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2021-04-17
据2018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5位,新发病例37.6万例,死亡病例19.1万例;城市远高于农村,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亟待寻找新的有效治疗结直肠癌的方法。有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期专题结直肠癌研究中,作者郭厚基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生物学功能、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结直肠癌有一定疗效,但总体有效率较差;为提高疗效,需明确影响疗效的因素,以便筛选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敏感的患者。
对于超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是主要治疗方式,而麻醉可对人体免疫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患者预后。本期专题结直肠癌研究中,作者张乐等将椎旁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机体应激及炎性反应,为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麻醉提供了一些参考。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手术切除是结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围术期麻醉技术对残留肿瘤细胞存活和转移的影响是导致癌症复发或术后转移的重要因素。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癌麻醉药对改善结肠癌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期专题结直肠癌研究中,作者刘爱芬等研究咪唑安定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结果发现,咪唑安定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是通过下调微小RNA-4458表达、抑制核因子-κB活化实现的,这进一步揭示了咪唑安定的抗肿瘤机制,为咪唑安定用于防治结肠癌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