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得其方,下笔如有神

2021-04-18陈晓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名著初中语文语文

陈晓玲

现阶段,语文教学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语文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也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名著是珍贵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在当前的名著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但目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并不令人乐观,首先是教师依然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讲解,围绕着教材指導学生阅读,进而导致学生的阅读意识薄弱,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名著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的传播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利,但由于初中生年纪尚小,还没有认识到名著自身的价值,对阅读名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在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虽然这些内容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但是文学性欠缺,多少会阻碍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最终严重影响名著学习的效率。第三,一些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具有功利性,为应付考试,没有完整阅读,只是挑选了部分可能考到的章节或者片段,简单地了解故事情节与肤浅的人物印象,不仅出现错读、误读的现象,还容易使阅读变得庸俗化,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教师给学生布置名著阅读任务,没有着重进行阅读方法的传授,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在阅读的时候培养阅读兴趣,影响名著阅读效率的提升。

面对目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这些现状,我觉得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充分指导学生,注重阅读兴趣、阅读效率、阅读能力的同步提升,真正做到阅读得其方,下笔如有神。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作为文学性质的学科,只有激发阅读兴趣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学生普遍对名著缺乏兴趣,阅读没有计划,随意性较大,也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与阅读方法,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只要学生阅读兴趣得到提升,那么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教师要为名著阅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景,可以更加快速地融入课堂中,对于提高学习学生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进行《西游记》《水浒传》和《骆驼祥子》的名著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查询有关三部名著的资料。这三部名著都曾被拍摄成影视作品,有些学生看过这些作品自然会对其内容更加地熟悉,教师可以在课前选取部分片段播放,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其思想内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比如,初中生对于《西游记》中西天取经的故事颇为熟悉,孙悟空这一人物更是很多人崇拜的偶像,班级可以举办“有关孙悟空的小故事”比赛,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故事片段进行展示,让大家一起重温经典,学生可以对任务有更深入的理解,感受孙悟空的不抛弃、不放弃,坚守初心的大无畏精神。再比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时候,因为现在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学生对于旧社会的艰难知之甚少,为了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举办话剧表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主人公祥子,通过话剧表演,让他们直接体会旧社会车夫的艰辛,感受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最终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情感变化,认识祥子堕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同时,通过话剧的演绎,学生也能够认识到当今生活的美好,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更加积极地投身阅读活动,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可以高效地开展。

通过融入教学情境,学生不仅提升了学习兴趣,对作品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会将作品中对人物的理解熟练地运用到写作中去。阅读让学生心中有更多妙语佳句,才能更加地热爱写作,才能自主地去写,写起来才能“思绪万千”“下笔成文”。

二、营造阅读环境,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

在初中语文名著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加入到名著阅读中去,要注重营造有利于阅读的环境,利用良好的阅读氛围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增强阅读的意识。

比如,在日常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去引导或者组织学生参与名著阅读活动,一般来说,阅读活动可以提升阅读的乐趣,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我心目中的海底世界”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时,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片段,在阅读活动中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并在活动中同大家一起分享,最后由学生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通过开展类似的活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使学生在课后也可以置身名著阅读的氛围中,让学生受到名著文化知识的熏陶。互联网的发展便利了师生的沟通,在进行《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教学时,教师在线上举办阅读讨论会,在线上与学生交流对话,使学生可以更顺利地进行阅读,讨论会的主题可以定为“用简单的语言概括鲁迅童年、少年、青年三个阶段的特点”。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进行内部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鲁迅的成长轨迹有较为清楚的认识。通过互联网的运用,使学生在家中就可以进行名著的阅读学习与交流,给学生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使名著阅读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能够体会到阅读的氛围,能够自主地参与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认真地观察生活,读好生活这本好书,使学生写出富有灵气的文章,不再呆板与局限。

三、搭建课文桥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前的语文教材编写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搭建课文与名著间的桥梁,选择适当的时机给学生推荐适合的名著进行阅读。那么,如何保证学生在课余时间真正进行名著阅读,是当前名著阅读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名著节选的文章,教师要择取恰当的时间,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去阅读名著。

比如,教师在教授《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制作电子化课件,使课堂更加生动与活泼。在课件中可以插入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资料,在感官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趁机问学生是否想知道更多英雄好汉的故事,学生基本上都会回答“想”。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去阅读《水浒传》,引导他们去鉴赏《水浒传》中精彩的人物形象,领略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将课文与名著阅读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与课文相关的名著往往与所在单元的主题相同,也有助于该单元写作任务的完成,同时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名著教学对于学生写作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让学生以更加平静的心态对待阅读,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对于学生的写作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合理运用名著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把在名著中的收获运用到写作中去,创新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蒋旅健.阅读得其方,下笔如有神——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品位经典,2020(11):168-170.

[2]董俊.信息化时代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71.

[3]钱梦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246-247.

[4]黄伟.基于名著阅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分析[J].科技风,2020(08):69.

猜你喜欢

名著初中语文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