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导向的缺失及其复归
2021-04-18汪路艳孙佳文
汪路艳 孙佳文
摘要: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实践育人导向具有内在一致性。坚持实践育人导向,发挥实践育人对劳动教育的适应性和引领性,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而言,实践育人发挥着完善、发展、成长与生活的应然导向。其中,完善导向即丰富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内涵;发展导向即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成长导向即促进学生在自我实现方面的成长;生活导向即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回归生活视域。然而,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实践育人导向的缺失造成了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定位模糊,劳动教育的实施力度不足;偏重劳动教育结果,淡化过程性体验的功利性导向严重;学校劳动教育文化建设薄弱,文化育人缺失;缺少实践理性的指导,使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等。推动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导向的复归,需要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本质,加强课程建设和学科渗透;推动学校文化机制建设,营造回归实践的劳动教育氛围;把握实践育人的应然导向,注重劳动教育的体验性和过程性;坚持实践理性的引领,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深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03-0009-06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做出明确规定,要求高等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实施劳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落实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必须坚持实践育人导向,纠正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导向缺位的现象,使实践育人导向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得以复归。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育人的应然导向
实践育人与劳动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定位,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实现实践育人[1]。实践育人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基本要求,适应了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促使学生在接受实践教育过程中实现自主参与、自主教育以及自主发展,是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的统一[2]。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对实践育人的具体要求和实施体系做出说明。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提出包含实践育人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明确了实践育人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实施保障,对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坚持实践育人导向,彰显实践育人对劳动教育的适应性和引领性,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
(一)完善导向:丰富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内涵
实践育人对完善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引导,对劳动教育具体内涵的扩充和理论体系的充实也做出了针对性补充。
从实践育人导向对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完善来看,实践育人指向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高职院校育人的有效性,注重高职教育与实践育人导向的融合。具体而言,实践育人导向的劳动教育模式通过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方面予以理论上的探讨,从基于“健全的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来实施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超越以往的功利主义职业教育观和理想主义职业教育观,将职业教育视作一种现代劳动生存方式去理解,进而确立职业教育的本体意义[3]。因此,实践育人导向下的职业教育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是片面地基于功利主义或者理想主义的观念来实施育人活动,而是注重职业教育的实质内涵,关注职业教育所处的时代发展特点,来构建并实施职业教育课程,践行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使命擔当。
从实践育人导向对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完善来看,实践育人与劳动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契合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开展重在育人,为构建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方向性的引导,即以具有持续性和长效性的劳动实践活动为载体,发挥劳动教育应有的育人功能。劳动教育关乎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态度,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因此,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是劳动教育最基本的目的。鉴于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理念不强、劳动教育开展式微、劳动教育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增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坚持实践育人的导向。因此,应关注劳动教育运行机制的建构,完善并发展劳动教育思想,促进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效融合,使劳动教育能自发地与其他四育延伸至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实现劳动教育在实践活动中的渗透,丰富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内涵,破解当前劳动教育实施的现实困境,
(二)发展导向:推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
任何教育目的的实现都需要借助与之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活动来保证,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也需要相应的课程教学作为支撑。高校的德育、智育、体育已形成了系统的教育体系;在美育实施方面,许多高校成立了相关的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开设了有关课程。与其他四育相比,劳动教育在高校的全面开展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其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亟待完善。当前,高职院校乃至高校劳动教育普遍存在因劳动教育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选择不明确、教学体系构建不完善,致使劳动教育的实施片面化、功能弱化、力量分化等问题[4]。此种现状进一步表明践行实践育人导向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折射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以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为前提。实践育人统整下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回应以下问题:其一,劳动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的构建既与其他四育有联系,也有差异,劳动教育以实践性的劳动活动来达成育人目的,因此,与其他四育较为成熟的课程教学体系相比,劳动教育的课程和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基于劳动教育的独特性及其与四育的关系,突出劳动教育知行合一的特点;其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虽属高校劳动教育的范畴,但劳动教育的开展不能千校一面,应当有别于本科高校的劳动教育,把握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技术性、育人性的特点,突出学校专业特色。由此可见,实践育人导向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构建予以宏观的方向性的说明和指引,指导着课程与教学体系建设。
(三)成长导向: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
实践育人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在于该观念直接指向学生的专业成长和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对学生而言,成长不仅涵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习得,更囊括了个人素养的提升、个人理想信念的树立,而这种成长意味着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统一。对于高职学校学生而言,在校期间的学习经历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和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其中由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实践两部分构成的专业学习占据了绝大部分,专业学习与学生的社会化、自我完善密不可分,二者往往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落实实践育人导向,发挥实践育人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构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信念,推动学生不断成长和终身学习,为学生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奠定基础。
(四)生活导向: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回归生活视域
改变劳动教育实践与生活相脱离的现实困境,使其重回对生活的关注,引导学生在真实、贴近生活的劳动教育实践中获得劳动体验,是实践育人对劳动教育生活导向的主要表现。从学校教育的产生历史来看,学校教育的产生起源于劳动,知识与课程也与劳动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内容和形式逐渐注重学科性知识、抽象原理知识的教学,出现了教育“去生活化”“书本化”“课堂化”“无劳动化”等脱离劳动、脱离生活的现象,这种状况在劳动教育中表现为流于形式的现实困境[5]。因此,倡导劳动教育回归生活视域就是要求劳动教育应体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扭转劳动教育被异化、弱化、淡化的时弊,关注生活中的劳动教育,使学生重树正确的劳动观,这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纠偏具有重大意义。重申劳动教育关注生活领域,使劳动教育内容不局限于学校教育,也不限于马克思在大工业生产背景下提出的教劳结合,而是包括与个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自我服务劳动,故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主张将劳动教育有效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开展[6]。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导向的实然缺失
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推行过程中,实践育人导向的缺失造成了劳动教育定位出现偏差、重视程度欠缺、功利导向、劳动教育文化氛围缺失、实践理性指导缺位等问题的存在。
(一)重视程度不高:对劳动教育认识与定位不准,实施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重视程度欠缺是实践育人导向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缺失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为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定位不准、劳动教育的实施力度不够这两方面。其中,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定位不准主要反映在以下两点:一是对劳动教育的定位不准,弱化劳动教育的功能和地位。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劳动技能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理应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7]。劳动教育有别于其他四育,具有的育人功能是其他四育不能取代的。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仅对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也对国民素质养成中具有德、智、体、美四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8]。实际中,虽然高职院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方面具有较多的专业实习机会和实践单位,但未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功能,对劳动教育和其他四育的关系也缺乏深刻认识。二是对劳动教育的概念认识出现偏差,有窄化、泛化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的现象。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的当下,加强劳动教育既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劳动教育概念的认识不仅要把握其基本内涵,更需要从时代高度深化认识。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对劳动教育的本质及内涵认识不当,没有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理念,也没有站在劳动教育如何更好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融入校园文化和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高度去认识,未能将劳动教育与学校育人目标和专业特色相结合,盲目地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活动[9]。劳动教育的实施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尚未形成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同时也缺少学科渗透意识,专业师资队伍不健全等一系列阻碍劳动教育实施的问题。
(二)趋利性导向:偏重对劳动教育结果的关注,淡化过程性体验
淡化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性体验,过于强调劳动实践活动的结果,注重高职学生知识和技术的习得,使劳动教育呈现出功利化的导向,给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制造了隐性的藩篱。首先,学校往往重智育,欠缺对其他四育的深入思考。在高职院校中,对智育和其他四育的关注程度往往是不协调的,偏重对学生学业的关注,而对其他四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关注有所忽视,这严重影响着劳动教育功能的发挥。其次,对学习和就业的关注加剧了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趋利导向。对学生来说,他们从小就在应试环境中接受以知识性学习为重的观念的灌输,缺少家庭、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引导。此外,由于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劳动教育机会少,使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观念停留在完成学校例行检查的任务。一旦劳动教育让学生产生消极或是任务驱动而非发自内心的积极心理体验,劳动的宝贵价值也就被完全遮蔽,劳动又如何能够发挥其积极的教育作用呢[10]?因此,从实践来看,这种注重学业和就业、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劳动教育并未能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遮蔽了劳动教育及其实践活动本身的教育意味,消解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三)文化氛围薄弱:劳动教育文化建设不足,文化育人缺失
劳动教育在学校的全面推广离不开学校劳动文化氛围的强力保障和支撑。良好的劳动教育文化氛围是促使劳动教育由外在推动走向社会自觉、学校自主、个人自律的重要保障。而在实际中,社会和学校对劳动教育文化氛围的建设是欠缺的,造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缺乏活力,学生个人在践行劳动教育方面丧失自律和自觉,从而出现以文化人、以文育校难以实现。由于学校劳动文化建设不足,劳动教育文化氛围薄弱,有的学生虽有自觉性,但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下,也难以靠个人或个别群体的带动使学校的劳动教育文化建设蔚然成风。有的学校雖认识到劳动教育以及劳动教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功能,但缺少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成功的劳动教育案例,再加上学校师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践行也是被动的,也就不难理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有心无力或无心无力的局面。
(四)实践理性离场:缺少实践理性的指导,劳动教育流于形式
实践活动的进行需要理性来指导和规约,只有以实践理性为指导的活动,才能增强行为和实践本身的规律性,降低为活动而活动的机械性,杜绝因人的思想性缺失造成的盲从。有研究者指出,目前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忽视实践理性的指导,在教学中集中表现为“无目的”、缺少“思考”“反思”等理性规范,错误地认为对理性的培养不需要实践,这实质上是对劳动教育培养学生高阶能力的遗忘[11]。对学生理性认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除了需要学习理论外,还需要从实践这一渠道来加深理解、深化认识。因此,在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破解因实践理性的离场而造成的为了完成劳动活动而进行活动的形式困境,纠正因实践和理性分离而带来的盲从现象。从实践来看,高职学生参与劳动实践虽有较多机会和先天优势,但是,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由于学校或教师不重视对学生实践理性的培养,使学生缺失了从理性规约的视角反思劳动实践,进一步造成了劳动实践活动未能发挥对学生理性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实践必然陷入无理性指导的状态。高职院校要破除劳动教育实践无法达成应有的锤炼品格、培养思维的目的的困境,必须扭转当前劳动实践和理性相互分离的状况,推动劳动实践回归应有的育人地位。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导向的复归之策
针对高职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导向欠缺的现实问题,促进实践育人导向在劳动教育中的复归,需要在正确认识劳动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加强劳动教育的学科教学活动;坚持实践理性对劳动教育的引导,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深度;落实实践育人理念,注重劳动教育的过程性和体验性;整合力量,多元参与,营造回归生活与实践的劳动教育文化氛围,提升全体师生践行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本质,加强课程建设和学科渗透
促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导向复归,首要的是重视劳动教育,端正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正确分析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功能;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与教学建设,落实学科渗透、贯通融合的劳动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一方面,转变对劳动教育与劳动的认识,深刻分析劳动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与劳动的过程性统一活动,在现实性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工具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审视,劳动教育更为根本的价值在于全面提升每个个体的自由力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2]。从劳动教育的本质来看,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彰显了通过劳动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此外,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高职院校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在深刻认识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也要坚持从时代背景的高度认识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实现劳动教育与时代格局、学校专业特色的有机融合,这也是把握劳动教育课程和教学建设的顶层设计的重要前提。
另一方面,注重课程与教学建设,打造学科渗透型的劳动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落实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活动的育人功能,应建立并完善有关的课程建设,增强劳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劳动教育不同于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分门别类的专业课程,劳动教育不是单属于某一专业所学的课程,而是面向所有专业,是所有高职学生都应当学习的课程。同时,对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劳动教育不需要建立相应课程的观念,必须要进行纠正。劳动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内在地包含了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方法、技术、手段、评价方式和思想、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对这些要素的认识是统整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具体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提。为此,高职院校应组建劳动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队伍,加大对课程建设的研究力度,紧跟劳动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和教学建设的定位高度和实施水平。
此外,基于高职院校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点,把握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的内在一致性,加强学科渗透,以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性作为课程跨界融通的契合点,将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渗透于其他课程之中,将其他课程中关于劳动的内容、形式“还原”于劳动教育课程之内,以此实现课程间的整合渗透与紧密联系,超越学校既有的课程体系[13],推进劳动教育学科渗透的多样化。
(二)加强学校文化机制建设,营造回归实践的劳动教育氛围
学校文化对师生行为和观念思想会产生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影响。高职院校营造劳动教育氛围,不仅是发挥学校文化的导向、规范、激励、凝聚和交流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形式、拓宽劳动教育载体的重要途径。在构建回归实践和回归生活的劳动教育氛围方面,高职院校应把握如下三点:其一,大力营造劳动教育文化氛围,有效利用学校现有的社团活动、劳动技能与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结合有关节日,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激发师生投身劳动教育的内在动力;其二,充分发挥榜样在塑造劳动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师生做好劳动教育活动,提升劳动文化教育的凝聚力;其三,在推动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同时,也应意识到学分制模式为学生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创造条件这一问题是当前劳动教育改革的前沿和难点,因此,在推行劳动教育,落實学分制改革,推动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直面真实的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应切实做好思考与引导[14]。从这三点来看,在建设学校的劳动教育文化机制方面,高职院校既要实现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也要结合高校改革的热点问题。
(三)把握实践育人的应然导向,注重劳动教育的体验性和过程性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应竭力避免功利性导向,让学生回归具体的实践活动本身,加深对劳动过程的体验,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培养正确的劳动情感与劳动态度。其一,结合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教育的学科渗透,强化学生的劳动实践体验。高职院校可将专业实验、实训、实习与劳动教育的有关内容深入融合,使学生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劳动素养;组织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服务社会、体验基层;结合高职院校所在的地区或区位优势,构建集学校特色和地域、区位特色于一体的学校实践平台,拓宽学生的劳动实践渠道,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的效果和质量[15]。其二,基于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文化建设,组织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学校文化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增强劳动感悟。其三,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形式,做好对学生劳动实践过程的记录和评价工作。为此,高职院校应立足学校专业特色,聚焦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坚持实践理性引领,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深度
实践育人导向内在规定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应当坚持实践理性对劳动教育的引领,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深度,以劳动教育教学和劳动教育实践的开展促进学生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和劳动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让劳动教育烛照学生成长之路。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改变当前片面化的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状况,深化对劳动教育的理性认识。劳动活动只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促成劳动教育目标的达成必须强化实践理性,这也是在實践中培养与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劳动素养的不二法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应注意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劳动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认识,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坚持实践育人导向,是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促进实践育人的复归,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科融合,需要教育管理部门、高职院校管理者、一线教师通力合作,从观念上转变认识,从行动上加大劳动教育的实施力度,完善劳动教育教学机制,在实践活动中彰显劳动教育的育人特性。
参考文献:
[1]陈燕娜,徐嘉玲,张连晶.实践育人视角下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探索——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2):22-25,29.
[2]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Z2):11-14.
[3]马蕾.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自由”与“美”——技术劳动视域下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20(15):12-18.
[4]刘向兵,赵明霏.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知识整体理论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8):62-66.
[5]陈嘉敏.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和未来路向:从形式学习到真实学习[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14-17.
[6]于超,于建福.五育并举 知行合一——黄济先生劳动教育思想的精神特质[J].教育研究,2020(8):56-64.
[7]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7-22.
[8]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3-77.
[9]陈永清,陈小华,王笑.高职院校应建立纲维有序的劳动教育新格局[J].职业技术教育,2020(15):19-23.
[10]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7(9):45-48.
[11]毛菊,孟凡丽.劳动教育:现实困境、本义探寻与教学方案[J].课程·教材·教法,2020(1):11-16.
[12]程从柱.劳动教育何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人的发展观的考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6-26.
[13]林克松,熊晴.走向跨界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2):57-63.
[14]卢晓东,曲霞.大学劳动教育课程框架、特征与实施关键:基于劳动要素的理论视野[J].中国大学教学,2020(Z1):8-16.
[15]郭晓云.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9(6):112-117.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