极落实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主动开放数字教育资源。清华大学出版社免费开放文泉学堂,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3万余种;免费开放多功能教学平台文泉课堂,支持微信端、移动端进行在线课堂教学应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基本上涵盖中小学全学段、全学科的教科书和教学用书近600种图书的电子版全部免费上网,在教育部正式下发的《关于发布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电子版链接的通告》中,在线免费发布教材电子版的有67家出版社。[2]应当说,疫情某种程度上加快了传统教育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进程。
(三)在线教育异军突起
教育出版行业中,在线教育异军突起。全世界数亿师生接受在线教育,全国多家头部、知名教育机构与央视、学习强国等官方主流平台合作,持续赠送公益课。阿里巴巴的“钉钉”下载量突破10 亿,成为首选上课平台,一度上了“热搜”,猿题库APP 的“全国百万人在线大模考”气势惊人。新冠疫情造成的长时间停课,世界各国政府迅速开展线上远程教学,选择电视、网络平台、传统纸质材料等学习方式,从技术设备配置到社会经济援助等各个层面创造条件,以恢复教育教学,并且大部分国家将远程学习时间统计为正式学制时间。
二、技术驱动出版行业发展与教育改革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健康码、行程追踪、机器人测量等让我们近距离地体会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在交通出行、疫情监控、疾病诊疗等多个方面人工智能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疫情突发使整个社会对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于行业发展中的影响有了明显感知和了解。
(一)人工智能助力疫情期间学校教育教学
受新冠疫情影响,世界各地的学校纷纷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教学从线下搬到线上,以维系学校的正常运行,其中人工智能+教育表現出色。根据美国教育主流媒体开展的调查发现,疫情封校期间,许多学校采取了灵活丰富的人工智能手段促进教学。“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远程学习,在客观上会促使教育者更多采用人工智能的工具和做法,远程学习支持自适应教学,广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自动反馈和支持等,将会助力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3]“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全球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二)人工智能开启智慧教育新阶段
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看,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人工智能对学习方式变化、学习质量提升、学习资源供给、个性化学习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政府先后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多个重要文件,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指导思想、目标和方式。近年来,智慧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的教育将以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开启智慧教育的新阶段。
(三)智媒时代教育期刊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痛点
专家分析,随着疫情防控的持续,更多行业深层次的影响和变化将在疫情之后逐步显现出来,传统期刊脚跨传媒、教育与出版,后疫情时代发展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教育期刊行业迫切需要寻求改革突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
技术驱动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庞大的用户需求是构成教育出版产业链的核心,在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传统教育期刊出版形式已无法满足现实发展需求,用户全方位、个性化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被数据化,通过内容创造、技术支撑、设备生产、运营服务等各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实现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出版,将极大地影响其转型发展的进程。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8—2019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内容的创作、审核、流量预测、运营、推荐、交互等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出版流程方面正在发挥更大作用,将大大提升出版效率,实现出版流程的智能化。”[4]
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期刊出版的现状与趋势
可以预见,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主导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力量,从产品类型到经营模式,人工智能为教育期刊未来转型注入新的活力,重塑发展机遇,教育期刊应主动寻求技术赋能着力点,重构价值生产模式成为必然趋势。
(一)赋能出版流程:数据把关算法推荐,实现流程再造
传统教育期刊从采到编到发,版面空间有限,审稿流程多,刊发周期长,许多热门教育话题价值因为时效问题,被严重消减。在网络媒体挤压下,教育期刊一些鲜活的教育话题经历从策划到出版制作到印刷装帧到运输送达读者手中,却早已成“明日黄花”。随着5G时代到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流程的再造方面将提供更多便捷和可能,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识别准确率已达98%,机器写作也逐步渗透进现实,今日头条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新华社等媒体已开展机器写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包括语音录入、机器协助校稿、机器写作等技术必将显著提高编辑工作效率。人工智能的搜索引擎不仅可以向作者自动推荐符合要求的刊物,编辑部还可以对投稿的排版格式、摘要、引用文献等信息进行设置,既方便编辑初审,又可以有效简化作者投稿流程。
教育期刊编辑部应逐步建立人工智能稿件处理平台,稿件文字复制比、数据是否准确、提法是否科学、观点是否新颖、引用文献资料是否合理等都依托技术识别,通过技术显著减轻编辑日常工作量。在期刊审稿环节,不仅可以由技术平台根据稿件主题、关键词、摘要等进行自动鉴定、审核、筛选,还能协助编辑进行加工校对,自动选择匹配的专家审稿。
在内容生产的重要环节选题策划中,数据分析将是未来选题策划的重要基础,根据互联网热搜、热点词汇、传播热度等,对选题进行智能分析,依托技术聚焦热点难点问题。根据阅读平台、论坛、阅读数据、评论内容及数据,还有传播数据等,帮助编者掌握真实信息,由编辑把关转变为数据把关、算法推荐相结合方式,为教育期刊科学策划和评判提供支撑。龙源旗下人工智能平台“知识树”,目前已可以根据编辑的定义,依据数据库数千万文章的积累,自动组织生成内容。在“知识树”下,编辑可以用一个半小时编辑一本书,再用一天时间去发行。[5]
(二)赋能资源处理:激发资源活力,推动数字出版生态系统生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出版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出版单位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积极寻求专业、精良、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融合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疫情期间,受众在接收教学资源时,除硬件条件不足造成障碍之外,优质的内容资源紧缺是主要难题。越来越多的家长通过作业帮、喜马拉雅、少年得到等APP搜索视听教育类资源。在线教育、知识付费正在席卷各行各业,内容是持续生产与服务的核心,精品、专业的教育出版内容生产,正是传统教育期刊的优势,也是后疫情时代人工智能赋能的着力点。
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化出版机构都在不断地通过提高资源建设和产品开发的水平,构建数字出版资源集成系统,提高传统期刊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服务效能和商业价值。“早在2004年谷歌就启动了数字图书馆计划,用扫描方式将全世界1.2亿种图书转化为数字化资源,但之后计划中止。”[6]因为资源数字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对数字资源的数据化处理之后进行资源的“多级生产”,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满足用户个性化、碎片化需求。当前阶段的教育期刊与大部分传统报刊一样,数字化融合转型只是将书刊的文字内容进行扫描,作为电子版存储,通过简单的电子版呈现来体现“数字化”,未进行数据化处理,更没有多级多层次开发和深度挖掘使用,所以也不能满足用户多元和个性化需求。
无论是面向教育管理、教育研究的专业期刊,还是面向师生的学科辅导类期刊,在长期办刊过程中,教育期刊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资源、专家资源、作者资源、渠道资源,技术的创新和智能化为教育期刊未来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教育期刊单位应着力建立完善专业的内容数据库,围绕用户需求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与开发。以教学类期刊为例,当老师研究某位名師的教学设计案例时,仅从一篇课堂实录文章并不能全面理解这位名师的教学设计意图、课堂授课实践、教学主张、教学风格等。而未来教育期刊应通过长期积累的资源,以该老师为中心,将与之相关联的著书论述、课堂实录视频、研究实践、成长历程、社会评价等汇集成库,使读者在极短时间和极便捷的渠道获得全面信息,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内容及咨询。
建设教育专业数据库与知识服务平台是教育期刊出版未来升级创新的关键。信息时代,资源泛滥,信息碎片化弊端明显,通过数据切片和智能标签,变单纯的信息积累传播为有效知识关联传播,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激发资源活力,形成充满生机的教育数字出版生态系统。
(三)赋能出版形态:全景体验、专业服务与个性需求智能匹配
传统教育期刊历来重视内容,但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新媒体阅读终端已经在改变受众的阅读方式。对于期刊阅读,一项统计显示,90.74%的人选择电子阅读,只有5.56%的人选择纸质阅读。读者的流失对于传统教育期刊来说无疑冲击巨大。4G时代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在线阅读或者下载后阅读,而面对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如彭兰教授所说,“对场景的感知和信息适配是移动传播时代的本质”。[7]移动传播的大环境下,人工智能与数字出版融合应用,将以场景植入为核心 ,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场景的创设满足用户不断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感知需要,为用户提供场景下的个性化服务方案。
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类刊物,多媒体内容呈现形式丰富,文字内容融合了图片、声音、视频等元素,为受众阅读增添更多乐趣。5G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使用户对实时场景进行感知,还可以使用户在产品使用和体验过程中,进行沉浸式交互体验。《尼奥环球旅行》是央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款AR绘本,借助AR+3D实时渲染技术,“让书中的内容活起来”,使儿童读者获得更直观丰富的阅读体验。流利说少儿英语在场景设计上有海滩、实验室、公园等,有效提高用户的学习兴趣。
教育期刊的出版形态发展,经历了传统纸质、数字化,正在走向智能化时代。近十年间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和云计算平台已经成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期刊出版,将是围绕用户这个核心,创设不同的时空和场景,注重对于用户服务的实时捕捉和推送,实现服务与需求的智能匹配。让读者在立体、真实而又多维的场景中,实现全景感知,阅读对于读者不再是一种视觉上的收获,更是全景式的享受。咪咕阅读,“1000个读者读出1000个哈姆雷特”,[8]这正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体现,全面提升青少年教育阅读展现形式和内容呈现方式,人工智能将不断升级未来阅读方式,打造一种全新的服务体验,未来传统期刊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是大势所趋。
(四)赋能传播发行:智能分发人机交互,让智慧教育落地
传统期刊出版以编者为中心,“出版什么,用户看什么”,普遍存在“用户连接失败”的问题,用户思维缺乏,导致受众流失、发行量下滑、商业模式坍塌。人工智能与教育期刊深度融合,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发和算法推荐,使出版智能化和服务个性化成为可能,重塑内容分发机制,实现个性化阅读、精准服务。
北大方正正在建设的“超融合媒体解决方案”,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媒体与出版实现全面融合,赋能智慧媒体新时代,构建媒体新生态。方正已与多家传媒单位合作,在选题策划、内容分发、营销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让媒体人实现更贴近用户的选题、更便捷的内容创作、更准确的考核管理、更全面的影響力评估、更科学的分析决策”。[9]
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期刊出版中运用的深入,智能化、交互式的教育数字出版产品将成为传统期刊融合转型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报告强调,“人工智能将对学习方式、学习质量、学习机会、学习能力和教师发展等产生直接影响。”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人工智能技术中识别技术、语言理解与语义分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对学习状态的捕捉和分析,对减轻学生无效课业负担,有效提升教辅类期刊服务学生学习效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教育期刊出版机构利用数据与算法技术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考查,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既保持传统出版优质资源提供商的优势,更实现优质精品内容资源生产、服务与新产业价值链的构建。
结语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AI强国,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AI应用领域已占据一定的地位,AI产业正在飞速崛起。“全球人工智能教育市场规模有望在2024年超过60亿美元。亚太地区将成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最迅速地区。”[10]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数字出版将成为未来出版业态的主流模式。
正如著名学者吴军在《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中所说,在历次技术革命中,一个人、一家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可以选择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加入浪潮,成为前2%的人,要么观望徘徊,被淘汰。
注释:
[1]吴平.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破局 小微新势力亮眼[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616070
2709659854&wfr=spider&for=pc,2020-08-27.
[2]范燕莹.巨大刚需为教育出版带来机遇[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3-04(3).
[3]赵章靖.疫情之后,人工智能教育将怎样存在[N].中国教育报,2020-12-25(06).
[4]魏玉山.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EB/OL].http://www.gxbgsx.com/news/show-262
65.html,2019/8/22.
[5][8]文化产业新智库.人工智能赋能出版业: 一天编辑一本, 找选题更容易[EB/OL].https://www.jianshu.com/p/1e308ad444c3,2017-07-27.
[6]张海生,吴朝平.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内在机理、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03):225-231.
[7]彭兰.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出版的用户新体验:场景感知、场景生产与入口把控[J].出版发行研究,2019(05):17-21.
[9]方正电子发布“超融合媒体解决方案” 赋能智慧媒体新时代[EB/OL].https://www.sohu.com/a/20668
8966_99897609,2017-11-26.
[10]腾讯研究院,中国信通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人工智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76.
(作者: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小学生数学报》主编)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