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政治参与和公众表达研究
2021-04-18董璐弘吕迎蔚邱宇瑶曾雯雯
董璐弘 吕迎蔚 邱宇瑶 曾雯雯
摘要: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政治传播和参与的主要场所,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但出于种种原因,公众在参与过程中存在不理性现象,与真正理想状态下的政治参与相去甚远。
这篇文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集意见一事的演变过程进行还原分析,运用“赋权”理论探索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政治参与表达的演变途径和规律。研究显示,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自我赋权的场所,但整体尚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过就历史发展角度而言,事件为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甚至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
关键词:赋权;政治参与;公众表达;网络公共事件;微时代;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3-0026-07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11058031
一、引言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进入政治过程对政府政治决策产生影响的活动。而微时代的政治参与则是公众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在网络公共领域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从而参政议政。
2020年2月27日,司法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并向社会征集意见,先后在微博等多个平台引起网友强烈反响,逐步演变成网络公共事件,仅微博话题阅读量便达近50亿。在此网络事件背后的是,新媒体赋权,赋予网友参政议政的权利,而网民实现了自我赋权。双向赋权使网民的表达空间和自由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样也为破坏秩序提供了可能。部分网友表现出激进盲目的参与特征,使得网络公共领域的管理变得愈发困难和复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公众、媒体三者之间如何协调,使公众政治参与表达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从意见稿个例出发,尝试复盘网络公共事件发展过程,以提供客观的理论分析。
二、新媒体赋权成就微时代
(一)政治参与和公众表达的发展历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参与”和“公众表达”这两个词在当下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使用人群打破限定圈层,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政治参与”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西方,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公众介入政治过程,并对政府行动产生影响或实际效果的活动[1]。公众表达,可以说是符号层面的活动,并没有付出实际行动,但对现实产生巨大影响[2]。
“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意为“属于城邦的人”,指的是与公共生活联系在一起、参与国家公共性事务的个体。也正因此,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产生了最早的公民政治参与和公众表达。
到了传统媒体时代,公民政治参与和公众表达的程度相较之前大大提高。公众通过报刊、广播等渠道参与政治活动。但由于传统媒体的特点,无论是信息审核还是传播都非常严格,传播成本大,公众参与表达的自由度不高。
至互联网时代,手机、电脑等设备出现,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递有着复制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公众的政治参与達到全新的高度。互联网的发展,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自由与便捷,公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PC端或手机移动端在论坛、贴吧、微博、微信、抖音知晓并讨论社会事件。但这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有些网民针对相关事件在公共平台上发布过激言论等,对网络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新媒体赋权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正在解构传统媒体的媒体权威。公众借助手机、平板等工具,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充分实现表达权,可以说,新媒体赋予了公众某种权力,即新媒体赋权。
赋权,又被译为增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体系,它最早由美国学者所罗门于1976年提出。这里的“权”不是指“权利”或者“权力”,它更侧重能,是一种个人对他人、组织或者社会产生影响和控制,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利益的能力,赋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正义、减少不平等[3]。正是如此,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让公众都可实现政治参与和公众表达,这在一定意义上缩小了“数字鸿沟”所带来的差距。
新媒体所创造的新赋权方式本质上是关系赋权,这种权力不来自外部,而是一种内生性的权力,来自个体意识觉醒和群体相互作用[4]。
早前的大众传播媒介时代,人们的传播工具不多且比较原始,传播往往只能在小范围实现。而如今,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传受双方的界限,媒体接收端(如智能手机)让公众在传播实践中实现了权能的增加。
从他者被动赋权到自我主动赋权,新媒体赋权的出现提升了公众自我的效能,公众能通过发表见解从而进行自由讨论和观点碰撞,让自己的知识能力得到增长,并且获得一定的话语权[5]。公众的生活模式、社会互动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政治参与,拥有更多的表达机会,而新媒体赋权也由此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三)新媒体造就微时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手机、平板为代表的新媒体载体,而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以此为基础进行多元化传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的自我表达、交往需求及社会认知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得到实现。例如,人们通过微博可以实现实时“零界”交互,人们可以在微博上了解各地新闻,实现了“秒”新闻和数亿人共在“现场”的盛景[6]。这些新媒体具有碎片化、去中心化等特点,它们重构了信息传播的框架,让大众进入了微时代。
微时代是随着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兴起而界定的一个新媒体阶段。对于微时代,陶东风教授认为可用以下几个关键词形容:“去中心化”“动态化”“及时化”以及“碎片化”[7]。微时代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活,公众的政治参与和公众表达也在微时代中焕发新生。
三、微时代的政治参与和公众表达
(一)现状
在微时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成为公众传播、收集、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既可以充分调动公众参与政治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监督政府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政务信息发表。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12.63亿;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5.73亿,日活跃用户增至2.48亿。微信、微博的用户规模非常庞大,这意味着其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2021年1月25日,人民网舆情频道发布《2020年政务微博影响力报告》,其中一部分数据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的重视和应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177437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有140837个[8]。相关政府部门正紧跟时代发展,持续入驻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联动官方与群众舆论生态,拉近彼此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政务机构进入新媒体。事件信息在微时代的传播呈现出碎片化、及时性、多元化、便捷性等特征,在官方政策发布、社会新闻播报等过程中,新媒体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原本由传统媒体主导的局面被打破。同一个事件的传播者可以是政务机构,也可以是官方媒体、个人账号。公众可以更加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间接提升了公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了公众对政府的监督作用[9]。
新媒体平台虽使公众政治参与和表达的热情高涨,但总体而言,目前政治参与和公众表达并未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仍存在官媒单向发布信息,公众参与过激或不理智等现象[10]。
(二)特征
第一,参与主体更多元,方式更便捷。一方面,微时代公众表达的主体更加多元化。不少官方媒体正在推动“政府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建立,公众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进行政治参与。同时,除这些官方账号外,民众也可自发在微博、微信建立话题以丰富自己的生活。相较以往政策信息由官方直接公布,民众只能被动接收的情况,微时代更倾向于政府在媒体上传达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民众进行投票和评论,以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的形式。
另一方面,公众政治参与和表达的方式更加便捷。相对于传统媒体,在微信和微博上发表言论限制较少,以往人们只能采用上诉、仲裁等手段进行自我表达,成本高且效率低。但在微媒体时代,人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发表诉求,政府部门也可更快接收到民意从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第二,参与主体联系更紧密。以往,由于信息接收渠道单一,公众只能被动接受事件结果或已经出台的法律政策,无从得知政府的决策过程及发展态势。进入微时代,事件的发展过程变得公开透明,公众可随时参与政策法规的制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公众与政府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第三,滥用知情权,群体极化严重。知情权是公法领域内的概念,随着信息接收渠道的增加,政务不断公开,公民的知情权也随之提高,这是政治民主化的一种表现和结果。由于社群效应的作用变大,人们往往因对一件事物的好奇而聚集在一起,从而更有条件深究一件事情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态势。
这会产生两种影响:一是积极推动事情发展,使事件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从而产生积极结果;二是对事件甚至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当人们聚集在一起时,更容易发生集群效应,相对应的也更容易出现情绪化、自由化等非理智行为,对社会产生大于个人的影响。
政治知识相对薄弱的人更容易被负面信息煽动,而网民在网络参政议政的过程中缺少束缚,微媒体又有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泛等特点,当政策条款触及少数人的利益时,这一部分人往往会将网络作为抒发不满的场所并进行诋毁和辱骂。同时,片面的理解也会促使其发表不当言论,这一现象出现后将对社会产生更大的消极影响[11]。
第四,多级传播下的信息获取不对等。多级传播又称N级传播,微时代网络信息繁杂,公众极易受到外来信息的影响,当信息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模糊不清时,信息接收者极易扭曲信息所表达的含义,从而使错误信息被传播。这一现象在微媒体上非常常见,碎片化信息、虚假信息、“意见领袖”主观加工过的信息、断章取义的被扭曲的信息,都使公众极易曲解政府的本意,部分法案条例也因此被误读。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网络公共事件介绍
(一)案例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是中国政府为进一步开放,规范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永久居留管理,保障取得永久居留资格外国人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条例。2020年2月27日,司法部发布了该意见稿,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该意见稿一经发布便迅速在网络范围内引起网友及各路媒体的热烈讨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讨论主要集中于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微博为最,条例一颁布便抢占了微博热搜。微博话题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5日,相关话题阅读次数最高达48.2亿,讨论次数达358.4万(见表1)。以此推测,全网阅读量远超于这一数据。
相关微博话题数据足以說明征集意见一事引起的关注范围之广,其引发的舆论风波影响范围之大,甚至在近几年的网络事件中可排在前列。在此事发展过程中,各方讨论激烈,恰好也反映出了该征集意见一事在网络公共事件中足够有特殊性、敏感性、冲击性和典型性,因此将其作为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复盘事件演变过程及内容变化,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客观分析,对于了解当下网络公共事件如何发展及有何意义有所帮助。
(二)演变路径
为对此事发展有全面的了解,本文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对此事演变过程中存在的多个重要节点及趋势变化进行还原。
从演变途径可以看出事件总体呈现波浪式前进的发展模式。2月27日—3月2日舆情声量呈上升趋势,3月3日—3月6日舆情声量明显下降,3月7日—3月8日舆情声量再次上升,3月8日起,舆情声量逐渐下降至微弱,这过程中出现的舆情声量变化转折点也正是事件的爆点。
在此事发展过程中支持者观点始终较为统一,而反对者的观点则出现了多次转变,掺入了很多与条例无直接相关性的观点。且随着事态的发展,反对者分流成理性反对者和非理性反对者。其中非理性反对者受到营销号及一些混淆视听的“意见领袖”的影响,队伍曾一度壮大,几次爆点也与其密切相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越发有自己的想法也更坚定自己的立场,结尾也在意料之中,即网友的注意力逐渐被其他事件所吸引,此事的热度随之降低。
(三)内容分析
在此事发展过程中不断有网民加入,引发了不少争议。对于该条例为何会有如此庞大的人群参与及大量争议产生,分析演变出现的文本信息可较清晰地了解网友的想法和观点。因此文章搜集并整理了微博评论、抖音视频评论、微信公众号推文、知乎文章、媒体报道、哔哩哔哩视频中与事件相关的内容,并对其展开分析。整理发现,文本内容的表达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专访、新闻报道等。
此事最初在微博热搜榜引发关注,可以说舆情首发媒体为新浪微博,之后扩散到各大平台传播发酵。通过文本的搜集可以发现,网友从始至终都以微博为主要活跃平台,微博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舆论的首发地,并时刻影响着舆论的走势。
西盈信息数据显示,在监测期间(2020年2月27日0:00至3月5日10:59)共获取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舆情信息10327篇,其中非负面信息有9288篇,负面信息有1039篇[12]。
将观点粗略分成反对和支持两类,发现99.99%的网民对该条例持反对意见,他们反对条例通过主要出于对条例本身规范、中国未来发展及其他事件融合影响等的思考,这部分内容对事情发展曾一度起到了激化作用。而支持该条例的网友仅为0.01%,他们之所以持支持观点,更多是出于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考虑及对条例持有乐观态度(见表2)。
此外,文章还对境外网友的观点进行了搜集,发现境外网友与国内多数网友观点相同,对条例也持反对状态。同时,其着重提到了外国人非合理的超国民待遇问题(见表3)。
除网友外,媒体的声音也不可忽略,它们在事件演变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相比于部分网友偏激的说法,媒体发表的文章从更高的层面对网友所关心问题及其反映现状进行了点评,如情绪化反对对条例的弊端。媒体更多以更中立、更全面、更理性的状态呼吁大家冷静下来看待问题(见表4)。
总体而言,大部分网民都将其支持和反对的观点有理有据地呈现了出来,但也有一小部分群体情绪较为激动,言辞激烈,在微博评论区以“控评式”“刷屏式”的形式霸占与条例相关的新闻,甚至在与条例毫不相关的热搜及新闻下也进行大量刷屏,但其刷屏的内容大多无实质性,只是靠声势表明自己立场。此外,通过内容搜集可以发现,大部分内容已经消失,微博该话题已不能成立。但公众的想法总是无拘无束的,为了继续发言,他们用声词、比喻、象征词、图片、视频等形式代替原有表达。即使事后被发现被处理,但信息早已传播到了下一层受众[5]。
(四)访谈分析
为更全面了解真实情况,文章选择了20名人员进行访谈。访谈人员年龄结构从十几岁至四五十岁不等,他们分别来自教师、公职人员、公司职员、学生等群体。通过访谈发现,被访者的事件关注度与预想存在较大差距。
在被访者中,此事的关注者主要集中于95后、00后,也就是高中生与大学生两大群体。而教师、职员等已经工作的人群,对于此事发展多数处于不知道或知道但不清楚的状态,至于原因其表示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与自身关联性不强的事情。在访谈过程中还了解到被访者最初知晓此事的媒体平台有微博微信、抖音,且在之上持续关注和接收信息,可见微媒体正日渐成为网民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访谈过程中被访者的态度高度理智,与当时微博火热的局面截然相反。大部分被访者能够较理性的分析此事,能够辨别无关此事与条例本身的交杂,他们大多处于观望状态,既没有评论,也没有作出投票等网络行为,其行为多局限在与朋友进行简短的讨论。
五、启示
网络公共事件是指围绕现实中的社会事件产生的,在网络空间引起广泛讨论并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的,影响党和政府决策或造成重大现实影响的公共事件[5]。从行动主体、内容及性质看,意见稿网络公共事件应属于网络公共事件范畴。相比于群体性事件会产生实质性行动并对社会有所影响,意见稿网络公共事件局限于网络世界,并未演变成某种现实社会行动。解构事件发展过程发现,可从传播态势、传播内容、传播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由且多元的传播态势
从此事传播动态看,不难发现这又是一次观点的自由碰撞。由于新媒体的“匿名机制”和进入网络后的“去個体化效应”,网民更愿意通过网络参与相关事务,他们常认为自己是一个摆脱现实约束的独立个体,无拘无束,无须承担后果。在意见稿网络公共事件中,部分网民有恶意辱骂诅咒等激进行为,甚至在平台释放封号等警告信号后依旧我行我素。
自意见稿征求意见发布后,反对者一直占据此事发展的主流,其中一些言论更是引发众人附和,网络局面非常火热。然而调查访谈发现大多数被访者对此事持冷静态度,他们认为这些言论与条例并无直接相关性,但也并未采取行为表示自己的不认可。对此被访者表示自己扮演的只是围观者的角色,因此自己的发声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由此可见,在此事演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网络式“沉默的螺旋”效应——当人们参与到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表达自我时会努力认清周围的意见氛围,如果自己的观点拥护人数很少甚至招到反对时,个体会因为另一方较大的声势给予的压力或抨击而逐渐转为沉默或者观望状态,反之则相反[13]。在舆论的传播过程中常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因此在事态发展过程中,非理性反对者多样化的反对观点、持续不断的内容生产及刷屏式的控评模式导致理性反对者与支持者的声音被淹没,而这也给非理性反对者的情绪表达和其他网络围观者的观念偏向造成了一定影响。
无论是观点自由还是“沉默的螺旋”,若要在传播态势里划分更像偏向一种表现。而意见稿在颁布后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传播方式——多级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播产生的效果如果想要到达更大范围的受众,多种形式的人际传播过程不可缺少[14]。微博可以与其他网络媒体和平台相互关联,如此微博的信息内容已借助大众媒体实现了信息流的效果[15]。在意见稿网络公共事件发展过程中,微博作为首发媒体用户量便已非常庞大,其借助多级传播的优势,尤以大V或相关专业人士为主的“意见领袖”发布信息后,通过粉丝进行再转发和再加工,传播平台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
但也正因如此,在此事发展后期,有的博主为吸引注意,随意截取以往视频文章或造谣使得信息的实质内容发生改变,众多谣言因此产生,非理性反对者的观点发生偏移。无论是网络上大部分网友还是被访者也都印证了以上理论分析,他们并未阅读意见稿源文件,所浏览评价的一手来源多为他人提炼过的二手资料,这使得其接收到的第一信息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他人的主观色彩,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判断。
经历多元观点的自由碰撞,意见稿网络公共事件整个发展动态和真相于后期慢慢清晰,非理智人群的注意力逐渐偏移到其他方面,而理智人群逐渐坚定自己的观点,对事件建立属于自己正确的看法。
(二)无序且情绪化的表达内容
新兴的媒体技术打破了过往社会精英掌握信息的局面,面对社会公共事件,网民常常在一片“狂欢”中卷入其中自由地表达自我,并在“狂欢”中搜寻一切对自己有利的信息[16]。“狂欢”主要源于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巴赫金认为在狂欢式生活中人不拘于传统教条,可以向之提出挑战。
意见稿网络公共事件爆发后,微博俨然成为一个狂欢广场。网民的非理性狂欢表达,一方面体现在大量无关言论的产生,引起众多网民情绪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不少“意见领袖”趁机对一些文章进行断章取义式的截取并发布,这些浅表面、碎片化的信息淹没了网友的理性思辨能力,导致再一波的舆情高峰的兴起——对涉事人员进行辱骂,甚至对其进行人肉搜索并曝光其个人信息,迫使涉事人员不得不出面进行澄清。而非理性狂欢表达另一方面表现在不合时宜、不分场合的表达。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微博还是抖音,无关话题帖子视频的评论区也沦陷为网民的狂欢战场,铺天盖地的刷屏使得原本不知晓此事的网民被动卷入事件。网民滥用话语权,通过不断的评论和转发,经几何裂变式的传播后,广场效应得到彰显,此事也由此变成热点话题,此时网民身上易怒、易被洗脑、狂暴的特征也在微博中暴露得淋漓尽致。
(三)半赋权下的社会减压阀
从传播结果来看,意见稿网络公共事件声势浩大,参与人群多、范围广,事件最后也因为其他事件的发生不再被网民关注。在此案例中,公众尽管被赋予了一定权力,但因情绪表达等并未发挥理想效果。可真要说此事件没有意义也不尽然,在网络空间,公众表达自我形成的公共空间可以充当社会端的缓冲地带,扮演社会减压阀的角色维护社会稳定[5]。微博、微信等平台作为此事的主要场所,为公众发表言论提供容量池,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公众释放自我的突破口,使得事态并未从网络世界演变到现实生活中的行动。虽有不少言论直指相关部门,但相比面对面交谈,网民经过微博等平台过滤再传到相关部门的威力已相对减弱,这给了相关部门思考和处理的时间,同时也起到了为公众和社会减压的作用。
六、结语
当前中国站在新时代的历史交汇点上,多个领域面临转型。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意见稿网络公共事件影响范围广,反响强烈,但不能否认其对于时代发展的积极作用。此事进一步形塑了网络公共领域,就如何建设网络公共领域又积累了一份宝贵的经验。
新媒体赋权给政治参与和公众表达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每个话题形成的“理性对话”,而是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平等对话、平等获取。每个人都可自由发表观点、表达情绪,如此自由开放的话语氛围有利于政府和主流媒体了解最真实的民意。在此事中,不是单方面的政府去权或公众的自我增权,两者并非处于“零和博弈”的状态,而是相互赋权的过程。尽管过程中夹杂着些许矛盾,但大多数人还是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这一角度进行表达,给予公众一个公共空间让其自由地表达自我,这使政府不仅收获了反馈意见,还因公开征求收获了公众信任,提高了自身的公信力。政府也将更清楚针对类似网络公众事件该如何更好地引导公众进行参与并表达。
新媒体赋权还在不断前进,公众政治参与素养及水平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公众、政府、媒体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共赢。此事只是众多网络公共事件中的一环,代表我国网络公共领域建设正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应持乐观态度,要相信我国政治参与和公众表达的环境建设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
[2] 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D].上海:复旦大学,2005.
[3] 高翠霞.媒介赋权视角下广州信教群众的宗教参与影響因素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8.
[4] 喻国明,马慧.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力范式:“关系赋权”:“连接一切”场景下的社会关系的重组与权力格局的变迁[J].国际新闻界,2016,38(10):6-27.
[5] 梁辰曦.新媒体赋权与公民表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9.
[6] 陈璐.赋权理论视野中的微博公共性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
[7] 陶东风.理解微时代的微文化[J].中国图书评论,2014(3):4-5.
[8] 2020年政务微博影响力报告[R].人民网舆情频道,2021-01-25.
[9] 王教蕾.微媒体时代的公众参与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7.
[10] 王国华,郑全海,王雅蕾,等.新浪热门微博的特征及用户转发规律研究[J].情报杂志,2014,33(4):117-121,89.
[11] 李珣.微时代背景下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长沙: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17.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舆情分析专题报告[R].西盈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2020-03-25.
[13] 张宝生,王雪新.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网络舆情演变机制及治理对策研究[J].情报探索,2020(10):8-15.
[14] 刘扬.多级传播内容迭代的几个方向[J].东南传播,2019(10):18-20.
[15] 黄朔.微博客多级化传播模式初探[J].青年记者,2010(4):75.
[16] 尹凌.新媒介技术赋权下的舆论表达与公共参与:以“昆山龙哥案”网络热议为例[J].新闻传播,2019(15):7-10.
作者简介 董璐弘,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吕迎蔚,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邱宇瑶,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曾雯雯,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