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脾胃为五脏之本*

2021-04-17皮舟遥徐健众

河南中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谷化生胃气

皮舟遥,徐健众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脾胃同居横膈之下,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喜 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一纳一运,一润一燥,一升一降,一阴一阳,共同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与吸收,故有后天之本之说。脾胃纳运功能的正常与否,决定气血的化生,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而气血是五脏功能活动维持的基本物质,同时脾胃为气机升降的中心,故有“脾胃为五脏之本”之说,这一理论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本之含义

《说文解字》载:“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指出了“本”即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强调了其居于下位。《左传·昭公元年》谓:“木水之有本原。”《国语·晋语》云:“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不难发现,“本”与草木有关,而且“本”对于草木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论语·学而》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就将“本”的意义泛化了,不仅仅对草木而言,还指出道德品性作为人立世之“本”的重要性。由此看出,本,即根本、本源,人或事物的主体部分,突出其不可缺少或替代。

与草木之本、君子之本相类比,病亦有其本。在中医学中,作为治疗疾病最高指导思想的“治病求本”,其“本”即本质、根本之义。“治本”属于基本治则,本相对于标而言,如邪与正,邪气为标,则正气为本。“本”即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方面。因此,有学者提出,人的生命之本为生生之气;生生之气即人的正气,具有抗病、自调和、自康复等功能[1]。随着语境、应用领域的变化,“本”的含义虽然不断地被抽象化,但总不失其根本之义。这显然与重视根本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相一致。

2 五脏之本

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大藏象功能系统,这是中医学者目前一致的观点。而“五脏之本”,即五脏的根本、本源到底是什么?《素问·五脏别论》言:“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中医学认为,宇宙间精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2]。“气一元论”认为,构成万物的本原是具有物质属性的气[3]。由此看来,可以说精气是“五脏之本”。《医学真传·医道失传》言:“以为后之医者,必明……血气生始之根源”,则可知人之气血为“五脏之本”。自然界之水谷禀宇宙精气,自然界之人亦禀受之,且人食五谷,五谷养五脏,人以水谷为养生之本,故宇宙精气为人生之本。其具体机制在于水谷经脾胃运化化生水谷精微,化为气血,五脏皆有气血。可见,就人之五脏而言,“五脏之本”为水谷化生之气血。综上,气血是五脏物质之本,且以气为主,而宇宙间精气是人之气血来源。

五脏之本,其物质基础在于气血,而五脏非单纯静止,其功能之本为基于气机的气化。气机是指气在人体内正常的运动,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所谓人体之气化,即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气的运动变化[3]。气、血、水谷精微的转化、输布均有赖气化,气化正常则气、血、水谷转化、输布如常,气化不行则气、血、水谷皆成郁滞。故有学者提出:“五脏者气化之器也”,五脏是人体气化活动之功能性结构核心[4]。五脏是一个自调自稳的动态平衡性功能结构体,在不断地气化过程中得以维持其稳态,可见五脏之本非静,而在于动,即气的运动、变化,亦即气机、气化。

3 脾胃为五脏之本

3.1 化生气血,形质之本“胃为五脏之本”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言:“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灵枢·五味》言:“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慎斋遗书·望色切脉》言:“脾胃者,又阴阳气血之归本处,胃为气之原,脾为血之原。”由此可见,水谷经脾胃运化成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五脏物质之本,即所谓的后天之本。《医学原理》曰:“脾为五脏之本”,《时方妙用》亦言:“脾为五脏之本”是由于“五脏皆受气于脾”。以上均明确提出了脾胃为五脏之本的论断,肯定了脾胃在维持五脏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作用。清代宋良弼《医方小品·脾胃》言:“论凡人之生,脾胃为本,故先贤云:脾为五脏之主宰,胃为六腑之大源也。”说明脾胃不仅是五脏之本,亦为六腑之源。可以说脾胃实际是五脏六腑之本源,胃气(实则脾胃之气合称)是五脏六腑精微物质的来源和根本[5]。正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言:“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水谷入胃,其必先入于口。五味经口摄入,内藏于脾胃,一纳一运,化为气血,一升一降,散布于四肢九窍中,如雾露以滋润形体。否则,脾胃不化气血,四肢九窍不荣,则形体不充。而形体的充盛与否,其本质在于“肌肉满壮”“筋骨劲强”的程度。脾主肌肉,脾气旺则肌肉壮,脾气弱则肌肉痿;筋骨虽非脾所主,但皆赖气血充养,“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灵枢·本脏》),“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素问·太阴阳明》)。脾胃充养形体,其关键在于化生气血输布于四肢、躯干,肌肉,筋骨强劲,则形体健硕。此外,现代医学认为,肌肉主要由蛋白质和水组成,而现代研究[6]发现,内质网是具有蛋白质属性的消化酶、凝血因子合成的场所,从而提出内质网与脾的藏象功能密切相关。基于此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脾主肌肉。

3.2 禀赋土德,长养之本《素问·经脉别论》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尤怡《医学读书记》说:“土具冲和之德,而为生物之本”,脾胃在五行中属土,故有长养生物之能,正如《类经·脏象类》言:“四时五脏,皆不可一日无土气也”。张景岳提出五行“互藏”,同时强调:“土之互藏,木非土不长,火非土不荣,金非土不生,水非土不畜,万物生成,无不赖土”。可见,土是万物生成的本源,木、火、金、水赖土以生长、繁荣、生成、蓄存,推而及之,五行互藏则五脏亦互藏,脾胃是肝、心、肺、肾四脏气血化生之根源。叶天士在《景岳全书发挥·论脾胃》中云:“土旺四季之末,寒热温凉,随时而用。故脾胃有心之脾胃,肺之脾胃,肝之脾胃,肾之脾胃”。故有学者指出,叶天士认为脾胃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五脏以脾胃为本[7]。

3.3 居于中央,气化之本升与降,是脏腑气化的基本机能[8]。若脾胃之气机升降失调,则肺随之失于宣降,上焦闭塞不通而发为“脾胃咳”[9]。《素问·六微旨大论》载:“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由此可知,五脏皆有气,且五脏之气非静止不变,而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但五脏之气的运动并非杂乱无章,《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心肺居于上焦则气降,肝肾居于下焦则气升,脾胃居于中央,脾气升而胃气降,气之升降出入莫不关乎于脾胃。正如朱丹溪《格致余论》所言:“脾居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之交泰,是为无病之人。”所以,脾胃与气的运动息息相关,亦即脾胃为五脏气机调畅之本。

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亦与人体外部组织表里相应,脾胃位居中央,气机升降出入正常则全身气机调畅,五脏六腑各司其职,腠理致密、面色荣润,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否则,脏腑失调,腠理疏松、面色黯淡、筋骨僵痿、九窍不通。故李东垣言:“脾胃虚则九窍不通”。

《药鉴·病机赋》云:“胃乃六腑之本,能纳受水谷,方可化气液;脾为五脏之本,能运化气液,方能充营卫。”明确指出,脾胃作为五脏之本的原因在于,脾胃二者通过受纳、运化的协调促进气血化生,“化气液”“充营卫”,以安五脏;同时还说明,脾胃在作为气血生化之源这一物质之本的同时,还作为功能之本,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五脏气机“和合”的中心[10]。如此才能气血调畅,五脏安和。

在五行系统中,自然界五化有生、长、化、收、藏,与脾相应的为化。化乃变化、转化之义。气化作为五脏功能之本,是建立在脾胃气机调畅前提下的。由于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化的内在机制和枢纽机关则是气机[11]。脾具有运化食物与水液的功能,这就体现了脾气不但是运动的,同时还具有转化、转输的功能;此外,脾主升清,则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上归心肺化生气血,即“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胃气下降,水谷转化为食糜进一步消化吸收,食物残渣则燥化为粪便。从生理上讲,脾胃互为表里、阴阳,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密不可分,其升降、润燥、纳运相依,共同推动人体的运化。脾胃不但是运之本,亦为化之本。脾胃是气化之本,其内在机制在于脾胃是气机之本。

3.4 主于四时,卫外之本脾主四时即是无时不主,四时王气亦中气所在[12]。此处所言“中气”即脾胃之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言:“五脏六腑……脾为之卫”,张景岳《类经》释:“卫者,脏腑之护卫也”。明确提出了脾胃具有卫外功能,为五脏之护卫。正如《金匮要略》所言:“四季脾旺不受邪。”现代研究认为,中医脾的功能不仅包括西医学消化系统功能,还包括免疫功能,与脾为卫外之本的思想相契合[13]。

从《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所谓“脾胃虚弱……五脏之气不生”来看,脾胃虚弱是导致五脏病的关键,作为五脏之本的“气”无以化生,五脏失其护卫及濡养之本。《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说:“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胃气伤则百病丛生。”这些都提示了脾胃对于五脏的护卫及濡养正常则不病,护卫、濡养不及则致病。李乾构教授也言:“脾胃不虚不得病”。

3.5 统摄血液,守内之本“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亦为气血统摄之本。脾胃是人体气机斡旋的中心,既主升降,亦调出入。卫气、荣气即是脾胃出入之气[8]。“胃气”乃“卫气”“荣气”,可见脾胃不但具有保护卫外之功,也具有荣养守内之能。卫气出于外可抵御外邪;荣气入于内能滋养脏腑。所以说,脾胃气旺,在外则化为卫气护卫五脏,入内则转为荣气内守五脏。脾胃虚,卫外失固则邪犯,荣养不足则正虚,发为五脏病。《灵枢·营卫生会》言:“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故可知,脾统摄血液的本质在于营气在脉中固摄而卫气在脉外防溢。因脉中运行为血,故脉内之营气尚具有一定濡养作用。

3.6 因于强弱,病愈之本胃气的强弱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黄帝内经》将“脾胃气绝”单列出来,认为其为“死”症的核心病机[14]。《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言:“病人脉已解”,但“微烦”,其原因就在于“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这就说明胃气强弱在疾病向愈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胃气强则病愈,胃气弱则病进。《脾胃论》中尚载有“肝之脾胃病”“心之脾胃病”“肺之脾胃病”“肾之脾胃病”,四者之病本皆在脾胃,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是病之根本[15]。《慎斋遗书》亦有“心之脾胃虚”“肺之脾胃虚”“肝之脾胃虚”“肾之脾胃虚”“脾胃之脾胃虚”之言。促进脾胃运化之力、促进胃气行药力乃病后恢复之关键[16]。故《景岳全书·传忠录·神气存亡论》有言:“凡药食入胃,所以能胜邪者,必赖胃气施布药力”,亦即“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之理。“本”即“木下”而强调其所在之位,脾胃同居于人身横膈之下而为气血生化、调和的本源,故言脾胃为五脏之本。

4 脾胃为五脏之本临床应用

4.1 五脏病当健脾胃中医学治病求本,故脾胃病当治本脏,实属正治之法。此外,脾胃是五脏气机和合的中心,通过调理脾胃,斡旋中气,可使全身气机流畅,达到协调五脏六腑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10]。正如《时方歌括·补可扶弱》言:“胃气为生人之本,参、术、苓、草从容和缓,补中宫土气,达于上下四旁,而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李德新教授认为,人身之平衡,就是气血阴阳之平衡[17],调脾胃使脾胃健运,进而调节人身之气血阴阳,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叶人教授遵循“人以脾胃为本”等理论,提出从脾胃论治五脏病,并广泛运用到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18]。有学者提出,李东垣升阳汤补益脾胃兼泻心之阴火,可治“心之脾胃病”;升阳益胃汤、清暑益气汤升补脾胃,兼补肺气,疗“肺之脾胃病”,治疗“肝之脾胃病”的调中益气汤以升举脾胃为要,兼以疏肝,治疗“肾之脾胃病”的神圣复气汤亦体现护中思想[15]。吴凡伟等[19]指出,“胃气”理论(狭义指脾胃功能)在危重症中应用广泛。提出胃气强弱决定五脏衰患者的预后,要重视培补“胃气”,顾护“胃气”。所以,五脏病当首推补脾胃以使脾胃之体健全,运脾胃而致脾胃之能正常。

4.2 五脏病先调气血五脏物质之本为气血,功能之本在气化。气血失和是脏腑失调的病理反映,亦是许多疾病的基本病机[20]。“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故五脏病之本在于气血不和,应调和五脏之气血。五脏病不足,当补其气血之不足;五脏病不用,当行其气血之不通。此皆因五脏之体禀气血,五脏之用亦在气血。

五脏皆以气血为本,并非指气血本身藏于五脏,气血也并非静止的、一成不变的,气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以促进精、气、血、津液不断转化、运行。只有气血正常产生、运行、转化,五脏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否则,气血不生、不行、不化,以致五脏病。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可见脉以胃气为本,五脏之气秉于胃[21]。脉行于人身上下内外,可贯通五脏六腑。张西俭教授认为,通过由外察内,从脉气、脉质的变化,大致可以察知内在气机变动,通过脉来辨识人体的寒热虚实,从“脉气、脉质”上总结出如何诊察脾胃气血的盛衰[22]。故此,五脏病本在气血、气机以及气化。

4.3 健脾胃即调气血程履新《易简方论·脾胃》言:“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清者为营(血也),浊者为卫(气也),是气血皆由饮食生也。”可见,气血化生赖于脾胃,健脾胃即生气血。吴有性在《温疫论补注·补注温疫名实引经析义下篇》言道:“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气不通,血凝不流。”此即言脾胃失和则气血不通,故健脾胃则气血调。故中焦脾胃纳运协调,水谷消化正常,气血化生有源,升降相因则气血调和。

气血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气足血清则神明晰,气弱血浊则神昏乱。李东垣认为,元气不足,则阴火内生而扰乱心神,要使心神安定,七情不伤,就应当调治脾胃,以资元气泻心火[23]。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认为,血浊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治疗要健脾以助运化[24]。其实,不论是资助元气,还是清化血浊,其实质均是通过健脾胃而达成的。健脾胃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和气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浊则清之。

5 小结

《素问·六节脏象论》言:“心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肝者罢极之本”“脾者,仓廪之本”“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即论五脏在生命活动中的主体功能,后世概括为:心主血脉藏神,肺主气司呼吸,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水谷,肾主水藏精。精(含水谷精微)、气、血等物质与五脏息息相关,为五脏物质与功能之本。《素问·调经论》言:“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亦可以看出,人之根本乃气血,换而言之,五脏之本即是脾胃所生之气、血,以及脾胃主导的贯穿于生命全程的气机、气化过程。就物质而言,脾胃禀土之德,长养五脏,化生气血,充养形体;就功能而言,主四时,助气化,可充营卫,守内固外。

总之,脾胃之位属五脏之本,其受纳、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以养五脏,调畅气血以安五脏,即《难经·第二十二难》所谓:“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因此,临证均应健运中焦脾胃,方能气血生化有源,气机斡旋有常,五脏安和。

猜你喜欢

水谷化生胃气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幽门螺杆菌对肠化生胃黏膜Cd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美蓝染色联合放大胃镜技术对不同类型胃黏膜肠化生的诊断作用
马凤琴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胃黏膜肠化生经验
水谷雅子的草根儿“驻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