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性皮肤损伤患者3例护理效果分析

2021-04-17黄丽萍冯翠莲陈品儒陈燕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脓液渗液感染性

黄丽萍 冯翠莲 陈品儒 陈燕霞

广州市胸科医院内一科 510095

马尔尼菲蓝状菌原称马尔尼菲青霉菌,于1956年由Capponi等[1]首先从越南野生中华竹鼠肝脏中分离出来并且为其命名。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是一种少见的致死性系统性真菌病[2],我国好发地区主要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南方地区[3],首发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者约占64.3%[4],但临床上较少报道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性皮肤损伤的护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3例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性皮肤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为促进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性皮肤伤口愈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3例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性皮肤损伤患者的护理资料,3例患者均病灶马尔尼菲蓝状菌培养阳性。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范围为29~70岁,住院时间范围为11~21 d。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头部左侧1处2.5 cm×4.0 cm的皮肤溃疡,伴黄色脓性渗液;右上眼睑1处皮肤红肿,局部结痂,伴少量淡红色混浊渗液;左侧耳后1处0.8 cm×2.0 cm的皮肤溃疡,伴黄色脓性渗液;右侧颈部1处3.0 cm×3.0 cm包块,局部皮肤破溃1.5 cm×2.1 cm,伴有窦道形成及淡红色混浊渗液;右肩部1处皮肤破溃1.5 cm×1.0 cm,伴淡红色混浊渗液;右胸壁1处3.0 cm×3.5 cm包块,局部皮肤破溃1.5 cm×2.0 cm,伴淡红色脓性渗液;右侧前臂1处1.5 cm×3.5 cm脓包,表面有坏死腐肉及黑色硬痂;3例患者皮肤损伤部位均有触痛。3例患者中,白细胞升高2例,正常1例;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2例,正常1例;2例患者血红蛋白均降低,83~88 g/L,CD4细胞绝对计数正常2例、偏低1例,3例患者CD3、CD8细胞绝对计数正常,CD4/CD8比值倒置2例、正常1例。3例患者均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抗真菌治疗。

1.2 方法

1.2.1 积极清创及彻底引流脓液 (1)有坏死组织及黑痂的伤口,先予碘伏消毒后,予无菌手术刀片清除游离坏死组织及黑痂,再予生理盐水棉球擦洗伤口,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以利于肉芽组织及表皮生长,促进伤口愈合。伤口表面予无菌纱块覆盖,以防伤口感染。(2)较深及伴有窦道的伤口,予机械清创,每天予10 ml注射器吸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将腐肉、坏死组织、脓液等冲洗干净,再予无菌纱条填塞伤口及窦道,以利脓液、炎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的吸附及引流,以利于肉芽组织从伤口基底开始生长,促进伤口愈合,防止伤口外面愈合而里面仍有坏死组织包裹或仍有空洞形成而致伤口再次破溃的情况发生。(3)无坏死组织但有脓性渗液的伤口,每天予生理盐水棉球擦洗伤口,清除脓液,再予无菌纱块覆盖。

1.2.2 促进创面修复 待伤口创面为红色期,只有少量渗液或无渗液后,予苏肤(医用壳聚糖生物胶)外涂伤口及周围皮肤。外涂苏肤后要注意待干,涂抹后5 min内伤口不能覆盖敷料或衣服,以防将凝胶擦掉。待干后视伤口大小、部位、是否会被衣服摩擦导致伤口疼痛等可选择暴露伤口或外盖无菌纱块。

1.2.3 营养支持 3例患者白蛋白含量?均偏低,首先我们遵医嘱予白蛋白、氨基酸等肠内营养支持。再与营养师、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全面、适合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给予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保证患者每天的营养摄入,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

1.2.4 心理护理 3例患者病程长,并曾多家医院奔波求医,病情仍不断进展,且要承受全身多处皮肤溃烂影响形象及伤口疼痛影响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精神压力,患者变得极其脆弱,心理十分敏感,经常产生悲观、焦虑、抑郁、紧张、易怒等不良的情绪。我们尊重患者的人格,注意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查房及各项治疗护理过程中,均会表达对患者的病情、生活起居的关心,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让患者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鼓励家人陪伴患者,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及心理支持,消除患者的顾虑。在给患者换药时,细心、认真的操作,取得了患者的信任。耐心向患者讲解伤口处理、注意事项及预后等有关知识,伤口好转时及时向患者传递信息,与其分享伤口好转的喜悦,不断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1.2.5 出院指导 出院时指导并教会患者家属在家清洗伤口,待干后继续予苏肤外涂伤口及周围皮肤。

2 结 果

3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出院时右上眼睑、左侧耳后伤口愈合。其余部位皮肤伤口较前缩小,伤口情况如下:头部伤口1.0 cm×2.2 cm;右侧颈部伤口1.2 cm×1.5 cm,无窦道;右肩部伤口0.8 cm×1.0 cm;右胸壁伤口0.5 cm×1.0 cm;右侧前臂伤口1.0 cm×1.5 cm;所有创面红润干洁、无坏死组织及渗液。出院后电话随访,2周后伤口愈合,表面有淡淡的瘢痕,局部皮肤无触痛。

3 讨 论

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性皮肤损伤临床上较少见,如出现皮肤伤口、脓肿迁延不愈或病情反复,需警惕是否由马尔尼菲蓝状菌引起,及时确诊治疗,以免发生不良预后。

其伤口护理早期应积极清创引流,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及脓液,有利于肉芽组织及表皮生长,是避免伤口外面愈合而里面仍有空洞或坏死组织包裹而致伤口再次破溃的有效措施。

待清除脓液及腐肉后予苏肤外涂伤口及周围皮肤,可避免伤口被细菌感染,促进创面修复。苏肤(医用壳聚糖生物胶)的主要原料是壳聚糖,以及适量聚乙烯醇明胶、甘油和蒸馏水等制成,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作用的凝胶,涂抹创面5 min后会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隔离细菌对创面的侵袭,还可以促进伤口释放并激活蛋白酶、尿激酶的酶学作用,从而促进纤维蛋白和坏死组织溶解脱落,加速创面愈合。它的性质比较温和,对伤口及皮肤没有刺激性,能够润泽皮肤,软化皮损,并有抑制瘢痕形成等作用[5-6]。

患者皮肤破溃并伴有渗液,会促使体液和蛋白质丢失,从而导致低蛋白血症,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及伤口的愈合,所以,营养支持十分重要,尤其要增加优质蛋白及维生素的摄入,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由于马尔尼菲蓝状菌病发病比较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因误诊率高,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加重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7]。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性皮肤损伤患者伤口疼痛不适,生活质量下降,也会导致患者情绪不定,大多患者会产生沮丧、焦虑、多疑、易激惹等心理。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疏导,争取患者配合,使治疗护理顺利完成,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所以,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性皮肤损伤患者,应早期进行积极清创引流,待清除脓液及腐肉后再予苏肤外涂伤口及周围皮肤,可促进创面修复,同时应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并关注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给予心理支持,取得患者配合,可促进伤口的愈合。

猜你喜欢

脓液渗液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思考心电图之177》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PICC导管穿刺点防渗液装置研制与使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