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议题为中心,有效开展初中语文群文阅读

2021-04-18毛瑞晶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孔乙己群文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是一种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扩充阅读量的好方法,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也常常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议题,如果议题选择较为宽泛、随意,那么学生自然抓不住重点,群文阅读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教师要树立“议题中心”意识,结合文本特色设置议题,这样才能让群文阅读找到重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人物类,培养高洁品格

在围绕人物作为议题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人物的丰富性和立体性,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将各种小说放在一起展开群文阅读,并说说这些作品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通过何种方法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了出来,该人物前后出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这些问题,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到如何塑造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

《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文章中都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如何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个议题展开讨论,思考作者对人物的展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顾茅庐》中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当他看到诸葛亮正在睡觉的时候,为何不直接叫醒他,同时还可以揣摩一下当诸葛亮看到刘备如此真誠地对待自己,他当时的想法是什么。在了解了这些后,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的后续内容时,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诸葛亮为何会对蜀国如此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体会到了诸葛亮和刘备身上都有高洁的品德,但是,在对比其它作品中的人物后,学生就能发现并非所有人物都具有同样的特点,如范进就是一个热衷于官场,受到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在对比分析中,学生体会到了小说人物的丰富性,小说将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提取出来,融入到了作品中。

学生在不少作品中都欣赏到很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学生常常注意到小说和叙事、记人类的小说中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但是他们常常忽略了一些托物言志的散文作品中,用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人物形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人物类展开分析探究,思考作品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并探究作者为何要歌颂高洁的品格,这和其人生经历有什么关系。

二、作者类,分析创作差异

由于某些作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编者常常会收录多篇文章,并按照主题不同,分别放在不同的单元下。但是这样却影响了学生整合阅读,对了解该作者的创作风格造成一定难度。所以教师要将作者作为议题,引导学生将同一作者的作品放在一起,展开对比分析,说说其作品的特点,并探究作者他在不同历史阶段,创作风格和主题有什么不同。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鲁迅的经典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故乡》《孔乙己》等,它们分散在课本的不同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围绕“鲁迅精神”这个议题展开讨论,看看这些作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发现鲁迅的作品不仅仅只有对旧世界的批判,如《社戏》其实展现的是对淳朴民风的呼唤,表达了对于新世界的向往,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则是回忆自己往日生活的作品,展现了自我反思。由此学生认识到鲁迅作品的多样性,同时他们也发现,虽然鲁迅作品有不同的内容,但是其实都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正是因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作者才会回忆美好的往昔,并批判不堪的现实,展望更美好的未来。在这样的整合分析中,学生抓住了主题,对于作者的理解更为深刻。

在围绕作者展开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该作者的认识更加完整、全面,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展开总结,深度挖掘该作者身上的精神。

三、表达类,提升语言技巧

不同的作品往往有自己的语言特点,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作品的表达方式作为议题,展开对比分析和鉴赏活动,尝试思考作品在言语表达上的技巧。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文体展开辅助分析,学生会发现,不同文体的作品对于表达方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散文类的作品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求较高,作者常常斟酌词句,思考如何写出新颖的词句;而小说则更多要求作者在描写叙述的手法上下功夫,思考如何能运用心理、外貌等细节描写展开创作。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都是记叙类的作品,而且它们都将古代的有识之士作为主人公,展现了他们如何说服他人、完成自己使命的故事。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怎样提升自己的言说技巧”作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用列表格的形式辅助阅读,首先分别列出这三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然后列出他们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在此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通过何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作者十分擅长撰写人物的语言,能很好地说服对方。教师继而又引导他们思考这些人物的言说技巧是什么。学生发现这些人物都能很好地揣摩对方内心的想法,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能让其劝说变得更有说服力。还有学生认为这些人物都体现出了不卑不亢的品德,因此他们的表达就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

在引导学生围绕作品表达手法展开讨论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尝试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在尝试仿写的过程中,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掌握了相关的语言技巧,他们的读写能力会得到综合发展。

四、文风类,引导对比鉴赏

有的时候,某些文章看似主题相同,人物形象也有近似之处,但是由于作者不同,所以文风也呈现出差异点。教师要安排学生围绕作品的文风展开讨论,尝试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展开鉴赏。这样学生能体会到不同作者的个性特点,认识到文学创作的多样性。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展现了迂腐的古代文人,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但是如果深入对比,还是能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此类作品放在一起展开群文阅读,并围绕“创作风格”这个主题展开分析,学生发现这两个作品在文风上有较大的差异,《孔乙己》运用的是第一人称的视角,从小伙计的眼睛来看待孔乙己的所作所为,而《范进中举》则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写作手法。从环境描写入手,《孔乙己》写了自然环境,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但是在《范进中举》中则较少这方面的描写。除此之外,学生还发现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用的手法也有些不同,如人物的性格有一定的差异性,人物的结局也有所不同。通过多元对比,学生体会到了两篇作品文风的差异。

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并感受到不同作者的文风特点。此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创作风格是什么,这样学生的写作技巧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五、主题类,丰富情感认知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某些单元会将相同主题的作品放在一起,如将风景类主题的作品整合在一起,又如将展现亲情的文章集中在同一个单元中。教师要把握好编者的用心,认识到教材编者希望学生能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开探究,所以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文章主题为议题,展开群文阅读,并思考特定主题的作品呈现出了怎样的感受和情绪,并思考文体不同,但是主题相同的作品中有哪些共同点。

《春》《济南的冬天》《天净沙·秋思》等文章虽然所写的内容不同,文体也不同,但是它们的主题却有相似之处,都是展现自然风光的作品,同时作者还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结合在了一起,展现了自己的内心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展开群文阅读,尝试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学生在阅读对比后发现,《春》不仅展现了春天的风物,而且还体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向往之情;《济南的冬天》不仅写了济南“温晴”的特点,而且还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天净沙·秋思》不仅写了游子在旅途上看到的各种事物,而且还写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借助这样的主题讨论,学生认识到了如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在创作风景类的作文时,他们也会试着思考自己抱着怎样的情感来赏析风景,并将自己的切身感受也写到文章中。

学者于泽元认为议题就是考验讨论的话题,具体运用到群文阅读中,就是指教师围绕一组群文展开讨论的切入点。话题的选择必须具有可建构性和系统性,要围绕文体的特点、写作方法等展开设计,体现出系统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自主总结问题,并进行语言建构的能力,选择更适合学生的议题。这样设置群文阅读的主题很好地体现出了“议题中心”意识,能辅助学生围绕更有价值的话题展开探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依托“互联网+”创新初中群文阅读及其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960]

毛瑞晶,甘肃省永昌县第五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孔乙己群文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群文活动
孔乙己(下)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