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认知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究

2021-04-18荣国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具身认知初中音乐音乐教学

荣国芳

[摘   要]具身认知理论从身体活动的角度来看待认知的起源,强调身体在认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样的教育模式为初中音乐的教学提供了前瞻性的理论支撑,教师的教学促使学生在身心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使其身心愉悦。因此,通过全身心投入来获取音乐新知的方式,符合初中生的学情和认知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其获得审美体验,促进其整体发展。因此,文章着重探讨如何有效运用具身认知下的音乐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习得音乐技能。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具身认知;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6-0016-02

教师让学生静听是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常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只需安安静静地坐着,认真聆听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课堂秩序、帮助学生不断获取新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对学生掌握音乐技能、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帮助不大,学生在实践中不仅会表现得手忙脚乱,而且理解能力越来越弱,导致唱歌跑调、节奏零乱,无法完成音乐实践任务。具身认知下的音乐教学可以有效扭转这一局面,消除久坐式学习带来的“后遗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形成正确的音乐认知,促进音乐智慧的生成,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心智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其音乐核心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

一、具身认知下的音乐教育价值

1.理论方面的分析

在蔡元培“五育并进”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审美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有人认为“审美教育等同于音乐教育”。如果将“审美为主”的教学思想置于音乐教育的关键位置,会导致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向学生教授乐曲新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情感体验被忽视。

具身认知理论为传统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了新视角、注入了新元素。它通过强调身体在认知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倡导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形成身心合一的正确音乐价值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提升。

2.实践方面的分析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身体被限制在偏狭的课桌间,教师只是一味地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由身体的认知变成大脑的认知。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逐渐下降,身心得不到释放,更谈不上激发音乐潜能、培养音乐灵感、增加音乐体验、提升音乐能力。

具身认知下的音乐教学可以有效消除上述种种弊端。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增加身体体验,还可以帮助学情不同的学生掌握具有系统性的音乐知识,促使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爱上音乐这门学科,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二、具身认知下的音乐教学策略

1.在教学中应重视师生的身心体验

常言道,良好的身心状态是成功的前提。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良好的自身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不仅有利于维持课堂秩序和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有利于向学生传递积极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调整身心状态,运用科学合理的身体动作进行示范,引导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参加音乐教学活动并能从中受到启发,形成新的音乐认知,这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歌曲《龙船调》时,我面带微笑地站在讲台上,和颜悦色地问道:“你们有没有听过《龙船调》?”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都很茫然,但是有一位女生毛遂自荐,站起来眉飞色舞地讲解,我和其他学生则认真地聆听。她说坐在车上时听过,特别是里面的男女生一问一答很有趣,描述的是一个姑娘要艄公撑船载她过河的场景,待她讲完之后,我们给予她热烈的掌声。然后我继续问道:“男生来当艄公怎么样?”男生都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态度,于是,我扮演女生,让男生在教室的一边站成一排,唱“还不是我来推你嘛”经过我的一遍遍引导,学生的情绪越来越高涨,于是我又引导女生加入,学唱歌词“妹娃子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极大的兴趣,不仅认真学唱,而且在观看歌曲视频后模仿多媒体视频中歌唱家的肢体动作,有些爱表现的学生甚至自告奋勇想做领头羊。对于学生这种大方、自然的状态我乐见其成,鼓励男生和女生全情投入地边表演边进行对唱。男女生通过对歌曲《龙船调》一刚一柔的演绎,不仅调动了自主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保持了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且歌曲还引导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具身认知下的教学通过激活师生的身体状态,让音樂课堂充满乐趣和意义,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并形成新的认知,从而有利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着陆”。

2.在教学中应着重感官体验的积累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育体系以感官为基础、以思考为过程、以自由为目的。由此可知,初中音乐教学与学生的感官体验息息相关,学生通过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感官体验调动自身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情感、激活了他们的音乐细胞,从而使潜能得到挖掘、乐感得到培养、认知得到提升。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歌曲《青春舞曲》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新疆手鼓舞的视频,学生通过视觉感官感受这一民间音乐艺术。然后我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聆听一遍歌曲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学唱,给他们发放了简制版的手鼓,让他们运用自身肢体语言模仿视频中“打手鼓”的动作,学习简单的新疆手鼓的节奏。在音乐伴奏下,学生边唱歌边跳起了简单的“新疆手鼓舞”,乐在其中,各个感官受到刺激之后,不仅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很快掌握了本节音乐课的重难点知识,而且音乐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

3.在教学中应创设贯穿课堂的认知情景

常言道,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所以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创设贯穿课堂的认知情景,并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境中,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促使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不断取得傲人的音乐成绩。

比如,在教学歌曲《军民大生产》时,我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把学生带入快乐的情景中,结束后让学生总结在拔河中用到的口号词,如“嘿吆、嘿吆”“加油、使劲……”等。然后我和学生合作,我领喊“加油,大家一起用劲”学生齐喊“嘿吆、嘿吆”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音乐知识“号子”。上述的课前热身活动结束后,我又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军民大生产》,并设置了问题:同学们能不能说出具体的生产劳动以及在劳动中发出的一些口令或者声音呢?这一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的学生说扫地的声音“唰唰唰唰”,有的学生说洗衣服的声音“哗啦啦啦”,还有的学生说拎着满满的水桶走路,水桶会发出“吱扭扭扭”声,等等。听着学生的回答,我点了点头,然后提议:“我们一起合作改写这首歌吧!”学生听了十分赞同。等学生创作好歌词以后,我负责领唱(采用歌曲《军民大生产》的旋律),学生负责齐唱(主要是一些衬词和象声词)。然后我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学唱歌曲《军民大生产》,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一下子进入歌曲的氛围当中,置身于课堂的认知环境,绘声绘色地表演起来。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身体得到了运动,还加深了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学生完全学会这首歌之后,我又启示他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背后涉及的音乐文化吗”?学生摇了摇头,在他们不解的目光下,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促使学生对这首歌的认知更加完整。本节课我通过将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的身体动起来、思想活起来,促使他们的音乐认知产生质的飞跃,进而获取更多的音乐感悟。

总之,具身认知理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它通过调动学生的身体参与课堂,深化学生的认知。将它运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既可以扭转学生的传统音乐思维模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又可以让单一化的音乐课堂变得多样化,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长学生的音乐见识,促使学生的认知发展从低层次逐渐过渡到高层次,音乐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   参   考   文   獻   ]

[1]  周夕佳.具身认知观及其对教学的价值与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20(1):3-6.

[2]  张威.具身认知:音乐教学的范式转型[J].江西教育,2019(33):82.

[3]  孙丽萍.初中音乐教学如何利用问题驱动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J].辽宁教育,2019(23):38-40.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具身认知初中音乐音乐教学
具身认知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在线学习环境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