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韦贵康国医大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观与 康复方案*

2021-04-17曹亚飞高坤余伟吉刘伟东孙淑芬吴益宏韦贵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整体观骨盆腰痛

曹亚飞,高坤,余伟吉,刘伟东,孙淑芬,吴益宏,韦贵康

1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 广东深圳 518033 2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0

韦贵康教授,是主任医师、全国骨伤名师、国医大师,行医近60年,现仍活跃在医疗第一线,素以手法治疗脊柱及相关疾病而著称。韦老从中医的整体观核心理念出发,建立了中医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骨伤诊疗体系。从1978年开始用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ambar disc herniation,LDH),病例数万人次,总有效率达90%以上,治愈与显效率80%以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通过跟师学习,颇有感悟,为使其临证经验条理化,学术思想系统化,现将国医大师特色手法和康复方案加以整理。

对LDH发病的中医学新认识

LDH属于中医学中“腰痛”“腰腿痛”“痹证”等范畴,多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与风、寒、湿之邪、肾气不足及创伤劳损有关。韦老[1]在继承各家中医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解剖生理知识,提出“脊柱四肢整体观”“脊督一体论”“病理六不通论”“姿势失衡致病论”“顺生理反病理”“治疗六通论”等理论,从整体出发,认为脊柱和督脉一体论述,督脉循行的位置与脊神经的循行位置类似,发挥功能相似,脊柱为督脉通道,总督一身之阳,脊柱疾病与督脉受损关系密切。病理“六不通论”,即:“不正不通、不松不通、不顺不通、不动不通、不调不通、不荣不通”,姿势失衡致病是其主要致病原因。治疗机制是“顺生理,反病理”,“治疗六通论”,即:“正则通、松则通、顺则通、动则通、调则通、荣则通”,以“通”达到治疗目的。

脊柱整体观与辨证施治的治疗观

整体观,是韦氏脊柱手法的理论基础,包括:脊柱解剖生理整体观、病因病机整体观、治疗的整体观。韦老认为脊柱系统是一个整体,构成脊柱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联系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脊柱损伤性疾病应树立整体观[2]。

辨证施法,是韦氏脊柱手法的总体思路[3]。按照脊柱病变机制以及解剖部位进行结构辨证非常重要,韦老会首先分析腰椎间盘突症的分型、髓核突出程度与方位、与腰曲、骨盆变化相关性,全面考虑施行不同的手法。另外,某些病例配合内外用中药也属必要,很重视康复期的调理。

“理筋、调骨、对症”三联手法

1 理筋手法

点穴:常用腰两侧反应痛处点按或揉滚,力达深部。推散:以腰部肌肉及髂胫束推散为主。顺筋:于局部肌肉反复数次疏理。松解:以手拇指螺纹面或者手肘尖部施行松解,手法操作时体会指下感觉,寻找痛性结节或条索状反应物,可稍停留进行局部的理顺弹拨,务求筋结舒散。若有深部触痛者,适当采用肘关节深压法,视机体体质因素施用合理的力度。

2 调骨手法

常用的调骨手法是斜扳法和旋转复位法。斜扳法:传统手法,多用于有腰椎椎体侧方移位的LDH。旋转复位法:又称双联椅复位法,是韦老独创,多用于有腰椎椎体旋转移位的LDH。患者坐在双联椅前椅上,医者坐后椅,一手于患者腋下穿过,自颈后拉住对侧肩部,一手拇指固定偏移棘突,使患者前屈60°~90°,侧屈45°,发力时,一手拇指推挤棘突向对侧,另手斜向后方牵拉,闻及“咯嗒”音,即宣告手法成功。患者改换体位至另一侧,术者同样操作,完成旋转复位手法。

3 对症手法

若患者表现以急性发病,局部腰痛明显,触诊局部肌肉痉挛僵硬,无骨关节移位者,治疗以理筋手法为主。理筋手法能够解除痉挛、缓急止痛,使肌肉、筋膜放松,调节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使其达到新的平衡。若患者表现以腰痛伴有下肢麻痛,但有椎体序列不齐、棘突偏歪或小关节紊乱等表现,治疗手法以整骨手法为核心手法,达到各脊柱拨乱反正、各守其位的作用,促使椎间盘还纳、整复骨错位,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若患者表现以腰臀及下肢疼痛缠绵难愈,按之多处压痛,说明以筋病为主,治疗手法可采用点按手法为主,包括韦氏奇穴及阿是穴等,点穴能使经络顺畅、筋结松解,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4]。另外还要辨别椎体的侧方移位或旋转,侧方移位选择斜扳手法,旋转选择腰椎旋转复位手法,从而达到复位关节、疏通经络、消除炎症的作用。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流砥柱”,不仅与周围软组织存在着平衡系统,与腰曲、骨盆改变存在密切关系。韦老在脊柱病的治疗上,不仅重视脊柱周围软组织的治疗,同时也重视调整腰曲、骨盆的变化,相关病例只有在恢复或改善了腰曲、骨盆异常情况,重建了软组织平衡,才能重新恢复脊柱的长期稳定和健康。

在施行手法之前,要先辨腰曲与骨盆的变化,常常两者相关性,腰曲加深常导致骨盆前倾,腰曲变浅,常导致后倾。骨盆前倾手法:下腹卷筒下肢捆绑屈髋整复法:患者仰卧位,在下腹置一个直径约20cm、长约60cm毛巾做的卷筒,双下肢踝上与膝上用捆带捆绑,令患者髋部屈曲约60~40°,医者稍用力向腹部加压,反复做2、3回,如有骨盆旋后移位,适当做相反方向调理。骨盆后倾手法:正腰部置一个约15cm软方垫,屈髋约80度,医者用双手向下按压屈曲的膝关节。同时重视手法规范性,操作“轻、巧、透”,避免用暴力、猛力。

配合中药内外治、腰椎牵引

1 中药内治

疼痛较重使用。以和血散瘀止痛为主,代表方:痛安汤(丹参20g,白芍15g,两面针12g,田七9g,降香12g,煅龙骨30g,炙甘草5g)加千斤拔12g,豆豉姜12g,葛根12,狗脊12g,杜仲12g,细辛3g。有兼证适当加减。水煎服,每天1付,一般服10~15付。

2 中药外治

局部肿胀寒痛者使用。三路烫疗散(三棱15g,莪术15g,桂枝15g,路路通15g,防风15g,艾叶15g,川芎15g,草乌15g,生姜15g,夹竹桃15g),浸水加热后湿敷。方中三棱、莪术、夹竹桃、路路通有祛瘀止痛之功效。桂枝、防风、艾叶、川芎、草乌、生姜等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该配伍符合“通则不痛”的理论,能达到“祛瘀生新”的功效。

3 腰椎牵引

椎间变窄、粘连、椎间盘嵌顿使用,约占20%。多用俯卧牵引:牵引力20kg左右,时间半小时,1~2天1次,一般7~10次。

“一、二、四”康复调理方案

为了巩固疗效与预防愈复发,韦老提出:“一、二、四”康复调理方案。一是患者正确起床方式,二是练两种功,四是四项注意事项。

1 一种起床方式

一屈:患者平卧于床上,将双下肢屈曲;二侧:患者保持屈曲状态下,由平卧转为侧卧;三撑:患者双手撑床坐起,下肢置于床沿外;四下:由坐位转为站立位,即下床成功。

2 二个功

一是飞燕三夹功:俯卧于床上,上身抬离床面,强调“肩胛夹紧、骨盆夹紧、两踝夹紧”,如骨盆前倾,两下肢不宜抬起,如骨盆后倾,两下肢抬起30°。二是抬腿功:即平卧于床上,双下肢伸直抬高。骨盆前倾者抬离床面60度,骨盆后倾者抬离床面30°。

3 四项注意

一是不宜睡软床,二是不宜弯腰,三是不宜坐矮板櫈,四是不宜做单边活动,如不宜单侧提重物,不宜单侧拖地板等。

验案举隅

廖某,男,48岁,广东深圳人,职员,初诊时间:2020年5月10日。主诉:腰痛伴右下肢麻痛3年,加重5d。现病史:患者自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呈酸胀痛,向右下肢放射,久坐加重,站立及行走缓解,经过针灸、理疗、按摩治疗好转。5d前弯腰拖地后,出现腰痛加重,不敢直立,伴有右臀部、小腿麻痛,平卧稍缓。舌暗红、苔薄、脉弦。专科查体:腰椎曲度变直,肌肉紧张。腰椎活动度前屈50°,后伸20°,左侧屈20°,右侧屈20°。腰椎4、5棘突及棘间压痛、叩击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50°(+),加强试验(+)。辅助检查:腰椎正侧位DR:腰椎骨质未见明显异常,生理曲度加深。腰椎MRI:L4/5椎间盘突出,髓核压逼硬膜囊1/3,右侧侧隐窝狭窄。诊断:中医诊断:腰痛(气滞血瘀),西医诊断:腰间盘突出症(L4/5偏右)。

辨证要点:①发病特点:该患者发病时间短,诱发因素明确,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明显,伴有根性症状。②.影像结构分析: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体未见明显旋转移位,髓核突出明显,腰曲略加深,骨盆轻度前倾。③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因此治疗上应以促进髓核回纳、消除压迫、减轻炎症为主,同时配合纠正骨盆前倾,手法轻柔,避免暴力操作。

治疗:①手法治疗:腰部予理筋手法,点揉韦氏奇穴,放松腰部肌群,然后行腰椎整复手法,以斜扳法调整L4、L5椎体,骨盆手法纠正骨盆前倾,最后施以调理手法,双手握拳击打腰椎肌肉丰厚部位,推散双侧髂胫束各5下。治疗隔天一次。②5d后症状明显好转,但夜间仍痛甚,加服中药痛安汤加减,1剂/d,水煎服。③指导功能锻炼:三夹功、抬腿60°功。经综合治疗二周后,患者腰部疼痛与右下肢麻痛基本消失,行走正常。后期出院后坚持功能锻炼,2月后复诊,症状未见反复,半年复查,疗效巩固,DR片提示:腰曲加深有攺善,MRI片提示:突出髓核缩小。

小结

国医大师韦贵康行医近60年,对LDH的认识理论丰富,临证经验丰富。提出:“脊柱四肢整体观”“脊督一体论”“病理六不通论”、治疗强调顺生理反病理的“六通论”,手法采用辨证施法为主,辅以中药內外治、针灸、理疗等,强调实施“一、二、四”康复调理方案。临床使用安全显效,患者乐于接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整体观骨盆腰痛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田野调查和学术整体观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职业腰痛早防治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推进零售业务标准化转型需要整体观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基于“整体观”的“韦达定理”教学与思考