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第一集视听与叙事策略研究
2021-04-18秦海心杜文潇
秦海心 杜文潇
摘要:纪录片以其真实性凸显现实背后的意义,通过创作者的独立创作、个人解读和精心打磨,创造出良好的文化品格。文章以2006年央视播出的《新丝绸之路》第一集“生与死的楼兰”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参考侯彦恒的《纪录片<新丝绸之路>评析》和韦大军的《从对岁月的审度中汲取精华:〈新丝绸之路〉导演手记》,通过功能分析法对纪录片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这部纪录片作为一种高品质的文化代表,涉及的文化是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民族的、世界的。精心设计的叙事,使该纪录片的故事化发展呈现出新的活力,提升了观众的视听体验,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该纪录片将灵活的运动视听语言和叙事策略相结合,制造出极佳的视听效果,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度,优化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纪录片;《新丝绸之路:生与死的楼兰》;视觉语言;音乐;选题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3-0227-03
央视纪录片《新丝绸之路》回顾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开创历程,在第一集“生与死的楼兰”中,导演谷大象向一直以来充满神秘色彩的楼兰古道进发,探索罗布大地上未知的领域。楼兰,西域古城遗迹,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历史悠久,引人向往。几百年后科考队发现了这片被沙漠掩盖住的土地,并逐步展开研究,一步一步还原了当时的文明,楼兰文化与当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百姓仿佛重现在了世人眼前。楼兰古城的过往和考古学家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大自然的强大塑造力让人深感震撼。纪录片以贴合的音乐、宏伟壮观的长镜头以及精妙又不失风韵的解说词,为我们展现了楼兰古城曾经的辉煌和罗布沙漠中的小河墓地,人类与罗布大地在这几千年中上演的一场场生死恋,令人不禁感叹文明的易逝,产生将美好文明传承下去的期待。
一、视觉元素的巧妙运用——空镜头与长镜头的人文关怀
纪录片源自现实生活,拍摄许多创作者重复选择的考古题材就更需要进行提炼,挖掘出更深层次或者与众不同的东西。《新丝绸之路》将关注点集中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古代遗迹、历史事实和地理风貌上,着力记录考古的新成就,其中有多处内容都是首次被电视镜头记录[1]。《新丝绸之路》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考古队进入新疆罗布荒漠,对这个绝域之地的一座神秘墓地——小河墓地进行研究。期间发现了几十具大小棺木和干尸、小麦种子等,对考古研究具有极大意义。此后一千年,楼兰古国在此兴起又消亡。而《生与死的楼兰》之所以能在众多纪录和描述考古题材的专题片中脱颖而出,要归功于创作者对于这一题材的深入挖掘。全片使用大量空镜头来拍摄小河墓地与其周围的环境,使观众能够快速捕捉关键信息,能够很快得知小河墓地处在一片广阔的沙漠中,天空中雄鹰飞过,目光所及之处皆为黄沙,空无一人。伫立在小山堆上的一根根木柱清晰明显,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并引发观众思考,推动影片进一步发展。随着考古的深入,研究者们推测风沙广布的沙漠前身是一片绿洲,环境怡人且农业十分发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土地逐渐变成了沙漠,一具具在此沉睡了几千年的干尸也被掩盖在沙堆之下,原本木柱上涂的红色颜料已被侵蚀殆尽。这片土地文明起源时间距今之久让人唏嘘,大自然是如此神奇,能够把一片绿洲变成沙漠。镜头纪实,把古迹所在的真实环境展现在众人面前,还加入了大量研究者想象的几千年前楼兰的面貌,前后对比形成强烈反差。
影片不仅仅是在讲述一段厚重的历史,更是将古与今联系在一起,继而产生有效而又长远的教育意义。在影片的前半段,当观影者跟随考古人员的主观镜头,随着棺盖一点点的掀落,一个五官秀丽、保存完整的小河公主逐渐显现,她静静地沉睡在小河墓地的棺材中上千年,观众会不由自主地震撼于小河公主的精致美丽和小河住民的聪明智慧。而在影片的后半段,影片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将镜头对准了同样生活在罗布大地的小河公主的“远古邻居”——现代的沙迪克的重孙女。剧组通过特写镜头拍摄小河公主,考古过程中又相继发现了楼兰美女与一位老妇人,通过老妇人的特写镜头能看出她头戴毡帽,衣着上有许多红色丝线,木制别针也比其他人多了许多,随葬的还包括一个巨大的公牛头,比其他人显得华丽富贵,考古队从这些随葬品分析她生前应该是一位身份尊贵的人物。那些红色木柱与牛头应该是用于祭祀。小河住民的智慧与文明程度让观众大开眼界。影片通过她美丽的相貌,有意将她与小河公主联系在一起,引导观众思考,颇有一种“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之感。当观影者庆幸于人类顽强的生命力和罗布泊文明的延续之时,紧接着影片又极富思辨色彩地引导观众从生活空间上思考,她已经不再属于罗布人,罗布人是否从此断代?罗布文明是否从此消失?影片在这里戛然而止,留给观众的不是明确的答案,而是无穷的思索。
片中的镜头语言富于变化,有很强的节奏感。开篇长镜头的使用展示出广袤壮阔的西域大漠风光,风沙中吹起的是千年前的历史。考古专家小心翼翼地打开墓盖,特写镜头与近景镜头穿插变换对准干尸的面容样貌、身旁的随葬品,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向观影者展现了4000多年前的欧罗巴人。片中还运用了大量客观镜头,以旁观者的角度记录,给观影者带来最真实的考古体验,展示考古过程以及专家鉴定记录的经过,给观影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考古的意义在于挖掘历史,冲刷时间覆上的尘土,谷大象导演借这次跟拍使观影者更进一步了解和古城楼兰,对小河文明乃至西域文化燃起興趣。谷大象导演善于运用平稳开阔的长镜头,于宏伟壮丽的画面中彰显主题意蕴。纵观《生与死的楼兰》一整集,剥开纪录片表层看本质,我们发现它更多承载了一个文明的诞生消亡和民族精神。影片中,罗布荒原的真实面貌,它那干涸的大河、凹凸不平的沙丘、巨型木柱伫立于上的独特景象,在导演自然的长镜头下一一呈现。长镜头的运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我们仿佛看到了几千年前小河居民劳作、生活的样子,如今残缺而依然巍峨的小河墓地,仍在大漠风沙中为我们诉说着那一段美好的过往。
影片的特写镜头不仅客观理性地记录了考古过程中的事物,而且巧妙地激发了观众对于遗迹的思考与兴趣。在考古人员揭开小船棺材时,缓缓的推镜头定格在女尸的面部,此时没有解说词,没有背景乐,只有呼呼的风沙声与考古人员的讨论声,这一片刻的特写镜头无声地震撼着观众们的心灵。女尸的粗糙面部是时间的留痕,此刻站在棺前,能明显地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千年的历史就这样以具象化的女尸呈现在眼前,给足了观众思考空间,使观众不由得深思这片小河墓地背后隐藏着如何的故事致使这位女性沉睡在沙漠千年,于是缓缓揭开了罗布泊神秘的面纱。
二、声音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画面内容
音乐是传递信息和烘托氛围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典雅庄重的背景音乐无疑为纪录片增添了许多美感,使影片具有一种磅礴的基调。进入罗布荒原后,在幽静的西域乐曲下,锣鼓和铃铛声交替,声声分明地敲响,一种油然而生的悲壮感涌上心头,灰黄的沙丘连绵不断,草木皆非的陆地上干尸暴露,小河墓地在音乐的衬托下显得尤其触目惊心,充分调动了观影者的情绪。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小河墓地的全貌逐渐显现,突然屏幕一黑,等再次亮起时,一声铿锵有力的鼓点与小河墓地的真面目一同冲击着观影者的内心,急促紧凑的鼓声下,顶天木柱、小河棺木一点一点地揭开面纱,一段尘封的历史在庄重的音符中被翻开。音乐是营造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历史感与故事感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在纪录片中不仅仅是外部形态的存在,还是声像兼备的内部必须。单从片名上看,《新丝绸之路》这个主题很庞大,不仅体现在地理上、文化上,在心理上亦如此[2]。影像呈现历史画面,音乐营造历史氛围。例如,片段式的墓地画面配合富有节奏感的前景音乐,作为过渡的转场作用时,也赋予影片略显紧张的考古氛围,吊足了观众的兴趣,激发其对小河墓地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又例如,伴随着每一次的空镜头与沉着厚重的解说词,一个女声的悠远吟唱牵动着观众的心弦,使冷漠的风沙与深藏地表的小河墓地遗迹穿越时空,拨动着观众的脑神经,这吟唱画龙点睛般渲染了历史的神秘感,观众沉浸在这不为人知的历史时,也感受到那来自远古的人类声泪俱下的呼唤。
解说词也具有深刻内涵,能够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将画面的背景展示出来,补充画面信息、充实影片情绪、升华作品主题。音画合一,解说词可以更直接地补充视觉信息以外的内容。这部影片中的解说词可谓是在众多纪录片中脱颖而出的一处妙笔。恰到好处的解说词在本片记录过程中作为必要交代和有机补充,为观众介绍了考古过程、楼兰往事,它如此亲切地描述这个荒原:“人类在罗布大地上,有过一段动人的童年”。解说词同时也作为影片主题的代表者,将主旨悄无声息地传达给观众,“但愿不久的将来,孔雀河水能再次滋润罗布荒原。”优雅又不失风度地,影片在余音中结束了,给观众留下无限遐想。片中将画面与解说词相结合,从不同方面对小河墓地进行了全面的展示,解说词很好对画面进行了补充、解释、说明,介绍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历史文化。小河墓地上有许多伫立着的立木,这些埋于沙土的部分均残留红色,可想而知,当年的小河墓地被笼罩在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解说词中说道,这被贝格曼称为“死者的殿堂”再形象不过,这足以使观影者想象出那番壮观与超凡脱俗的场面。考古队对随葬品中草编小篓内的遗留物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这竟是小麦的麦粒,这一重大发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小河人生活方式的好奇。步步推进的考古工作继而挖掘出被历史掩盖住的秘密,小河人的历史正逐步被探索。解说词的大量运用是《生与死的楼兰》成功的一大原因,不同于一般的文字解说词是为了使观众更好地理解画面内容,它补充了更多的信息。一般来说,纪录片不受大众所喜爱的原因是其较高的观影门槛,而此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述距离现实生活遥远的远古文明,这就要求观影者具备一定的地理和历史的文化知识,且对考古题材有着极大的兴趣。在影片中解说词的作用被有力凸显出来,它能帮助观众读懂画面,引发观众思考,还能将三个古今的罗布文明进行有机整合,将楼兰的生与死以一种更流畅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除此之外,解说词还提供了充足的信息量,通过建构模型、推演模型的方式将如吐火罗人迁徙进入罗布泊、小河人为王者贵族建造死者殿堂等晦涩难懂的历史背景和科学猜想传达给观影者。
三、新颖大胆的题材选择
谷大象导演选择拍摄记录的是中国著名古城楼兰以西的罗布泊地区中的小河墓地,题材新鲜大胆,是一部成功的人文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从人物入手着眼整个纪录片选题,可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回望中国历史长河,数不清的历史遗留下来的谜题,考古学家就像搭上了逆向的列车,打开一扇又一扇历史的大门,一步一步挖掘隐藏的历史,不断开拓新道路。而他们所做的这些努力更让观影者有兴趣关注历史,感悟历史。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从历史中演变而来,只有多了解国家历史,才能更好地激发内心的民族历史情怀。谷导以新鲜的题材大胆跟随考古队拍摄,用平实的镜头记录着小河墓地被探索的过程,重现了楼兰文明。纪录片内容丰富、主题深刻、节奏舒缓,使观影者沉浸其中。楼兰文化源遠流长,更多秘密仍等待被挖掘。
在纪录片故事化的过程中,故事建构意识、碎片事件的情节化、叙述的细节化以及各种不同的故事重构技法都是必不可少的叙事手段[3]。多样的叙事手法是优化纪录片纪实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来说,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则更能呈现因题材晦涩而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与画面。在不同叙事中心的片段中,空镜头是不可或缺的转场介质,但多次重复的沙漠之景不免容易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然而,一位女性从风卷沙尘的沙脊中慢慢走来,毛毡的帽子、牛皮的筒靴、深邃的五官等外形元素正契合小船棺材里楼兰美女的形象,观众在接收解说词所传达的信息的同时,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得到重合,仿佛走来的不仅仅是年轻的楼兰美女,而是逐渐显露真实面目的罗布遗迹。历史再现的叙事手法给观众带来视觉与听觉巧妙融合的视听体验。遗迹的意义在于探索,而纪录片的真实记录则不仅仅是记录探索的过程,更在于发掘遗迹背后深藏的历史价值与对现当代社会以及人类的精神映射,于遗迹中那远古的召唤传向无名的远方,引领观众在历史与现代中穿梭,《生与死的楼兰》讲述丝绸之路中的罗布古迹,便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四、结语
丰厚的自然景观、纵深的历史感以及对文明的高度关注,使纪录片于考古研究的外衣下寄寓了关于文化、生命、传承等诸多思考。处于小河文明几千年以后的人们,在纪录片壮阔的画面里、庄严的乐曲中、深邃的解说下,体味着前人的伟大、文明的易逝。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仍是一条艰辛却充满希冀的道路。创作者也是在尝试以纪录片形式的文化传播手段,去承载人类文明的记忆,为文明的延续出一份力。正如影片所说的,但愿文明不要成为这罗布大地最后的人间喜剧。
参考文献:
[1] 侯彦恒.纪录片《新丝绸之路》评析[J].青年记者,2017(23):103-104.
[2] 韦大军.从对岁月的审度中汲取精华:《新丝绸之路》导演手记[J].电视研究,2006(6):52.
[3] 陈桃. NHK《新丝绸之路》的叙事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秦海心,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艺术创作纪录片。杜文潇,博士在读,研究方向:电影、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