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敞开式公园养护管理研究
2021-04-18张建国
张建国
【摘要】城市公园是最贴近百姓生活需求的基础公共产品之一,随着存量和增量的不断集聚,“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理想目标逐渐呈现。但其养护管理质量则直接关系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本文通过城市敞开式公园现状分析,研究探讨解决其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敞开公园;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1、引言
近四十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建设了大量城市敞开式公园游园,原有的封闭式公园除一些专类园如动物园、植物园、社会投资的特色园外都敞开了,但其养护管理水平却难以满足广大市民游客不断增长的需要。下面就以合肥市敞开式城市公园为例,介绍本人从事城市敞开式公园养护管理的一些观察和研究思考,希望与同行有所助益。
2、研究范围
这里研究的城市敞开式公园(下文简称公园)主要包括城市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休闲式公园、街头公园(小型公共绿地的称谓)。
3、现状分析
3.1数量规模大。合肥市包河、庐阳、蜀山、瑶海等四大主城区,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具规模和重要影响的敞开式公园近100个,总面积约8000多万平方米。包河区目前敞开式大小公园、游园有7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67平方米。随着“公园城区”建设的推进,包河区滨湖卓越城生态公园等一批公园正在建设中,庐阳区仅一个董铺国家湿地公园就投资1.3亿元,规划建设面积达4240.9公顷。
3.2多头建设管理。2012年实行区域化管理,合肥市绝大部分公园划归所辖行政区管理,从而出现了市建市管、市建区管、区建区管、区内各类经济开发园(区)自建自管等多头管理公园、游园局面。甚至出现了合肥市环城公园被拆分成三块划归蜀山区、庐阳区、包河区分别管理现象。合肥市环城公园是国内最早建设、最典型的敞开式城市公园,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享誉全国。在区域化养管过程中,各区相互竞争,不断加大养护、改造资金投入,质量品质有了明显提升,但也造成各自为政,养护管理不同步,质量水平不均衡,景观同质或趋同化,致公园原整体规划设计景观、功能、特色部分丢失。
3.3公园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少有护栏与围墙。敞开式公园,除少部分免费对外开放的原有成建制的综合型公园保留围墙或护栏外,基本没有设置护栏或围墙,游园呈现有组织无序或无组织无序状态,人们从四面八方可以随意进人园区,导致绿地地被植物被践踏损坏、车辆违停毁绿、偷倒生活装潢垃圾等现象频频发生,损耗养管单位大量精力和财力,影响公园园容园貌和整体管理水平。
3.3.2设施设备使用寿命缩短,损坏率增加,维护成本增大。如基础设施方面,水、电、光纤等管线埋设深度不达标,竣工图纸标注不准确,地表无标识,很容易在养管过程中损坏;园路广场建设时质量把控不严,造成地面开裂、地基下沉塌陷和饰面崩坏等情况时有发生;因人为、灾害性气候或自身质量问题,路灯、景观灯、自动喷灌设备、监控设备等损坏频率很高,特别是自动喷灌设备,因损坏频繁,导致许多公园废弃不用;有些公园建设时,为追求特色,利用新材料标新立异定制一些雕塑、小品或构筑物,一旦损坏,维修维护成本十分高昂。
3.3.3绿化养护制约性因素多。绿化养护、景观用水问题突出;绿化垃圾处理量大,不能有效利用;养护工人年龄严重老化,大多数为50-70岁人员,用工安全风险大,工作效率低 ,人工工资逐年提高,养护成本不断增加;公园一般栽植高大乔木多,病虫害防治难彻底,枯死病虫枝修剪困难;公园市政管网、高压线给管养的困扰。
3.3.4安全管理难度大。社会道路纵横穿插公园,使公园条块分割,破坏了公园的整体性,给市民、游客带来交通安全风险;游客行为加大了安全管理难度,如遛大型犬不牵拴绳,玩空竹、甩鞭等行为可能造成其他游客意外伤害,公园管理单位没有执法权,只能耐心劝导、劝阻,有时还可能造成不愉快事件发生;偷盗、损坏公园树木花草和设施设备的行为时有发生,大多数因个案损失金额不大、取证难、维权成本高等因素造成养管单位损失。
3.3.5公园儿童活动游乐设施少,附近居民反映强烈。
3.3.6公园养护管理基本模式:公开招投标、委托养管。公园养护管理公开招标,大多是以每平方米报价,由于门槛低,竞争激烈,中标单位一般是按照人工最低限量、最低标准报价,设施设备、苗木更新和其他养护管理费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委托养管价格基本参照公开招標价格平均数执行。导致公园养护单位难以投入充足资金用于设施设备维护、苗木更新和其它管理,出现养护管理水平逐年下降,设施设备老化加快,公园提升改造周期缩短,同时加大了监管部门的管理难度。
3.3.7公园花镜是公园的亮点,由于全国不同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有些公园不顾实际大量栽植南方花卉,造成维护成本大,效果难以保持。
4、对策与思考
4.1划分责任,减少管理层级。市管公园由市专门机构实施管理。各大行政区成立专门机构,对辖区公园游园实行统一管理,同步组织、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市建区管新建公园,由市级专门机构规划设计,落实资金划拨区专门机构负责建设,市级机构负责监督资金专款专用和工程建设质量,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后期养护管成本,减少现在移交和养护工作中经常呈现的一些问题。区政府负责协调统筹建设与养护资金,交区专门机构负责建设与养护管理。
4.2解决公园游园没有围墙造成的困扰,可在新建设规划设计或已有公园游园的改造提升时,将景墙、宣传栏、绿篱、色块、通透式围墙、护栏等与园路系统有机组合,形成形式多样、活泼和谐的有组织的浏览路线,引导游客有序参观、游憩。
4.3充分利用中水和轻度受污染水体解决公园绿化浇灌、景观水体补充水源。据有关方面统计,合肥市饮用水每年从梅山水库购买、调用水量约一亿立方米水,而高温干旱季节,市区每天公园绿地抗旱浇水达到4000~5000立方米。绿地浇灌自来水(含消防水)禁止使用,公园绿地主要依靠池塘、河道水源车运浇灌。合肥市污水处理率在90%以上,中水除少部分用于几个公园水体补给外,大部分被排放到河流中。巢湖水资源十分丰富,部分受到污染的水体水质完全能达到绿化景观用水标准。可以由政府系统规划投资建设绿化用水管网系统,将巢湖受污染水与中水并管,彻底解决合肥市城市公园绿地和景观水体用水问题,同时可实现中水与受污染水体的二次净化处理。
4.4把控好公园养护管理招投标源头。严把投标资格预审关,选择诚信、有实力的投标单位入围;将公园基础设施维修维护费用列为不可竞争费用,在实施过程中严把审计关,保证公园设施设备有效维修维护,资金合理使用;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绿化工最低工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增强对中、青年从事园林职业的吸引力,改善绿化工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遏制严重老龄化趋势,提高工作效率。
4.5协调公安、城管等执法部门在重要公园设立综治岗亭,便于违法违规行为即时得到处理,减轻公园安全管理压力,维护养管单位合法权益。
4.6其它。合理增设儿童活动游乐设施,满足市民需求,增添老少同乐的和谐游园氛围。花镜应考虑到气候条件因素,尽量少用南方花卉,以宿根花卉和多年生花卉为主,适当配置时令花卉,减少花卉更新频次和养护成本。政府应投资或资助民营企业建具规模的绿化垃圾处理厂,实施规范处理,合理回收利用(如加工成泥炭土),减轻了环保负担。
结语:
城市敞开式公园养护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面广,棘手的问题很多,单靠养护管理单位是不行的,它需要政府的主导,社会参与,管理单位的积极作为和广大市民游客的高度配合,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丽、安全的游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