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至上 素养为王

2021-04-18杨永辉

关键词:试题分析中学语文核心素养

杨永辉

摘   要:近几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直处于调整变动之中,越来越注重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的设置和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通过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对语文试卷进行具体分析,剖析了试题考查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梳理总结了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对当下的教学和备考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试题分析;任务情境;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05-0004-04

2020年全國高考语文I卷和2019年全国I卷相比,题型保持不变。与往年试题相比稳中求新、求变不同,今年可谓以稳取胜。在考查导向上,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考试功能;在考查内容上,突出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在考查形式上,则以真实、具体、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任务,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说,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破解模式化、套路化备考上真正体现了“情境至上、素养为王”的考查意图,对今后的语文教学、高考备考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为了说明上述观点,下面对全国语文I卷试题逐一进行分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材料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文章肯定了“孝”的普遍意义,也指出了它的内涵变化,体现了思辨精神,彰显了传统文化。

第1题【试题分析】A由文中信息可知社会伦理制度比家庭伦理规范范围更广,但并没比较二者谁更重要,所以,A项错在无中生有;B“‘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中“特有”二字无中生有;D“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文中说“‘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二者程度不同。其实,B、D选项表述并不符合常识,如果学生有一定逻辑思辨能力,不结合文本也能发现它们表述上存在的问题。

第2题【试题分析】A 选项说“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理解错误。文中引用文献的目的是论述“孝”在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哲理依据,并且中国古今经典对“孝”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其实,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只要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提取能力,抓住每段文字开头的关键句,就能理清文章结构,自然就会知道答案错误所在。

第3题【试题分析】C选项说“‘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文中说“孝”是家庭伦理规范,也是社会伦理制度,恰恰说明孝并非“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且“一直是自觉自愿的”这种表述也不符常识,这道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目的性非常明确,文本材料基于一定的逻辑谋篇布局。考生在阅读时应认识到材料背后的逻辑架构,对其行文内容进行分析。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本题三个材料的内容围绕“新基建”这一主题展开。材料一主要解释了“新基建”的内涵,材料二阐释了“新基建”按下“快进键”的原因,材料三指出中国为摆脱疫情危机而出台的经济扶持计划是理性而审慎的。

第4题【试题分析】B选项说,在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投资,“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于文无据,也不符合常识。

第5题【试题分析】文中表述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而A选项表述为,抓住这一机遇,“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原文说的是顺应大趋势,选项说的是改变大趋势,学生只要稍作比较分析就能有清晰判断。

第6题【试题分析】此题答案的前两点来自材料二的第二段,第三点来自材料三。答案前两点基本无需加工,照搬原文即可,而第三点有些牵强,学生基本答不出,所以这道题区分度很小。其实,这道题的答案就是两点,一是新基建对疫情的作用,二是疫情对新基建的反作用,如果一定要答三点,那第三点可以是对疫情和新基建关系的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出自小说《越野滑雪》。这篇小说选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尼克·亚当斯故事集》,此小说集讲述了尼克·亚当斯的一生。尼克也被认为是海明威笔下最接近作者本人的角色,所以,小说带有鲜明的自传色彩。前几年全国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均是中国小说,今年用外国小说,中外小说特点不同,还是给学生带来了些困扰。尤其是海明威,其小说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比如电报体的语言,叙述简洁凝练不赘余;比如他强调写作的客观性与主题思想的隐晦含蓄,他常用含蓄语言表达复杂情感、用有限形式表达无尽内涵。小说的陌生化、多义性,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不小困难。

这篇小说主要写了尼克和乔治在野外滑雪和客栈聊天两个情节。细细揣摩二者的对话,感受小说节选的这部分表达的是“理想与现实”“自由和束缚”的关系。一方面人们崇尚自由、憧憬理想的生活,一方面往往为现实束缚,身不由己,我们不甘平庸的生活,有时又不得不和平庸的生活和解。

第7题【试题分析】D选项考查的是对小说主旨的理解。D选项说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接近,塑造了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其实,如果读懂了这篇小说,就会知道小说不仅写了人对自然的挑战、超越平庸生活的渴望,也写了现实对人的束缚和羁绊,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老人与海》中“硬汉”形象不同。当然,要做好这道题学生还需对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有所了解。“硬汉”形象是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猎人等,他们都有百折不挠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及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这道题需要学生对小说有整体把握鉴赏的能力及广博的学识,能读懂小说。

第8题【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通过把握人物语言来揣摩人物心理。这道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逐句分析体会,不遗漏答案要点即可;加之学生答案和参考答案表述相近就可以,所以这道题不会对学生造成很大障碍。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析不全、概括不准。这道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

第9题【试题分析】这道题设置了一种情境,引入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冰山”理论是1932年海明威在其纪实性作品《午夜之死》中提出的。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部分应通过文本提示让读者想象补充。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八分之七”。如果学生知道“冰山”理论的内涵,答这道题不會太难;如果不清楚“冰山”理论的内涵或对第9题的情境理解不准确,均会造成严重失分。答这道题需学生有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理论知识,以及一定的阅读素养积淀、广博的学识,需要学生能读懂小说。

四、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选自《宋史·苏轼传》。苏轼是中国古代百年乃至千年一遇的大才子,其一生融儒释道为一体,诗文词书画俱佳,备受后人敬仰和推崇。选文中的苏轼为文才思敏捷、才华横溢,为官耿直谏言、造福一方。此文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彰显了立德树人之教育真谛,适合作为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

第10题【试题分析】文言断句题首先需要学生对整个语句有较强的感知、理解能力。如果学生能大致知道这个句子写了苏轼在主持礼部贡举时的两件小事,就能知道“使得尽技”的主语承上,是“士子”,“巡铺内侍”启下,是下个句子的主语,就排除了D项。如果学生知道“噤”这个关键实词的意思是“闭口不作声”,就能知道它和“未能言”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排除了B C项。所以,这道题不需太多技巧,要的是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分析能力和丰厚的文言积累。

第11题【试题分析】考查的是学生文化常识的积累,不再赘言。

第12题【试题分析】此题错误有二:一是“同时”的说法不成立,原文有“明年春”,意思是“第二年春天”,可知这两件事不是同时做的;二是“粜”字本义是卖出,和选项表述的“集贮钱粮”有矛盾。做对这道题的前提是学生能读懂文言文,知道主人公在何时何地做了什么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其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如果学生不知“明年”“粜”等关键字词的意思,做题就有困难。

第13题【试题分析】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例如,如果学生不理解“粜”“活”“体”“鲜”四字,那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就会有问题。所以,做好文言翻译的前提不是“留换删补调”等技巧,而是文言知识积累、文化常识储备。当然,这道题的两个句子关键词不多且不够典型,选这两个句子做文言翻译考题并不太适合。

五、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选的是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选这首诗作高考考题难度过大,不利对学生理解鉴赏能力的考查。首先是题目,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文化常识积累,不知“奉和”“见寄”“次韵”“抱疾”“杜门”等词的意思,恐怕题目都读不懂。诗歌颔联、颈联也令人费解,只能通过“蕙草”“秀芝”“野鹤”“山僧”等意象凭空揣摩。再加上诗歌注释的误导,如注释3,说诗歌第三句出自《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学生往往会结合注释理解颔联的意思,揣摩诗歌的情感,而15题概括诗歌思想情感一题参考答案并没涉及人才培养的话题。总之,这首诗给你一个小时细细咂摸,也未必能读懂真意,更何况是分秒必争的考场,这道诗歌鉴赏题一定给学生带来了很大阅读障碍。

第14题【试题分析】要做对这道题,就要破解本诗第一个难题——理解诗歌题目含义。“袭美”指作者好友皮日休,“抱疾”是身体有恙,“杜门”是闭门谢客。“见”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见谅”“见笑”等,“见寄”是说皮日休寄给作者一首诗。“奉和”是说本诗是作者应答朋友的酬和之作。“次韵”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即按原诗的韵和用韵次序来和诗。所以,诗歌题目意思是抱病在家的皮日休给好友陆龟蒙写了一首诗,而陆龟蒙按照皮诗的韵唱和了一首。明白了题目含义,也就知道此题A选项说皮日休“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的。所以,做对这道题的前提是要有丰富而准确的文化常识积累。

第15题【试题分析】根据诗歌第一句和最后两句,学生答出参考答案给的两点答案或类似意思,并不太难。问题是众多学生并没读懂诗歌,从第二句开始就有了阅读障碍,颔联、颈联四句诗就更难理解,即便根据注释和“蕙草”“秀芝”“野鹤”“山僧”等个别意象凭空揣测,揣摩出的情感也和参考答案相差甚远。但为答题,学生只能连蒙带猜,把能想到的思想情感统统答上。这就造成学生答案满篇情感,却唯独没参考答案给的答案,或答出了答案也不全不准。所以,这道题区分度不太好。

六、写作

2020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也具备任务驱动作文特征。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写作材料主要是齐桓公称霸的故事,加上孔子和司马迁的评论。写作任务是根据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感触,写一篇班级读书会上的发言稿。

【试题分析】2020年全国卷作文材料选了一则历史故事,与近几年全国I卷作文题有所不同。2017年“十二个关键词”、2018年“世纪宝宝中国梦”、2019年“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三年作文题所选材料均立足现实,不论国家大事还是社会现象、民生问题都和国家发展、当今时代息息相关。而2020年的作文材料改自历史故事,颇让人意外。虽说历史可以照进现实,但治国理政、竭忠尽智、举贤荐才等圣君名臣之事,离高中生较远,学生写起来往往宏大叙述多、真切感悟少。

为拉近这则历史故事和学生的距离,也可能为突出“读书”在当今的价值,引导教学,作文题设置了“班级读书会”的情境,要求学生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但作文材料和读书会的关联并不紧密,材料中虽出现了孔子和司马迁,但并未提及《论语》和《史记》,材料和读书关联不大,任务情境却设置了“班级读书会”,略显突兀。

另外,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班级读书会上,围绕上述材料谈谈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中哪个感触最深,这里的指向不太明确,而这直接影响学生写作的方向和重点。学生不考虑“读书会”这一情境单纯地围绕历史材料谈对人物的感触可不可以?学生对材料一带而过重点去谈读书成果可不可以?还是说要求学生既要围绕历史材料展开讨论又要谈读书感受呢?从命题者意图来看,恐怕是后者。命题人不仅让学生讨论历史故事,更想考查学生是否读过《论语》《史记》等经典著作、是否有一定学识。学生写作时除提及材料中三个人物的功过是非、德行品性,亦要写自己的读书成果,《论语》《史记》等书皆可谈及,管鲍之交、葵丘会盟等事皆可论及。但可惜因为命题意图不够显豁,学生未必能明白命题者的苦心。从众多下水作文看,大谈特谈历史人物的多,顾及涉及“读书会”者少。大家写的文章往往单纯围绕历史材料去写,写作内容不外乎胸怀、宽容、知人等话题,读书会发言稿成了个无意义的壳,设置“班级读书会”这一情境的意义寥寥。

综上,不论阅读还是写作,全国卷语文试题和前几年相比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形式上,更表现在考试内容上。现在的试题题型、设问方式一再变化,就是在规避套路化、打击机械刷题;现在的试题不再单纯考查单一知识,往往会设置一定情境,在真实的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学识与见识。我们很欣喜看到全国卷的可贵变化,也希望这种变革探索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

猜你喜欢

试题分析中学语文核心素养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物理选择题试题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